×
合伙纠纷裁判规则:典型案例办案思路和实务要点详解

合伙纠纷裁判规则:典型案例办案思路和实务要点详解

1星价 ¥71.3 (7.2折)
2星价¥71.3 定价¥99.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1623987
  • 装帧:70g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4cm
  • 页数:383页
  • 出版时间:2022-04-01
  • 条形码:9787521623987 ; 978-7-5216-2398-7

本书特色

合伙纠纷案件高发 私募基金领域尤甚 精心梳理裁判规则 探寻应对胜诉之道 梳理合伙纠纷领域73个常见裁判规则 精选100余个典型案例

内容简介

本书具有较大实务参考和实战指引价值,囊括了实务中基于合伙关系而产生的各类重要法律问题,特别是对私募基金领域的重点问题进行了详尽的剖析。 作者深入整理研究,根据*新法律、法规和监管政策,结合办理过的大量合伙相关业务的实践经验,精心筛选出常见多发的案例,以案例为导向对各种业务场景下可能存在的裁判规则、主要问题、风险应对策略和解决方案建议进行类型化汇总和归纳,精准匹配并满足实操一线的阅读习惯,是民商事领域律师实务人士尤其是关心合伙、私募基金法律问题各类专业人士不可多得的工具书,值得人手一本。

目录

**章 与合伙关系认定相关的法律问题

01虽然无有效的书面合伙协议,但双方共同投资、经营的,应认定形成了事实上的合伙关系

02“共同出资、共同经营、共享收益、共担风险”是合伙关系的本质特征

03一方提供投资协议、投资明细、投资汇款等证据证明是合伙关系的,应认定为合伙关系

04是否承担经营风险,是区分合伙关系和借贷关系的关键

05合伙协议中约定只收取利润不承担经营风险的,当事人之间成立借贷关系

06合伙组织借用资质开发房地产,与出借资质的公司之间不形成合作开发关系

07当事人之间约定共同购买公司股权,不能认定为形成合伙关系

08合伙协议中约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当事人之间不构成个人合伙关系,构成合同关系

09当事人签订合伙协议是为确认借款数额及保证债务履行的,不成立合伙关系

10合伙协议中约定借用企业房地产资质进行房地产开发的,合伙协议无效

11合伙各方在未取得采矿权证的情况下进行无证开采,属于协议履行的问题,不影响合伙采矿协议的效力


第二章 与合伙份额转让相关的法律问题

12合伙人对外转让合伙企业份额时,须经全体合伙人同意,其他合伙人在同等条件下享有优先购买权

13未明确表示反对,可认定其他合伙人同意合伙人转让合伙份额

14合伙人主张行使优先购买权,合伙份额出让方没有“反悔权”

15对外转让合伙份额时即使未经全体合伙人同意,转让协议亦有效,但其他合伙人享有撤销权

16夫妻一方作为合伙人转让合伙财产份额时,即使未经另一方同意,受让人仍可善意取得

17合伙人对内转让合伙企业份额时,无须经其他合伙人同意,只需通知其他合伙人即可

18名为个人独资实为合伙,登记的投资人擅自对外转让全部份额时,受让人知道合伙关系存在的,不构成善意取得

19受让人不知隐名合伙人存在时,受让显名合伙人持有的合伙份额,对隐名合伙人产生效力

20隐名合伙人能够证明其为合伙份额的实际享有人时,该合伙份额可排除强制执行

21合伙份额转让协议中未约定采矿权转让内容的,不应认定为转让采矿权

22矿山合伙企业转让全部财产份额,不导致采矿权主体变更

23受让人明知出让人未足额出资时仍受让其持有的合伙份额的,出让人无须再承担补足出资责任

24在未订立书面合伙协议的情况下,应以各合伙人实际出资比例确定合伙份额


第三章 与合伙事务执行相关的法律问题

25合伙企业规定了执行事务合伙人,其他合伙人对外处分合伙企业财产,第三人有理由相信其有代理权的,该处分行为对合伙企业产生效力

26未经全体合伙人一致同意,执行事务合伙人代表合伙企业对外提供担保,合伙企业应承担担保责任

27执行事务合伙人能够全面代表合伙企业执行合伙事务

28执行事务合伙人越权以合伙企业名义为他人提供担保,债权人的善意和全体合伙人的真意推定均能使担保合同有效

29普通合伙人未经全体合伙人同意,对外代表合伙企业签订的担保合同对合伙企业产生效力(附普通合伙人与有限合伙人对比)

