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程材料的力学性能

工程材料的力学性能

1星价 ¥19.4 (4.3折)
2星价¥18.9 定价¥45.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243755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216
  • 出版时间:2022-08-01
  • 条形码:9787512437555 ; 978-7-5124-3755-5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讲述各向同性和各向异性工程材料在各种加载条件下的力学性能。全书共14章,内容涉及工程材料在静载荷、冲击载荷、交变载荷、环境介质作用和磨损工况下的力学性能。其中,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内容共8章;聚合物材料的力学性能、陶瓷材料的力学性能内容各1章;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内容共4章。全书在适当阐述变形和断裂现象与机理的基础上,明确各种力学性能指标的物理意义与工程应用。 本书为材料科学与工程类各专业的本科生教材,也可供有关专业学生及从事工程材料的研究与加工以及结构失效分析等专业的技术人员使用和参考。

目录

绪论
第1章 单向静拉伸下的力学性能
1.1 拉伸曲线和应力-应变曲线
1.1.1 拉伸试样
1.1.2 工程拉伸曲线和应力-应变曲线
1.1.3 典型应力-应变曲线
1.1.4 真应力-真应变曲线
1.2 弹性变形
1.2.1 弹性变形的胡克定律和双原子模型
1.2.2 广义胡克定律
1.2.3 常用弹性常数及弹性模量
1.2.4 弹性比功
1.3 弹性不完整性
1.3.1 滞弾性
1.3.2 包申格效应
1.4 塑性变形
1.4.1 塑性变形方式及特点
1.4.2 不连续屈服材料的变形和抗力
1.4.3 连续屈服材料的变形和抗力
1.4.4 影响屈服应力的因素
1.5 形变硬化
1.5.1 流变曲线和硬化指数
1.5.2 形变硬化的工程意义
1.6 颈缩及抗拉强度
1.6.1 颈缩判据
1.6.2 颈缩处的应力分布
1.6.3 抗拉强度
1.6.4 屈强比
1.7 断后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
1.8 实际断裂强度
1.9 宏观断裂类型和力学状态图
1.10 断裂的微观形貌特征
1.10.1 穿晶断裂和沿晶断裂
1.10.2 解理断裂
1.10.3 微孔聚合剪切断裂
1.11 断裂的力学理论简介
1.11.1 理论断裂强度
1.11.2 裂纹体的断裂强度
习题
第2章 其他静载下的力学性能
2.1 扭转
2.1.1 扭转试验的特点
2.1.2 扭转试验测定的力学性能指标
2.2 弯曲
2.2.1 弯曲试验的特点
2.2.2 弯曲试验测定的力学性能指标
2.3 压缩
2.3.1 压缩试验的特点
2.3.2 压缩试验测定的力学性能指标
2.4 硬度
2.4.1 布氏硬度
2.4.2 洛氏硬度
2.4.3 维氏硬度
2.5 缺口对静加载下力学性能的影响
2.5.1 缺口效应
2.5.2 缺口静拉伸
习题
第3章 冲击载荷下的力学性能
3.1 冲击载荷下变形和断裂的特点
3.2 冲击试验和冲击韧性
3.2.1 缺口试样的冲击试验
3.2.2 冲击试验的意义
3.2.3 冲击试验的应用
3.3 低温脆性和冷脆转变温度
3.3.1 低温脆性现象
3.3.2 冷脆转变温度的评定和内在影响因素
3.3.3 冷脆现象的断口观察
习题
第4章 断裂韧度
4.1 线弹性条件下的断裂韧度
4.1.1 三种断裂类型
4.1.2 应力强度因子KI和断裂韧度KIC
4.1.3 线弹性断裂力学在理想弹塑性材料中的应用
4.1.4 小范围屈服对塑性区尺寸的限制
4.1.5 裂纹扩展能量释放率GI和断裂韧度GIC
4.2 断裂韧度指标的测试
4.2.1 KIC测试方法简述
4.2.2 临界载荷候选值FQ的确定
4.2.3 Kq有效性的判断
4.3 影响断裂韧度的因素
4.3.1 材料的组织和结构
4.3.2 温度和加载速度
4.4 弹塑性条件下的断裂韧度
习题
第5章 疲劳
5.1 变动载荷(应力)和疲劳破坏的特征
5.1.1 变动载荷(应力)及其描述参量
5.1.2 疲劳破坏特征和断口分析
5.2 高周疲劳
5.2.1 S-N曲线和疲劳极限
5.2.2 循环应力特性对疲劳强度的影响
5.2.3 表面几何因素对高周疲劳特性的影响
5.2.4 应力变动和累积损伤
5.3 低周疲劳
5.3.1 滞后回线
5.3.2 循环硬化和循环软化
5.3.3 循环应力-应变曲线
5.3.4 应变-寿命曲线
5.3.5 缺口零件的疲劳寿命预测
5.3.6 热疲劳
5.4 疲劳裂纹扩展
5.4.1 应力、裂纹长度与疲劳裂纹扩展的关系
5.4.2 疲劳裂纹扩展速率的影响因素
5.4.3 疲劳裂纹扩展寿命的估算
5.5 疲劳裂纹的萌生和扩展机理
5.5.1 疲劳裂纹的萌生
5.5.2 疲劳裂纹扩展的方式和机理
5.6 改善疲劳强度的方法
习题
第6章 蠕变
6.1 蠕变现象和蠕变曲线
6.2 蠕变极限与持久强度
6.2.1 试验装置
6.2.2 蠕变极限
6.2.3 持久强度和塑性
6.3 蠕变变形和蠕变断裂
6.3.1 蠕变变形
6.3.2 蠕变断裂
6.4 影响蠕变极限和持久强度的主要因素
习题
第7章 环境作用下的断裂
7.1 应力腐蚀
7.1.1 应力腐蚀及其产生条件
7.1.2 应力腐蚀的机理
7.1.3 应力腐蚀断口形貌
7.1.4 防止应力腐蚀的措施
7.2 氢脆
7.3 腐蚀疲劳
习题
第8章 磨损和接触疲劳
8.1 磨损概述
8.2 磨损机理
8.2.1 黏着磨损
8.2.2 磨粒磨损
8.2.3 腐蚀磨损
8.2.4 微动磨损
8.3 接触疲劳
8.3.1 接触疲劳现象
8.3.2 接触应力
8.3.3 接触疲劳的类型
8.3.4 影响接触疲劳寿命的因素
习题
第9章 聚合物的力学性能
9.1 线型非晶态聚合物的变形
9.1.1 非晶态聚合物在玻璃态下的变形
9.1.2 非晶态聚合物在高弹态下的变形
9.1.3 非晶态聚合物在黏流态下的变形
9.2 结晶态聚合物的变形
9.3 聚合物的黏弹性
9.4 聚合物的强度与断裂
展开全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