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0017158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48
- 出版时间:2022-09-01
- 条形码:9787500171584 ; 978-7-5001-7158-4
本书特色
一部细致的翻译跨学科研究之作。 彼得·布朗钦斯基系统分析了“翻译是无处不在的”这一命题,将翻译与其他人文学科相联系,为读者提供了一个超学科的认识论范式,在质的方面来研究翻译现象,将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相结合,为每一位翻译研究者、翻译专业的学生提供一个极具创新力的切入角度。
内容简介
《无处不在的翻译》这本书探索了翻译的内涵,认为翻译既是一种解释学的、伦理的、语言学的和人际的实践,更是一种关键的认识论概念。翻译为各个人文学科之间的交流提供了基础,同时质疑和挑战了许多传统的边界,并提供了一个超学科的认识论范式。通过采取创新的研究方法,让读者更深刻地理解翻译是无处不在的。本书跨越哲学、认知语言学、人类学,对翻译研究的跨学科概念进行了颠覆性的阐释,对国内界定翻译的讨论大有裨益。 作者在**章采取了一种全新的前提,即翻译是一个相当大的概念,大到无处不在。第二章从哲学的角度提出翻译即理解、解释和诠释。第三章强调翻译是一种过程。第四章从语言学的角度切入,将翻译重写为意义、概念化、解释和隐喻。第五章从人类学角度说明翻译是与他者及自我的相遇。
目录
**章 无处不在的翻译:虽看似疯狂,但确有方法
第二章 哲学:翻译即领悟、理解和解释学
第三章 过程思考:翻译即过程和信念
第四章 语言学:翻译即意义、概念化、识解和隐喻 110
第五章 人类学:翻译即一场和他人的相遇
后 记
参考文献
附 录
作者简介
彼得 布朗钦斯基(Piotr Blumczynski)是英国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艺术、英语和语言学院主管研究生部的院长、高级讲师、博士生导师、英国高等教育学院院士。国际翻译和跨文化研究协会会员、欧洲翻译研究学会会员,同时担任国际翻译学研究学术期刊《翻译研究》(Translation Studies)的主编。在《目标》(Target)、《翻译研究》等国际翻译学研究权威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撰写并出版著作10余部。研究领域涵盖翻译理论与实践、认知语言学、人类文化语言学。 译者简介: 李文婷,四川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副教授,英国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访问学者,研究兴趣为翻译理论与实践、典籍翻译和翻译史,主编教材《英译中国古典名著选读》(2020),在《外国语文》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十余篇。
-
女性生存战争
¥29.9¥66.0 -
饥饿、富裕与道德
¥12.2¥45.0 -
我们内心的冲突
¥14.4¥42.0 -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探索医疗中的人性落差
¥18.4¥39.8 -
世界尽头的咖啡馆
¥16.7¥45.0 -
自卑与超越
¥18.1¥39.8 -
偏见
¥16.1¥56.0 -
书影三叠:人文学术访谈录
¥19.6¥58.0 -
咬文嚼字大赛场
¥12.2¥35.0 -
冬季里的春闱:1977年恢复高考纪实
¥25.0¥75.0 -
说文解字-影印本
¥13.2¥38.0 -
通向春天之路:巴勒斯坦的生生死死
¥23.0¥49.0 -
咬文嚼字二百问
¥11.2¥32.0 -
性心理学
¥18.4¥58.0 -
人际交往心理学
¥13.0¥38.0 -
中国人的名·字·号
¥10.0¥28.0 -
乡土中国-彩色插图版
¥15.7¥39.8 -
乡土中国
¥13.2¥26.0 -
生活的科学
¥10.0¥36.0 -
如何阅读不同的文本
¥14.0¥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