30执行事务合伙人委派的代表在未经执行事务合伙人同意时,有权以合伙企业名义提起诉讼

31合伙人可以承包经营所在的合伙企业,合伙人之间签订的内部承包经营协议有效


第四章 与合伙利润分配、债务承担相关的法律问题

32审核报告认定的投资额和利润与散伙协议中的约定不一致时,应以审核报告作为结算依据

33请求分配合伙利润的合伙人,即使未实际参与合伙经营管理,也要承担合伙利润证明的举证责任

34隐名合伙人对合伙收益无独立请求权,不能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

35在没有约定的情况下,合伙人仅能依法要求合伙清算(结算)并按份额返还资产

36合伙企业作为普通合伙人被追加为被执行人时,不能同时追加该合伙企业的合伙人为被执行人

37名义上为个人独资企业实际由各合伙人共同经营的,个人独资企业的性质不影响各合伙人的责任承担

38普通合伙人对合伙企业未能清偿的债务部分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39合伙企业因兼并变更为有限责任公司后,原普通合伙人仍需对合伙企业存续期间的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40被侵权人单方免除一方合伙人部分债务的,被免除债务的合伙人对剩余全部债务仍应当承担连带责任

41普通合伙人未按约出资,没有补缴出资的法定义务

42新入伙的合伙人对入伙前的合伙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第五章 与有限合伙人相关的法律问题

43有限合伙人与普通合伙人对赌有效

44投资人作为有限合伙人加入合伙企业,须经全体合伙人一致同意

45执行事务合伙人未提起诉讼或仲裁构成怠于行使权利,投资人有权提起派生诉讼

46无须书面申请,有限合伙人可查阅合伙会计账簿、会计凭证和会计报表

47未明确普通合伙人,仅约定有限合伙人,有限合伙不成立

48有限合伙人退伙后,要对基于其退伙前的原因发生的企业债务,以其退伙时取回的财产承担责任

49执行事务合伙人未起诉构成怠于行使权利,有限合伙人可以自己名义起诉


第六章 与合伙人入伙、退伙相关的法律问题

50全体合伙人一致同意,投资人得以加入合伙

51即使新入伙的合伙人非原合伙协议的签订主体,其入伙后亦受原合伙协议中仲裁条款的约束

52私募基金投资者与合伙企业签订的《入伙协议》并非《合伙企业法》规定的合伙协议,不能认定为入伙成功

53合伙人之间关于合伙存续期间不得退伙的约定有效

54合伙人退伙应当适用《合伙企业法》的相关规定,解除《合伙协议》不能够达到退伙的效果

55仅经部分合伙人同意即退伙,应视为该部分合伙人对退伙份额的个人认购

56被授予激励股权的员工从公司离职后,应从作为股权激励持股平台的合伙企业中退伙

57部分合伙人直接支付退伙人全部退伙款,不能认定为系对退伙人持有份额的认购

58被除名合伙人对除名决议有异议的,可自接到除名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提起除名异议之诉

59被除名合伙人自接到除名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未起诉,无权另行起诉请求确认除名决议无效


第七章 与合伙解散、清算相关的法律问题

60仅一名合伙人不同意解除个人合伙关系的,可以解除合伙关系

61不定期个人合伙,合伙人享有任意解除权

62合伙合同期限届满,合伙人继续从事合伙事务,合伙关系继续存续

63领款单不能证明投资款已实际退回,因此仅凭领款单不能认定个人合伙关系已解除

64合伙企业成立后从未经营合伙协议约定的业务而仅作为公司股东存在的,可以认定为合伙目的未能现实,应当解散合伙企业,且法院有权对其进行强制清算

65合伙未运营即告终止,投资人有权向资金占用方主张赔偿资金占用费

66在无协议约定且无法确定出资额的情况下,应按等分原则分割合伙共有财产

67个人合伙解散时应进行清算,未经清算合伙关系不能解除

68个人合伙未经清算但能够证明合伙利润存在的,合伙人可主张对该部分合伙利润进行分配

69未经清算,又无法举出证据,合伙人不能要求赔偿投资损失


第八章与合伙相关的其他法律问题

70合伙财产清算完成时点即合伙财产分割纠纷诉讼时效起算点

71合伙人是否违反竞业禁止义务要考虑业务性质、经营时间和经营空间

72合伙人不能直接要求合伙企业为合伙人内部纠纷承担责任

73保证人未直接与合伙人签订保证合同,亦需对合伙人承担保证责任

74精读——《民法典》“合伙合同”

