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时代乡村振兴之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

包邮新时代乡村振兴之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

¥29.2 (7.5折) ?
1星价 ¥29.2
2星价¥29.2 定价¥38.8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165776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160
  • 出版时间:2022-09-01
  • 条形码:9787511657763 ; 978-7-5116-5776-3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介绍了农村工作和生活的特点,根据农村的管理体制、风俗习惯和人情关系,结合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提高农业实用人才带头人自身能力,创新发展思维,发展农村文化,营造文明乡风,从而*终推动经济发展,带领农民致富。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做出更大贡献。书中语言通俗易懂,技术深入浅出,实用性强。本书适合从事农村技术推广人员参考阅读,也可作为职业教育现代农业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课程教学实训用书,亦可用作农业培训教材。

目录

**章 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是新时代乡村振兴的需要
**节 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的内涵
第二节 培养农村实用人才是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
第三节 培养农村实用人才是“十四五”规划的要求
第四节 培养农村实用人才是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的要求

第二章 农村实用人才需要不断提升自我
**节 人生谋划能力
第二节 组织协调能力
第三节 独立处事能力
第四节 创新工作能力

第三章 农村实用人才带领农民发展农业
**节 加快土地流转,推进农业规模化发展
第二节 实施循环农业,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第三节 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进农业集约化发展
第四节 促进三产融合,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第四章 农村实用人才带领农民建设美丽乡村
**节 加强村庄规划,美化乡村环境
第二节 发展农村文化,营造文明乡风
第三节 做好各项保障,促进乡村和谐

第五章 农村实用人才带领农民致富
**节 种养加一体化助力农民增收
第二节 “互联网+”模式带动农民致富
第三节 休闲观光农业带动农民致富
第四节 生态农业模式助力农民增收
第五节 乡村文化产业带动农民致富
第六节 康养产业带动农民致富
主要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节选

  《新时代乡村振兴之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  1.循环农业的内涵  循环农业,是指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化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循环农业,就是在良好的生态条件下从事高产、优质、高效的农业活动,它不单纯地着眼于产量和经济效益,而是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高度统一,使整个农业生产实现可持续发展。简而言之,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就是要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新模式。  循环农业体系涉及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等多个领域,其目的是减少农业生产、加工、流通环节过程的人力、物力、资金等方面的消耗,降低农业生产废气、废水排放量,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社会效益的双赢。生态循环农业是将可持续发展理念、循环经济理论以及生态理论等结合起来,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充分利用生态系统的规律,实现农业资源循环利用,达到降低农业生产能耗和排放的目的。近年来将农村人、牲畜粪便、秸秆等农业废弃物整合在一起,通过微生物发酵产生沼气,沼气既可以为农业生产、生活提供清洁能源,沼气的残留物又可以作为有机肥直接代替化肥,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养分,降低农业生产的成本和排放,促进农民增收。  2.生态循环农业的特点  循环农业以循环经济为基础,对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进行科学配置,使农业生产能够循环、可持续,促进农业良性发展。  不同地理环境的生态农业系统不相同,循环农业受地理环境因素的影响,其发展方式呈现出多样性特点。我国地域辽阔,不同的地区其自然条件、资源基础、社会发展水平等也存在较大差异,而循环农业在传统农业有效经验的基础上合理应用现代科学技术,运用多种生态模式、生态工程及技术装备进行农业生产,做到不同区域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其地区优势,体现出多样性的特点。  劳动力,资本,土地、水等自然资源,科学技术作为农业经济发展的基本要素,是农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通过农业循环经济体系的建设,可以根据农业发展要求,合理配置农业生产过程的基本要素,减少农业生产过程的支出,有助于实现各种资源合理配置,避免资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同时,循环农业实现了经济增值,降低了农业成本,为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就业机会,提高了农民从事农业的积极性。  循环农业强调中“大农业”的视角,突出整个农业生态系统的功能性,遵循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优化农业生产结构,站在整个生态农业系统功能的角度构建循环农业系统,实现农、林、牧、副、渔等各个产业的互相支持,综合发展,提高整个农业系统的综合生产能力。  循环农业需要保证生态农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同时需要保证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循环农业可保护、改善生态环境,减少污染,保持生态平衡,提高农产品生产的安全性,实现发展经济与生态保护的高度统一,不仅满足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而且可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持续性。  (二)循环农业的发展模式  目前,我国循环农业的发展模式主要存在以秸秆还田为主的生产循环模式、以沼气为主的能源循环模式、以观光为主的生态循环模式和以立体种养殖为主的复合循环模式4种形式。  ……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