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20510486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87
- 出版时间:2022-08-01
- 条形码:9787205104863 ; 978-7-205-10486-3
本书特色
只有讲透阅读的常识,才能讲清阅读的本质 只有从阅读的常识出发,才能真正解决读书人的普遍困惑。只有了解阅读的常识,才能真正把书读懂、读好。 每个人的书架上,都该配备一本《阅读的常识》! 本书是:一位思考者关于读书意义的交心之谈,解答“为何读书”;一位读书人关于读书方法的经验之谈,解答“怎样读书”;一位出版家关于选书之道的内行之谈,解答“读哪些书”。 出版家俞晓群重磅力作,举重若轻。 以专业的眼光,直抵阅读的本质;以通俗的语言,将阅读的常识掰开揉碎“喂”到读者口中。谈的是常识,却充满发人深省、颠覆认知的真知灼见。见解很深刻,谈及的却是日常阅读所绕不开的“日常问题”。 钟叔河、胡洪侠倾情推荐! 编辑、学者、散文作家钟叔河手书题跋, 媒体人、专栏作家胡洪侠倾情作序,诚意 。
内容简介
《阅读的常识》是一部关于“阅读”的短篇文集。从作者角度,这部短篇文集是对自己阅读经历和经验的总结,而从读者的观感,感受更多的是与一位读书人的无声交流,或从一位资深读书人处学习读书的方法。在“阅读的常识”一章,作者通过将好书与坏书、读书与看书、书单与书目等多对阅读中不可回避的概念进行对比,引用齐格蒙特·鲍曼、尼尔·波兹曼等多位学者的观点,深入浅出地剖析这些概念背后的阅读常识;在“读书的方法”一篇,作者详细讲述了朱熹、张之洞、梁启超、季羡林、吕叔湘、郑振铎、朱自清等古今名家各具特色的读书方法;在“读者与编者”一篇,则从出版人和读者两个不同的角度出发,谈及自身的阅读经验、出版理念等诸多话题。
目录
序 液态的常识
上:阅读的常识
1.阅读与独处
2.经典与再造
3.传统与传承
4.作者与福柯
5.好书与坏书
6.书单与书目
7. 读书与看书
8.早读与早记
9.晚读与晚记
10. 多问与多疑
11.读史与畏史
12.读经与尊经
中:读书的方法
1.朱熹读书法
2.读书十六观
3.古代私塾的读书工程
4.家塾教学法
5.张之洞读书法
6.冯班论读书
7.先正读书诀
8.钱基博论读书
9.夏丏尊谈读书法
10.梁启超的国学书目
11. 张中行谈读写
12.钟叔河学其短
13.季羡林的读书生活
14.沈昌文与他的作者们
15.吕叔湘的文字生涯
16.郑振铎的书生活
17. 朱自清的写作故事
下:读者与编者
1.编者与读者
2.书装与书品
3.藏家与卖家
4.通识与启蒙
5.成名与成家
6.大刘与小刘
7.献书王
8.淮南王书
9.萧梁的书香
10.陈鹤琴与儿童教育
节选
二〇一八年六月二十三日,王强回到他的母校北京大学,在光华管理学院做一场题为《读,为了独处》的演讲,旨在与校友们分享他的著作《读书毁了我》。入北大北门时,王强被门卫拦住,滞留半小时,即使你是大名人,即使你是北大的骄傲,那又怎样?这当然不是门卫的错,而是我们接待人员跟进不及时。 但这丝毫没有影响王强的情绪。一段调侃之后,王强说他的话题有两个:其一是“丧失独处的时代”即我们现时代的焦虑,正是来自我们丧失了独处的艺术。在虚拟的链接之中,我们所谓的独处,既过于喧嚣,又过于拥挤。其 二 是“ 何 为 独 处 的 价 值 ”, 即 为 什 么 我 们 现 在 要 强 调,让所谓孤独变成真正的独处,而不是“过于拥挤的独处”(the Crowded Solitude)。令我意外的是在整个演讲中,王强是在运用齐格蒙特·鲍曼的观点,来阐释他对阅读与独处的认识。其实国内翻译的鲍曼的书很多,但王强一直是在读英文版的鲍曼著作,他在演讲中中英对照,朗读鲍曼的四段关于独处的警句: 鲍曼:“在我们由电缆、网线和无线设备连接编织而成的当下世界,在虚拟的连接中,人丧失了自己独处的艺术。” 鲍曼:“对电子装置时刻不停的依赖,进一步加深渐渐无人相伴所留下的生活的空虚。越是长久深陷于这一空虚,人也就越不可能使用高科技之前的手段,诸如肌肉和想象力,从这一空虚中自己爬出来,这是人类为当下技术世界付出的巨大代价,人不能再真正彻底地独处。” 鲍曼:“没有了独处,人不再可能为了自己的乐趣而沉浸在一本书里,或者纯粹去画一幅画,或者盯着窗外发呆,想象自己之外的世界。” 鲍曼:“然而,从来没有细细品味过独处的滋味,你就有可能永远不知道丧失了什么,丢掉了什么。” 听着王强的演讲,我想起二〇一六年末,沈双的新著《哈英一族》完稿,王强应约为之作序,其中也提到齐格蒙特·鲍曼: 社会学的世界之途:利兹大学荣休教授、著名社会学家鲍曼十多年前提出了“液态的现代性”这一“世界新图景”,试图描述全球化时代人类时下体验的种种生活形式。