展开全部

节选

**章 与合伙关系认定相关的法律问题 01 虽然无有效的书面合伙协议,但双方共同投资、经营的,应认定形成了事实上的合伙关系 阅读提示 合伙作为重要的组织形式,随着其运用范围越来越广,实践中产生的纠纷也越来越多,纠纷类型更是多种多样,为此,我们推出近百篇关于合伙纠纷典型案例的分析解读,以期为实践中的争议解决提供参考。 合伙主要包括个人合伙和合伙企业,个人合伙与合伙企业*大的区别在于个人合伙可订立口头合伙协议,而合伙企业的成立必须有书面合伙协议。《民法典》施行后,个人合伙主要适用《民法典》中合伙合同章的有关规定,而合伙企业主要适用《合伙企业法》中的相关规定。 《民法典》设置专章规范合伙合同,这是对现实生活中广泛存在的个人合伙关系的立法回应,对个人合伙纠纷的司法审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民法典》和《民法通则》均不要求合伙合同必须以书面形式呈现,因未签订书面协议而产生的合伙关系确认纠纷,在《民法典》颁布后依然会大量存在。 本节分析的案例系针对个人合伙引发的纠纷。正因为个人合伙不强制要求必须有书面合伙协议,导致实践中时常出现在当事人未签订书面合伙协议,或签订的书面合伙协议无效的情形下,该如何判定合伙关系是否成立的问题。在此种情形下,法院怎么判?从本书作者梳理的案例来看,各法院在裁判时均认为,虽然当事人之间无有效的书面合伙协议,但具备合伙的实质性特征的,即可认定形成了事实上的个人合伙关系。但何为具备合伙的实质性特征,各法院的裁判观点却不尽相同。 裁判要旨 虽然当事人之间的书面合伙协议无效,但双方有共同投资、共同经营行为,具备合伙的实质性特征,应认定形成了事实上的个人合伙关系。 案情简介 1.刘某厚与陆某伟签订合伙协议,约定合伙经营矿山。2001年2月,刘某厚于汲某能、张某昌处购买矿山;2002年12月,陆某伟于熊某光处购买采矿权。陆某法代理陆某伟对矿山进行投资、管理,刘某厚则一直参与经营、管理矿山。 2.陆某法编者注:陆某法是陆某伟的法定代理人。以刘某厚购买矿山系受其委托为由提起上讼,请求法院认定刘某厚与陆某伟之间并非共同投资,未形成合伙关系,但未能提供证据予以证明。故一审、二审法院认定刘某厚是自己购买矿山,再结合陆某伟购买了采矿权的事实,认为双方系共同投资,形成了合伙关系。 3.陆某伟以其自出生时精神发育迟滞,不具有民事行为能力为由请求法院认定合伙关系不成立,并提供《残疾评定表》《精神疾病司法鉴定意见书》予以证明。但一审法院和安徽省高院对其提供的证据均未采信,从而认定双方合伙关系成立。 4.陆某伟不服安徽省高院判决,向*高人民法院申请再审。*高人民法院认为,陆某伟在一审和二审中提交的证明足以证明其自出生以来一直无民事行为能力,双方当事人签订的合伙协议无效。但根据当事人双方共同投资、共同经营的事实,应认定双方形成了事实上的个人合伙关系,故驳回陆某伟的再审申请。 裁判要点 一方面,陆某伟提供的证据足以证明其自出生以来一直无民事行为能力,因此其与刘某厚签订的合伙协议无效。另一方面,陆某法主张刘某厚购买矿山的行为系受其委托,但未能提供证据证明,故应认定刘某厚受让矿山,陆某伟受让采矿权,各自支付相应的转让费,双方共同投资。虽然双方签订的合伙协议因主体不合格而无效,但鉴于双方共同投资、经营的事实,具备了合伙的实质性特征,应认定双方形成了事实上的合伙关系。因此,*高人民法院驳回了陆某伟的再审申请。 实务经验总结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虽然上述案例中双方当事人之间无有效书面合伙协议,法院亦认定合伙关系成立,但在现实中依然存在认定合伙关系不成立的风险,为避免此类风险,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1.当双方当事人决定合伙投资时,必须签订书面的合伙协议,就合伙份额、事务执行、盈余分配等事项进行明确约定。合伙协议作为合伙过程中的重要依据,一方面可以证明合伙关系存在,另一方面也可防止就合伙份额、盈余分配等产生纠纷时无凭据可依。 2.共同出资的凭证可作为认定合伙关系成立的重要依据,当事人在无有效的书面合伙协议的情况下,对于出资凭证或其他可证明出资情况的证据应注意保留。同时,为避免对出资款性质产生争议,可在合伙出资过程中,就出资款性质进行书面确认。 3.在未签订书面合伙协议而进行口头约定时,确保有两个以上无利害关系人在场见证,降低认定合伙关系不成立的风险。 