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大数据的场地土壤和地下水污染识别与风险管控研究

基于大数据的场地土壤和地下水污染识别与风险管控研究

1星价 ¥180.1 (7.9折)
2星价¥180.1 定价¥22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03072930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292
  • 出版时间:2022-09-01
  • 条形码:9787030729309 ; 978-7-03-072930-9

本书特色

基于土壤环境大数据,初步构建了我国场地土壤和地下水污染识别与评估的大数据技术体系、框架和系统

内容简介

基于土壤环境大数据,初步构建了我国场地土壤和地下水污染识别与评估的大数据技术体系、框架和系统,开发了VOCs在线监测系统及场地污染智能识别方法,探讨了韶关示范区土壤和地下水源-汇关系诊断及土壤典型污染物扩散精细化三维模拟,优化了基于大数据的加油站场地土壤与地下水污染风险预测方法,提出了重点行业企业空间布局调控方法、区域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分区方法、区域场地污染风险管控成效评估智能预测方法,研发了有色金属冶炼业场地污染风险管控技术路线与策略,为土壤生态环境管理和决策支撑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支持。

目录

目录
前言
第1章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
1.2 大数据支持场地污染风险管控进展分析 6
1.3 科学问题识别 10
第2章 场地污染风险管控策略与路径研究 11
2.1 总体技术策略 11
2.2 总体技术体系设计 15
2.3 大数据驱动的技术路径 19
2.4 小结 25
第3章 场地污染大数据系统构建技术研究 26
3.1 非结构化数据处理方法 26
3.2 场地污染大数据存储与共享技术 27
3.3 场地土壤和地下水污染大数据系统 29
3.4 场地污染多源异构数据融合模型 36
3.5 小结 42
第4章 场地污染智能识别技术研究 43
4.1 场地污染智能识别信息采集技术 43
4.2 区域场地污染智能识别关键技术方法 56
4.3 场地污染智能识别应用系统开发 64
4.4 区域疑似污染场地行业类别智能研判方法 70
4.5 基于遥感影像的区域疑似污染场地识别技术 76
4.6 区域场地污染敏感受体(以学校为例)识别技术 79
4.7 小结 83
第5章 区域场地污染源-汇关系诊断技术研究 85
5.1 研究区土壤污染状况分析 85
5.2 研究区地下水化学分析 90
5.3 基于深度学习的土壤重金属含量预测方法 94
5.4 区域污染风险源分布格局分析方法 98
5.5 区域场地地下水污染源-汇关系诊断技术 101
5.6 区域土壤污染与污染源空间关联分析方法 112
5.7 区域场地污染时空过程三维动态仿真模拟技术 129
5.8 小结 151
第6章 区域场地多介质污染联合预测技术研究 152
6.1 大数据支持的区域场地土壤和地下水污染评估模型 152
6.2 大数据支持的区域场地污染风险预测方法 167
6.3 区域场地污染评估与风险预测大数据系统构建 183
6.4 小结 194
第7章 区域场地污染风险管控技术研究 195
7.1 区域场地污染风险快速筛查模型 195
7.2 区域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分区与管控方法 199
7.3 区域场地污染风险管控智能决策方法 212
7.4 小结 217
第8章 场地污染风险管控技术研究 219
8.1 场地污染风险管控模式推荐系统 219
8.2 重点行业场地污染风险管控技术推选模型和系统 238
8.3 基于大数据的区域污染场地优先管控名录构建方法 253
8.4 小结 259
第9章 场地污染大数据可视化技术研究 260
9.1 可视化基础 260
9.2 场地污染大数据架构设计 263
9.3 大数据可视化展示 265
9.4 小结 271
第10章 结论与展望 272
10.1 结论 272
10.2 展望 274
参考文献 276
展开全部