现代之前的“固态的”社会形态、价值观和其“固态的”恒久制度、习俗和行为方式正以越来越快的速度式微乃至消失。人类似乎“越来越紧密地聚集”带来的却是“越来越疏离的陌生”。构成世界的不再是坚固稳定的“板块”,而是瞬息万变的“流沙”。生活世界没有了以往长久明确的“目的地”之感,于是人们不得不“如履流沙”,在从未经历过的实验性黑暗中费力摸索前行。他的重要著作无一不在探究“液态”这一当前世界呈现出来的显著特质(《液态的生活》《液态的爱情》《液态的现代性》)。……社会学告别坚实、滞重、缓慢、恒常的“固态世界”,竭力捕捉轻轻飘飘、无从预测、迅速流变的“液态世界”。 注意,这里面提到的“液态的世界”,在国内通常翻译为“流动的世界”。在二〇一五年,我曾经在《辽宁日报》上发表四篇关于阅读鲍曼的文章——《鲍曼:文化的是与不是》《全球化:现代性追求的挽歌》《人口过剩:富人还是穷人》《时尚:人类社会的永动机》,我所引用的译著,都是将 Liquid 译为“流动的”。有一次在我的微信公众号上,王强看到我的文章,他还对我说,看来国内也很重视鲍曼的理论,但我觉得将 Liquid 译为“液态的”更准确些。 回到开头的议题。说到独处,我想到十几年前的一件往事,那时也是为《辽宁日报》写专栏,评论尼尔·波兹曼的两本书《童年的消逝》和《娱乐至死》。当时我的文章题目是《美妙的乌托邦,丑陋的乌托邦》。波兹曼《童年的消逝》中讲到十六世纪欧洲印刷术的出现,带来了现代意义上的作家的概念,同时他还谈到阅读与独处的关系。波兹曼写道: 自从有了印刷的书籍之后,另一种传统便开始了:孤立的读者和他自己的眼睛。口腔无须再发声音,读者及其反应跟社会环境脱离开来,读者退回到自己的心灵世界。从十六世纪至今,大多数读者对别人只有一个要求:希望他们不在旁边;若不行,则请他们保持安静。整个阅读的过程,作者和读者仿佛达成共谋,对抗社会参与和社会意识。简而言之,阅读成为反社会的行为。……在这种环境下,人们对个性的要求变得不可抗拒。这倒不是说印刷术创造了个人主义,而是个人主义成为一种正常的、可以接受的心理条件。 波兹曼的《童年的消逝》初版发行于一九八二年。没想 到 进 入 二 十 一 世 纪, 事 情 迅 速 发 生 逆 转, 在 齐 格 蒙特·鲍曼“液态的世界”中,十六世纪以来令文明社会骄傲的读者们,已经没有办法再独处了,在电子装置的作用下,他们竟然像中世纪的信徒们一样,主动放弃了独处的权利,争先恐后地奔入网络世界的神殿。
作者简介
俞晓群 出版人,专栏作家。曾任辽宁教育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万象》杂志主编,辽宁出版集团副总经理,中国外文局海豚出版社社长。主持策划出版“中国地域文化丛书”“国学丛书”“书趣文丛”“新世纪万有文库”“海豚书馆”“海豚文存”等。本人著译有《自然数中的明珠》、《数术探秘》、《数与数术札记》、《人书情未了》、《一面追风,一面追问》、《这一代的书香》、《前辈》、《蓬蒿人书语》、《那一张旧书单》、《可爱的文化人》、《精细集》、《我读故我在》、《一个人的出版史》(共三卷)、 《杖乡集》、《中国出版家·王云五》、《书香故人来》、《两半斋随笔》等。
-
世界尽头的咖啡馆
¥15.8¥45.0 -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19.8¥38.0 -
《标点符号用法》解读
¥5.3¥15.0 -
咬文嚼字二百问
¥13.7¥32.0 -
从零开始的女性主义
¥25.0¥52.0 -
字海探源
¥23.4¥78.0 -
乡土中国
¥12.2¥26.0 -
与内心的恐惧对话:摆脱来自亲人的负能量
¥34.1¥48.0 -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探索医疗中的人性落差
¥17.2¥39.8 -
社会学:原来这么有趣有用
¥9.0¥36.0 -
始于极限:女性主义往复书简(八品)
¥33.6¥59.0 -
你能写出好故事-写作的诀窍.大脑的奥秘.认知的陷阱
¥13.5¥32.8 -
那一定是心理问题:科学识别身体和心理发出的求救信号
¥19.2¥52.0 -
理解生命
¥10.5¥32.8 -
焦虑心理学:不畏惧、不逃避,和压力做朋友
¥16.3¥38.0 -
中国人的精神
¥14.8¥29.0 -
记忆错觉-记忆如何影响了我们的感知.思维与心理
¥23.9¥39.8 -
上大演讲录(1922-1927卷)(九品)
¥14.0¥52.0 -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11.0¥36.8 -
那时的大学
¥12.1¥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