相关法律规定及判决书节录 《民法典》 第九百六十七条 合伙合同是两个以上合伙人为了共同的事业目的,订立的共享利益、共担风险的协议。 以下为该案判决书中“本院认为”就该问题的论述: (1)关于刘某厚是否案涉矿山出资人的问题。原审中,刘某厚提交案涉矿山原所有人汲某能、张某昌于2001年2月19日出具的收条以及张某昌于2001年5月12日、5月13日出具的收到转让费的收条,证明矿山系其购买;陆某伟提交2002年12月9日其与熊某光签订购买采矿权的《协议书》,证明案涉矿山的采矿权系陆某伟购买。虽然陆某法称系其委托刘某厚代为支付购买矿山款,但由于陆某法未能提供付款委托书,刘某厚提供的收条上也无收到陆某伟交款的字样,故该主张证据不足。原审认定刘某厚受让矿山,陆某伟受让采矿权,各自支付相应的转让费,双方共同投资并无不当。 (2)关于陆某伟是否具备签约的民事行为能力的问题。一审中,陆某伟提交蚌埠市**人民医院出具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评定表》载明,“评定意见:陆某伟:出生有窒息史致脑性瘫疾,面部肌肉、四肢张直痉挛性抽搐,大部分语言吐字不清,有效交流困难,四肢运动障碍,大部分生活靠他人帮助、支持。残疾类别:重度精神发育迟滞,残疾等级:智力二级”。陆某伟一审提交的2014年1月2日《合肥市精神病司法鉴定所精神疾病司法鉴定意见书》载明,“鉴定诊断:精神发育迟滞(中度),法定能力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该两份证据相互印证,陆某伟的残疾始于出生,其自出生以来一直无民事行为能力。刘某厚提供陆某伟的初中毕业证书、2003年凤阳县安全生产综合监督管理局为陆某伟颁发的《安全生产培训班结业证书》、2008年6月23日陆某伟和刘某厚与却某武签订《协议书》上的签名、2009年4月7日陆某伟向安徽省公安厅控告信件中的签名以及凤阳县国土资源局对陆某伟询问笔录上的签名等,拟证明陆某伟可以进行与其智力相符的民事活动。但这些证据均系间接证据,不能直接、单独地证明案件事实,亦不能推翻作为直接证据的残疾人评定表和精神病医学鉴定书的结论。即使认定陆某伟能够进行与其智力相符的民事活动,也不应包括签订民事合同这类属于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所为的活动。根据《民法通则》本书所引判决均发生于《民法典》施行之前,《民法典》施行之后,判决书中部分法律或有失效,但相关案例仍具有参考价值。第十三条**款和第五十八条的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的陆某伟与刘某厚签订的《合伙协议》未得到其法定代理人的事前同意和事后追认,属无效协议。原审认定陆某伟被民事判决宣告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之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其与刘某厚签订的合伙协议合法有效不当,应予纠正。 (3)关于双方是否存在合伙关系的问题。虽然陆某伟与刘某厚之间不存在书面合同关系,但陆某伟没有证据证明是其委托刘某厚支付购买案涉矿山的款项,也没有证据能够证明其多年来向刘某厚支付工资,双方存在雇佣关系。陆某法代理陆某伟对矿山进行投资、管理,矿山一直由刘某厚经营、管理,双方共同投资,共同经营,应当认定双方之间存在事实上的合伙关系。 案件来源 陆某伟等与刘某厚合伙协议纠纷申请再审民事裁定书[*高人民法院(2015)民申字第1223号] 延伸阅读 当事人之间无书面合伙协议时应如何认定合伙关系?部分法院在裁判时认为,具备共同出资、共同经营、共负盈亏中的两个以上特征即可认定成立事实上的合伙关系(案例一至四)。也有法院仅根据共同出资这一特征即认定成立事实上的合伙关系(案例五至六)。只有极少数法院在裁判时认为,不仅需同时满足合伙的共同出资、共同经营、共负盈亏的特征,且需要两个以上无利害关系人证明有口头合伙协议才能认定合伙关系成立(案例七)。 案例一:王某贫与王某利、陈某镜、吴某合伙协议纠纷二审民事判决书 [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2015)川民终字第233号] 法院认为:“本案的基本事实是王某利、陈某镜、吴某三人合伙投资酒店,王某贫通过受让吴某份额参与三人合伙。王某利、陈某镜主张是共同投资成立有限公司,但并未否认王某贫通过受让吴某份额参与三人合伙的基本事实。