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派. 第2辑
读者评分
5分

海派. 第2辑

1星价 ¥45.6 (6.7折)
2星价¥45.6 定价¥68.0
商品评论(1条)
197***(三星用户)

平装本有塑封可惜了没后续

2024-10-22 10:27:06
0 0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714507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12
  • 出版时间:2022-08-01
  • 条形码:9787567145078 ; 978-7-5671-4507-8

本书特色

《海派》里的海派世界 《海派》为首部以“海派”命名的雅俗共赏的海派文化专题读物,由近现代文学史料研究大家陈子善教授、图像文献与城市文化史研究大家张伟研究馆员主编,由上海大学出版社出版,旨在助推海派文化的传承、弘扬。 第2辑秉承第1辑出版宗旨,特色更加突出,主要亮点如下: 一是“日记与书信”板块特色日益彰显,有郑逸梅日记、郑振铎旅欧明信片、夏衍致张石川的信、邵洵美致舒新城的信、周瘦鹃致王一之的信,撰写者为名家后人或收藏研究者,可读性及文献价值极大。 二是“名家“话题日益突出,如披露的“巴金的‘吃饭’往事“,以及“刘海粟与徐朗西纠纷”、滑稽大家笑嘻嘻的“滑稽事”、海上画家汪观清与刘旦宅交往轶事、香港海派作家系列等。 三是海派文艺梳理与探究亮点不少,如陈建华教授的《创伤记忆与文学的影视现代性——以周瘦鹃的“海派”在地经验为例,1914-1926》,陈子善教授的《??鹦哥??中的周錬霞白话诗》,我国早期“侦探小说学”梳理,关于黄裳广聚词集的黄金岁月,海派小品文杂志的梳理,《海上新乐府》的挖掘整理等。 四是专题别有洞天,如关于创造社与咖啡疑案,日本著名画家桥本关雪上海之行钩沉,从收藏小品看近代上海照相馆往昔,爱俪园轶事、大上海计划中的江湾路忆旧、影剧说明书关于A.D.C剧团首次翻译等。 全书 “原创首发”日益彰显,内容更加雅俗共赏、有趣有料,且图文并茂,可读性强。

内容简介

主编为华东师范大学陈子善教授、上海图书馆张伟研究馆员。此为首部以“海派”命名的雅俗共赏的海派文化专题研究刊物,以进一步为海派文化呐喊助威,助力引领海派文化研究,弘扬上海城市精神、传承海派文化,同时也为面向2035年上海打造世界很好城市助力。丛刊借鉴《掌故》《万象》出版思路,立足“海派”博大精深的文化大背景,进一步彰显“三个文化”魅力,以研究、传承、弘扬海派文化为宗旨,以更加综合的视角对以近现代文化(文史)进行独特视角解读。内容既有对早期发生在上海的往事掌故展现,也有早期珍贵报刊拾遗,或者对影像的深度解读,或者关于名家的口述访谈,也有部分近代史料的近期新披露,或者对当代文化的思考等。内容原则上以名家撰写为主,靠内容取胜,文章必须为“首发”,雅俗共赏;弱化政治色彩,强化学术传承,走“高级科普”之路。努力将其打造为“海派”文化的交流汇聚平台,成为都市文化风向标。

目录

评论
创伤记忆与文学的影视现代性——以周瘦鹃的“海派”在地经验为例,1914-1926

日记与书信
郑逸梅日记(1954年2月)
郑振铎旅欧期间致岳父高梦旦的明信片
夏衍致张石川的一封信
邵洵美致舒新城的三封信
瘦鹃三札

人物丛谈
巴金的“吃饭”往事(上)
刘海粟与徐朗西:一场不应遭遇的纠纷
笑嘻嘻的“滑稽事”
酒色财气忆思楼——香港海派作家系列之二

文艺漫话
《鹦哥》中的周鍊霞白话诗
海派小品文杂志经眼录
姚苏凤的“侦探小说学”(上)
一段广聚词集的黄金岁月
翦淞社存稿《海上新乐府》

逛马路
爱俪园
江湾路忆往
1926年“天马会”公宴桥本关雪于韵籁家事钩沉
从三件收藏小品看沪上照相馆往昔
因创造社引发的沪上咖啡店疑案(下)

口述实录
我与刘旦宅

译海一勺
关于我们自己
近代上海历史中的A.D.C.剧团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陈子善,华东师范大学荣休教授、上海文史馆馆员,《现代中文学刊》主编,作家、文学理论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任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华文学史料学学会近现代文学分会副会长、上海巴金文学研究会副会长。 张伟,1956年生,上海图书馆研究馆员。从事近代文献整理与研究逾三十年,相继主持“上海年华”“民国电影”“国际名流与近代上海”等多个学术项目,耕耘于图像文献和城市文化史等领域。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