节选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场地污染现状、危害及原因分析 随着城镇化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我国城市及周边产生了大量污染场地(王夏晖等,2020),场地土壤污染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生态环境问题(Li et al.,2020)。在美洲、欧洲和亚洲,每天都会检测出污染场地(Brandon,2013;Sigbert et al.,2013)。我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陆续公布了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涉及污染地块近千个。2014年发布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显示,全国土壤环境状况总体不容乐观,工矿业废弃地土壤环境问题突出,在调查的重污染企业用地及周边的5846个土壤点位中,超标点位占36.3%,工业废弃场地超标点位占34.9%,主要污染物为锌、汞、铅、铬、砷和多环芳烃等,主要涉及化工业、矿业、冶金业等行业。有学者研究了典型城市场地污染情况,以广州市为例,该市污染场地主要遭受无机物和有机物的复合污染,污染物类型主要为重金属、氰化物、氟化物和有机物(谭海剑等,2021)。部分场地污染时间长(超过30年)、面积跨度大(10 000~300 000m2),污染较为复杂,污染程度严重,如某制气厂地块涉及苯系物、多环芳烃、石油烃等近20种污染物,污染深度达24m,地下水同步受到污染,再如某涂料厂乙苯超标高达30 000多倍、某香料厂污染面积占场地面积的54%以上(吴俭等,2021)。另外,以北京市为例,该市的26个污染场地中,11个为挥发半挥发性有机污染场地,3个为农药污染场地,3个为重金属污染场地,9个为复合污染场地,主要污染物类型为挥发半挥发性有机物(氯代烃、苯系物和多环芳烃)、农药(六六六和滴滴涕)和重金属(铬、铅、汞、铜、镍和锑等)(马妍等,2017)。土壤中污染物容易在风力或水力作用下进入大气和水体,引发大气污染、地表水污染、地下水污染和生态系统退化等次生环境问题。土壤是重金属入侵人体的主要途径之一,重金属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后会造成骨损伤、神经毒性、心血管损伤及癌症等疾病(黄芸等,2016)。 总体来看,我国场地污染情况并不乐观,污染场地数量多、污染成因复杂、溯源难度大,涉及行业广,给我国生态环境、经济发展和人体健康带来了巨大挑战,已成为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的短板。 1.1.2 我国场地污染风险管理进展 近几年,我国确定了“风险管控”的场地污染风险管理思路,先后印发实施了《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办法(试行)》(环境保护部令第42号,2016年)、《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36600—2018)、《污染地块风险管控与土壤修复效果评估技术导则(试行)》(HJ 25.5—2018)、《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监测技术导则》(HJ 25.2—2019)等,提出了污染识别、调查评估、风险管控、效果评估等方面的管理和技术要求(表1-1)。另外,2019年1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填补了我国场地污染风险管控领域的立法空白。 表1-1 我国场地污染识别与风险管控政策、法律、标准、规章、导则一览表 1.1.3 场地大数据 1.场地大数据特点 目前,大数据的基本特征包括数据量大、类型繁多、价值密度低、产生速度快。数据量大指大数据的采集、存储和计算量非常大,起始计量单位至少是拍字节(PB)、艾字节(EB)或泽字节(ZB)级。类型繁多指大数据种类和来源多样,包括结构化、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其中非结构化数据占80%以上(图1-1),具体表现为文本、报告、网络日志、音频、视频、图片、地理位置信息等。价值密度低指大数据蕴含信息量大,但有价值的信息少,需要结合业务逻辑(logit)并通过强大的智能算法来挖掘数据价值。产生速度快指数据增长速度快,处理速度也快,时效性要求高,如搜索引擎要求数分钟前的新闻能够被用户查询到,个性化推荐算法尽可能要求实时完成。 图1-1 我国场地污染数据结构 在生态环境领域,通过多年积累,已初步形成场地污染相关海量数据。场地污染大数据除具有传统大数据的特征外,还具有高维性、高复杂性、高不确定性的“三高”特性(Guo et al.,2014;蒋洪强等,2019)。 1)高维性指数据来源包含反映自然与社会现象之间的多维数据。场地污染大数据可通过土壤、空气、水、噪声环境质量监测设备来感知,还可以通过生物传感器、化学传感器、射频识别技术、卫星遥感、视频、光学传感器、人工检查等感知。 2)高复杂性指场地污染大数据内在类型、结构及模式具有复杂性。高复杂性使得场地污染大数据的表达、理解和计算等多个数据挖掘环节面临巨大挑战。场地污染大数据本身价值密度较低,只有通过数据清洗、集成、建模、可视化等步骤才能将这种复杂、非结构化的数据转化为有价值的信息。 3)高不确定性指数据采集时可能存在错误或不完整,数据处理时出现的不确定性概率较高。场地污染大数据来源于不同部门,数据标准、规范不统一;通过不同网络爬取工具获得的数据格式具有多样化;各部门数据共享程度较低,同一指标数据缺乏一致性。 2.场地大数据来源 我国污染场地数据来源广泛,主要包括三个渠道:一是政府数据,如土壤背景值调查、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普查、全国污染源普查等调查数据,以及环评审批、环保验收、信访举报、排污许可、营业执照审批、企业工商等掌握的土壤、地下水、重金属、有机物、企业名称、地理位置等数据;二是开源数据,如在中国科学院数据云、地理空间数据云、地理国情监测云等云平台共享的土地利用、土壤类型、地形、地貌、遥感、水文、水文地质、降水、道路、人口、经济、学术论文等数据;三是网络数据,在互联网(internet)、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上获取的舆情、企业基本情况、污染突发事件、谷歌和百度地图兴趣点(point of interest,POI)等数据(王夏晖,2019)。 1.2 大数据支持场地污染风险管控进展分析 1.2.1 大数据支持场地污染风险管控的数据挖掘 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检索出2010~2020年的17 860篇大数据文献和656篇大数据支持场地污染风险管控文献,分别利用词频高于20次和10次的关键词绘制研究热点与结构图。不难看出,大数据领域的研究热点主要有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数据挖掘(data mining)、数据模型(data model)、区块链(blockchain)等(图1-2)。在此基础上,围绕土壤和地下水中污染物特别是重金属,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深度学习、机器学习[如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等支持污染预测、污染源识别、水质分析、风险评估的技术得到了较多关注(图1-3)。 图1-2 大数据领域的研究热点与结构 图1-3 大数据支持场地污染风险管控的研究热点与主题结构 1.2.2 大数据支持场地污染识别 目前,基于现有场地污染调查有关技术方法,不论是区域还是地块尺度上,由点及面的土壤污染浓度识别可能产生与实际偏离较大问题,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精细化环境管理需求。近年来,基于大数据的相关关系内涵和大数据深度挖掘,利用已知有限点位的土壤数据并借助多源辅助数据,成功实现了土壤污染及其属性的浓度和空间分布识别,取得了较好效果(Chen et al.,2019;Pyo et al.,2020;Cao and Zhang,2021)。例如,借助98个土壤样品、1960个测试点位数据,围绕野外现场快速检测的可见红外光光谱(350~2500nm),基于卷积神经网络、配有卷积自编码器的卷积神经网络、人工神经网络、随机森林、人工神经网络+主成分分析、随机森林+主成分分析6种算法,建立基于大数据的土壤As、Cu、Pb浓度快速检测方法,其中配有卷积自编码器的卷积神经网络的准确度*高(Pyo et al.,2020),为研制新型的场地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