西昌某假日酒店有限公司仅取得工商部门企业名称预先核准登记,并未取得营业执照,该有限公司并未正式成立。本案当事人之间虽无书面合伙协议,但根据本案当事人已共同出资、成立西昌某假日酒店,并已实际共同经营的事实,可以认定本案当事人已形成事实上的合伙关系。根据《*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五十二条‘合伙人退伙,书面协议有约定的,按书面协议处理;书面协议未约定的,原则上应予准许’的规定,王某贫主张退出口头合伙应予准许。” 案例二:范某新与刘某合伙协议纠纷再审民事判决书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2015)新审一民提字第80号] 法院认为:“本案首先应当确定申请再审人刘某与申请再审人范某新之间是否存在合伙关系。刘某称双方存在合伙关系,而范某新予以否认,根据《*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五条**款‘在合同纠纷案件中,主张合同关系成立并生效的一方当事人对合同订立和生效的事实承担举证责任;主张合同关系变更、解除、终止、撤销的一方当事人对引起合同关系变动的事实承担举证责任’的规定,刘某应对双方之间建立合伙关系负有举证义务。刘某称双方未签订书面合伙协议,但向法庭提交了柳某宝与范某新等人在场的谈话录音、刘某坤出具收到卖地款收条、刘某对诉争农场投入了资金用于土地改良、聘用场长、支付农场雇佣人员生活费、工资等证据,结合双方对诉争农场产生的利润进行分配的事实,可以证明双方共同出资、经营且共享经济利益,已具备构成合伙的实质条件,故刘某与范某新二人虽未签订书面合伙协议,但从刘某所举证据,可以证明刘某与范某新之间的合伙关系成立。” 案例三:李某发、黄某合伙协议纠纷二审民事判决书[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2014)桂民终384号] 法院认为:“李某发称其只是债权人韦某梅聘请的技术人员,且未向涉案船舶进行实际投资,故其与黄某之间不存在合伙关系。本院认为,首先,因李某发与黄某系口头约定合伙经营涉案船舶,不存在认定双方合伙关系的直接证据,但是结合李某发与黄某对外以合伙人身份共同签署的借条、双方签字确认的各类结算表格和凭证以及共同协商涉案船舶的意向协议书等证据来看,以上证据可以印证双方为共同经营、共担债务的合伙关系,同时,根据《*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四十六条‘公民按照协议提供资金或者实物,并约定参与合伙盈余分配,但不参与合伙经营、劳动的,或者提供技术性劳务而不提供资金、实物,但约定参与盈余分配的,视为合伙人’的规定,即使其仅为提供技术性劳务,但应约定有盈余分配,故其亦应视为合伙人;其次,在本院已经生效的(2015)桂民四终字第7号民事判决中,也已经确认了李某发与黄某之间的合伙关系;*后,李某发提起本案诉讼也是以合伙人身份主张盈余分配,应视为其对于自己作为合伙人身份的自认。故对李某发以自己只是提供技术性劳动,未实际投资为由否认合伙关系,本院不予支持。” 案例四:祁某辉、李某霞、李某寿合伙纠纷案二审民事判决书[青海省高级人民法院(2014)青民一终字第56号] 法院认为:“本案中,由于双方未签订书面合伙协议,无法直接认定双方是否存在合伙法律关系,应当结合各自提供的证据材料、鉴定意见等相关证据综合分析认定。根据李某寿提供的银行账册以及鉴定部门出具的鉴定意见,可以证明李某寿、祁某辉对平安县某彩砖厂进行过经营管理,并在银行账簿上记载财务收支及出资数额的事实。根据平安县工商局、小峡工商所出具的《证明》,可以证明以李某霞名义设立的小峡镇某水泥制品厂并未注册登记的事实。根据李某寿提供的证人证言、租赁合同、收条、邮政黄页等证据,可以证明李某寿与祁某辉合伙经营管理某彩砖厂的事实。祁某辉、李某霞提供的营业执照、收条等反驳证据不能否定合伙关系的存在,亦不足以推翻合伙关系业已成立的事实。根据《*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七十三条**款‘双方当事人对同一事实分别举出相反的证据,但都没有足够的依据否定对方证据的,人民法院应当结合案件情况,判断一方提供证据的证明力是否明显大于另一方提供证据的证明力,并对证明力较大的证据予以确认’的规定,应当认定李某寿与祁某辉口头约定分别出资100000元和88400元,设立了平安县某彩砖厂,对该厂共同经营,共享盈亏、共担风险的事实。