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鲍里斯·格罗伊斯文艺理论研究

鲍里斯·格罗伊斯文艺理论研究

1星价 ¥45.8 (5.2折)
2星价¥45.8 定价¥8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905650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4cm
  • 页数:252页
  • 出版时间:2022-08-01
  • 条形码:9787569056501 ; 978-7-5690-5650-1

内容简介

本书以格罗伊斯的文艺思想为研究对象,以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为切入点,以问题意识为导向,展开对格氏文艺理论逻辑发展脉络和问题史的研究。分为五部分:**部分梳理格氏文艺理论的发生根源,即西方如何刻板化和他者化苏联,第二部分描述格氏文艺理论*初回应西方质疑的形式,即从经典先锋派到苏联后现代主义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框架,第三、四部分阐述格氏如何继续回应西方质疑,而这前四个部分的集合回答了格氏终极向度为政治向度的问题,成为第五部分的**节,第五部分第二节则通过反思政治性向度来回答格氏策略超越传统框架的有效性问题。

目录

导论
**节 本书选题的缘由及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概况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章 格罗伊斯与苏联遭遇的文化身份困境
**节 格罗伊斯遭遇的身份困境——双重无根的局外人
第二节 苏联遭遇的文化身份困境——美学与艺术的局外人
第二章 “东方-西方”与“欧洲-亚洲”文化夹缝中的沙俄与苏联
**节 强贴的文化标签:“东方”“亚洲”与“社会主义”
第二节 逆写的文化情结:“西方”“欧洲”与“资本主义”
第三章 格罗伊斯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框架
**节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与俄国先锋派的血亲关系
第二节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与苏联后现代主义的血亲关系
第四章 阐明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艺术性:艺术之力的文化逻辑
**节 艺术之力与平等审美权利的文化逻辑
第二节 冷、热媒介中的亚文化空间与平等的审美权利
第三节 重新阐释“共产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差异
第五章 博物馆——视觉化艺术之力天平及“政治”与“美学”绑定关系的文化媒介
**节 博物馆作为可视的国家文化身份载体
第二节 博物馆作为可见的艺术之力天平
第六章 从“灰色自我”到“黑白方块”:格氏文艺理论的双面性
**节 苏联文艺理论的新面孔
第二节 未解开的“美学”与“政治”之链
结语 回归“文学”与“艺术”的DNA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何燕李,四川大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后,哈佛大学和斯坦福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美国非裔文学理论、苏联文艺理论、电影美学和冷战研究。已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四十余篇,出版中文专著两部;先后主持国家青年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青年社科基金项目、四川省青年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等七项课题。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