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本有机构成”学说视域中的社会就业失衡

“资本有机构成”学说视域中的社会就业失衡

1星价 ¥37.4 (5.5折)
2星价¥37.4 定价¥6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5771006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14
  • 出版时间:2022-08-01
  • 条形码:9787557710064 ; 978-7-5577-1006-4

内容简介

本书共六章。**章,对马克思“资本有机构成”学说的产生和历史演变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梳理,呈现其发展过程和构成要素。以此理论为依据,揭示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的真实程度、资本主义制度下形成的相对人口过剩等,更进一步论证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于历史舞台的暂时性。第二章,从马克思主义“资本有机构成”学说对资本主义国家产生的影响入手,探讨马克思主义失业论的来源,展示社会发展过程中各时期的失业理论。通过对凯恩斯主义和美国罗斯福新政时期借鉴马克思相关理论和思想的分析——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解决了更多的社会问题、维护了当时资本主义的繁荣,以此证明马克思的相关学说在资本主义社会同样具有科学的指导性。第三章以时间为序,叙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阵营国家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以及马克思主义劳动就业思想在苏联、东欧和中国本土化的运用,揭示了资本主义时代会终结的真理,呼吁正确解读马克思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劳动就业思想本土化科学发展,确保社会主义旗帜常红常鲜。第四章通过对新自由主义思想发展历程的阐释,揭露以英美为主导的新自由主义国家所倡导的自由化、私有化、市场化,本质在于服务资产阶级资本积累,其加剧了世界贫富分化,造成了国际就业失衡,导致拉美地区、俄罗斯出现了经济危机,给这些国家带来极其严重的社会问题,对中国也产生了一定冲击。以此指出要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劳动就业思想的历史与现实发展意义,呼吁牢固树立正确的劳动就业价值观。第五章,主要围绕科技进步这条主线进行论述,随着大数据、互联网特别是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以信息化、智能化为特征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在全球范围内展开。步入智能化社会,人工智能将成为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旨在揭示出劳动力与机器的矛盾、生产剩余与消费不足的矛盾等,探讨人工智能的高速发展和应用对社会产业结构及劳动就业的影响。第六章,收集相关资料,证明马克思主义“资本有机构成”学说是一门与时俱进的学说,在当下仍然能够在产业结构调整、劳动就业与分配制度、再就业再分配制度等政策上继续指导我们,展现它顽强的时代价值。

目录

**章 马克思“资本有机构成”学说产生的历史过程
**节 马克思主义资本有机构成原理
第二节 三代更替的资本有机构成学说
第三节 资本有机构成学说产生的现实意义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学说对资本主义国家产生的影响
**节 马克思关于失业理论的相关学说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学说对凯恩斯关于失业理论的批判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与罗斯福新政对资本主义世界的影响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劳动就业思想本土化
**节 马克思主义的劳动就业思想
第二节 马克思劳动就业思想在俄国的实践与发展
第三节 东欧社会主义阵营
第四节 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发展历程
第四章 新自由主义全球风行与国际劳动就业失衡
**节 新自由主义
第二节 新自由主义全球风行及对各国劳动就业的影响
第三节 新自由主义与马克思劳动就业思想比较研究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解围劳动就业失衡的秘籍
第五章 人工智能的普及与发展对劳动就业的影响
**节 人工智能的内涵
第二节 人工智能的展望与质疑
第三节 人工智能的发展和资本有机构成学说之间的关系
第四节 人工智能对劳动就业的影响
第六章 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当代价值及影响
**节 扩展了资本有机构成的研究视域
第二节 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对我国就业产业结构的影响
第三节 资本有机构成创新理论的现代价值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谢露,汉族,1983年生,重庆江北区人。现为重庆外语外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哲学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指导学生获2020年教育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学生领航计划主题活动全国优秀奖。主研市级课题两项,主持校级科研教改项目若干、发表学术论文数篇、出版教辅用书两本、多次获得校级各类教学比赛奖项。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