李某寿与祁某辉之间存在合伙的法律关系。祁某辉、李某霞提出的不存在合伙关系的上诉请求无证据证实,本院不予支持。” 案例五:刘某林、内蒙古某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与吕某斌、大连某矿业有限公司合伙协议纠纷再审民事判决书[*高人民法院(2013)民提字第69号] 法院认为:“虽然刘某林与吕某斌未签订书面合伙协议,但吕某斌为购买甲煤矿已经实际出资540万元。《*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五十条规定:‘当事人之间没有书面合伙协议,又未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准登记,但具备合伙的其他条件,又有两个以上无利害关系人证明有口头合伙协议的,人民法院可以认定为合伙关系。’综上,刘某林否认其与吕某斌合伙购买甲煤矿事实,但未提供任何证据证明,且其主张与事实不符,本院不予支持。” 案例六:张某安与周某超、兰考县某医院等合伙协议纠纷二审民事判决书[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2015)豫法民三终字第95号] 法院认为:“在关于兰考县某医院整体迁建项目的《借款合作协议书》签订后,张某安实际出资,分别向周某超汇款335万元、向甲公司汇款120万元、向兰考县某医院汇款25万元、向兰考县某医院交付现金10万元,共计490万元,以上款项*终均转至兰考县某医院,为兰考县某医院整体拆建项目垫资。《借款合作协议书》未能实现,兰考县某医院应向张某安、甲公司和周某超退还垫资款,且退款《协议书》中约定‘张某安投资的120万元仍作为兰考县某医院整体迁建项目垫资款,直接转到兰考县某医院,不再作为甲公司的垫资款’。综上,虽然张某安与甲公司、周某超之间关于垫资兰考县某医院整体迁建项目没有订立书面合伙协议,但是张某安与甲公司、周某超共同为兰考县某医院整体迁建项目出资及退款,三方具备合伙的条件和特征,且兰考县某医院、王某亮、黄某、韩某证明三方为合伙关系,故本院可以认定张某安与甲公司、周某超之间就兰考县某医院整体迁建项目垫资存在合伙关系。” 案例七:邓某亮、邓某球等与张某、唐某强合伙协议纠纷再审民事判决书 [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2015)桂民提字第99号] 法院认为:“认定个人合伙关系必须同时具备两个要件:一是具备合伙的其他条件;二是两个以上无利害关系人证明有口头合伙协议。(一)本案具备合伙的其他条件。申诉人对藤州镇某石场投入了资金和机械作为出资,派人参与合伙经营管理,在经营过程中与其他合伙人享有同等的从合伙盈余中支领款项的权利,本案符合合伙共同投资、共同经营、共负盈亏的特征,具备合伙的基本条件。(二)本案不具备‘两个以上无利害关系人证明有口头合伙协议’这一要件。申诉人与被申诉人对于双方是否合伙存在争议,故申诉人告知邓某自己系合伙人,对双方是否系合伙关系的问题不具有证明效力。本案双方虽具备合伙的其他条件,但证人黄某、邓某的证言不足以证明双方有口头合伙协议,故不具备《*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五十条规定的两个以上无利害关系人证明有口头合伙协议这一要件,不应认定申诉人与被申诉人之间存在合伙关系。” 综合以上分析,本书作者认为,个人合伙应当具备共同出资、共同经营、共负盈亏,并由各合伙人订立书面合伙协议等特征。在合伙人未签订合伙协议时或无有效的书面协议的情况下,可根据是否具备以上实质性特征判断合伙关系是否成立。但是否需同时具备三个特征才能判定合伙关系成立?从上述梳理的案例来看,虽然各法院对具备合伙特征的认定标准不统一,但认为需同时具备三个特征的案例非常罕见,且共同投资作为认定合伙关系存在的依据占据首要地位,部分法院仅根据存在共同投资即认定合伙关系成立。本书作者认为,若要求同时具备三个特征才能认定合伙关系成立过于严格,将导致否认大量合伙关系的成立,如此一来,不仅不利于实现私人自治,也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但值得注意的是,仅就共同投资认定合伙关系成立时,应注意判断支付的款项为投资款还是借款,以区分合伙关系与借贷关系。下一篇我们将介绍一个未认定为合伙关系的相反案例。 02“共同出资、共同经营、共享收益、共担风险”是合伙关系的本质特征 ……

