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字时代的碳达峰与碳中和

包邮数字时代的碳达峰与碳中和

¥37.0 (7.7折) ?
1星价 ¥37.0
2星价¥37.0 定价¥4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6663547
  • 装帧:一般纯质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4cm
  • 页数:251页
  • 出版时间:2022-08-01
  • 条形码:9787516663547 ; 978-7-5166-6354-7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大众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名誉主任 杜祥琬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 丁一汇 联袂推荐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对生态文明建设、数字经济发展、科学技术创新、以及能源安全等的解读,为广大干部群众普及碳达峰与碳中和的知识以及在数字时代下的实践经验。共分为十一章,从理论、方法、实践等三个维度综合性地阐述了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下的社会经济发展本质及数字时代下的新机遇,全面解读了我国生态文明思想与国家绿色发展的战略方针,并从气候环境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等科学论点出发构建了碳达峰与碳中和的理论框架和基础。从经济结构转型、能源产业升级、数字科技发展等方面论述了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的路径和方法,收集并整理了国内外碳达峰与碳中和的实践案例,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出版价值。书稿得到中国工程院杜祥琬和丁一汇两位院士的推荐。

目录

代序 实现“双碳”目标应形成战略战术共识 理论篇 **章 气候环境变化与可持续发展 一、工业化进程对气候环境的巨大影响 二、 社会积极应对气候环境变化 第二章 碳达峰碳中和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碳排放与气候变化的关系 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背景和理论基础 三、中国碳达峰碳中和的提出及重大意义 第三章 完善政策体系推动碳达峰与碳中和 一、贯彻 战略,落实地方双碳政策 二、加快碳中和进程,筑牢能源安全基石 三、实现碳中和目标,呼唤新金融 四、发挥科技优势,共建碳中和新乡村 五、践行海洋负排放,发展海洋经济 第四章 碳达峰与碳中和离不开数字技术 一、数字化进程是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数字政府让决策 加科学 三、数字企业节能减排,推动低碳绿色生产 四、数字社会 绿色生活新时尚,实现碳普惠 方法篇 第五章 瞄准产业升级与能源低碳转型 一、淘汰落后产能调整高耗能产业结构 二、深入实施制造强国战略 三、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促进服务业繁荣发展 四、能源低碳转型行动方案 五、构建数字时代的能源体系 六、数字化助力可再生能源发展 七、数字技术助推电池储能高效发展 八、数字技术让氢能安全有保障 九、数字技术支撑固碳技术大有可为 第六章 发展核心数字科技 一、云计算:云端信息中心,满足多元化需求 二、大数据:引导企业科学决策,养成居民绿色出行 三、物联网:万物互联,多方协同 四、移动互联网:提供绿色平台,宣传低碳理念 五、人工智能:高效学习,精准预测 六、区块链:为碳减排保驾护航 第七章 推动绿色智能智造 一、绿色制造的发展之路 二、全生命周期管理贯穿绿色制造 三、绿色智能制造离不开数字技术 第八章 践行绿色生活和推广低碳教育 一、绿色低碳全民行动 二、绿色学校创建和低碳教育行动 第九章 健全碳交易市场机制 一、碳交易概述及其意义 二、 外碳交易市场表现 三、数字技术助力碳交易 四、数字化碳汇交易领域前景广阔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曹立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经济学博士。中央党校教学优秀奖获得者,中央党校人才强校基金优秀教研人才项目奖获得者,主持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项目、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以及国家高端智库课题研究,是中央和国家机关优秀共产党员,获“全国巾帼建功标兵”称号。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