作者简介

李舒,北京云亭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长期从事商业保理等新型金融业务领域的法律与合规问题研究,先后为数百家行业内知名保理企业提供业务培训等法律服务,在业内广受欢迎。擅长金融与银行业务、公司业务、执行与破产等领域的法律事务;曾为国内外数十家金融机构和商业企业提供法律服务,尤其擅长从实现委托人商业利益的角度就疑难复杂的法律问题和需求提出整体的解决方案;参与办理各类案件总金额达数百亿元。 李舒律师著有《担保纠纷疑难问题及胜诉指南》《金融借款纠纷案件办案思路和实务要点》《公司法裁判规则解读》《保全与执行一本通》《民企产权保护政策汇编与解读》等多部著作;在各类专业刊物和媒体发表了大量法律实务文章,并就诸多法律问题接受中外著名媒体采访;受邀在清华大学、人民大学、浙江大学等著名高校以及上百家金融机构和各类大型企业讲授法律实务课程;创办的“法客帝国”和“保全与执行”等专业平台有近百万人订阅,在法律界具有广泛的影响力。 唐青林,北京云亭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北京市律师协会公司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外国语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校外导师、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国际法学院兼职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硕士学位。1999年开始从事法律工作。曾代理多起在*高人民法院审理的疑难复杂案件并成功获得胜诉。专业论文曾发表在*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指导与参考》和《法学研究》。 唐青林律师精通公司与金融领域法律事务法,办理了大量疑难复杂案件。在注重法律实务的同时,注重理论和案例研究,十多年来在中国法制出版社等出版的著作有《判决书中的合同法:*高法院经典案例评析及合同法律实务指南》《公司保卫战——公司控制权案例点评与战术指导》《保全与执行裁判规则解读》《公司章程陷阱及72个核心条款设计指引》《公司法裁判规则解读》《企业家刑事法律风险防范》等十余部。受邀在清华大学、人民大学、国家开发投资公司等高校或大型企业讲授法律实务课程讲座。 袁惠,北京云亭律师事务所律师,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硕士,专注于公司业务、破产业务、商事诉讼与仲裁等实务领域,尤其在公司法相关领域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大量成功案例。参与合著《公司法25个案由裁判总述及办案指南》等文章及著作。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