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030729927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76
  • 出版时间:2022-09-01
  • 条形码:9787030729927 ; 978-7-03-072992-7

内容简介

本书是根据教育部制定的《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和《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编写的。全书共15章,系统地论述了物理课程的地位与目标,物理课程内容的选择、要求及教材选择,物理教学过程与教学原则,物理教学模式、方法与策略,物理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物理教学设计,物理实验教学,物理概念教学,物理规律教学,物理练习教学,物理复习教学,物理实践活动教学,物理教师的专业发展与成长,物理教学测量与评价,物理教学研究等内容,并配有教学实践案例。 本书是为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培养合格中学物理教师的要求而编写的高等师范院校物理学专业必修教材。本书可作为全日制高等师范院校物理学专业本科生和专科生的教材;也可作为有志于从事中学教育的综合大学物理学专业及相关专业毕业生接受继续教育的参考教材:还可以作为课程与教学论(物理)专业研究生及学科教学(物理)教育硕士专业的参考书;对中学物理教师等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目录

目录前言绪论 1一、物理教学论课程的形成和发展 1二、物理教学论课程的性质和研究对象 3三、物理教学论课程学习的意义 4四、物理教学论课程的任务和学习方法 5**章 物理课程的地位与目标 8**节 物理课程的地位 8一、物理学科、物理课程与物理教材 8二、物理课程的重要性 11第二节 物理课程目标 12一、义务教育物理课程目标 12二、普通高中物理课程目标 14三、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物理课程目标的关系 15四、科学素养的由来、含义及构成要素 16五、课程目标、课堂教学目标、教学目的的区别与联系 18六、课堂教学目标陈述的方式、要素及行为动词的选用 21思考与练习 23第二章 物理课程内容的选择、要求及教材选择 24**节 物理课程内容的取向、选择与组织 24一、课程内容的三种取向 24二、物理课程内容的选择原则 25三、物理课程内容的组织原则 26第二节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内容、要求与特点 27一、义务教育物理课程的内容、要求 27二、义务教育物理课程的特点 29第三节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内容、要求与特点 30一、普通高中物理课程的内容、要求 30二、普通高中物理课程的特点 38第四节 物理教材内容的选择原则 39一、教材内容选择的深度与广度应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 39二、教材内容选择应紧紧围绕核心素养的要求 39三、精彩内容选择应注重基础性,关注全体学生的学习需求 39四、教材内容选择应反映学科动态和体现时代特点 40五、教材内容选择应反映社会、经济和科技的新发展 40六、教材内容选择应注意选择性,为学生有个性地发展搭建平台 40七、教材内容选择应注重综合性与实践性,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 40八、教材内容选择应重视科学的发展过程,关注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 40九、教材内容选择应关注学业质量水平要求,设计多种评价方式 41思考与练习 41第三章 物理教学过程与教学原则 42**节 物理教学过程 42一、物理教学过程及其本质 42二、物理教学过程的特点 45第二节 物理教学原则 47一、科学性、教育性、艺术性相结合的原则 47二、激发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的原则 49三、创设物理情境,突出实验探究的原则 49四、启发思考、发展科学思维的原则 50五、联系生活、技术、社会实际的原则 51思考与练习 52第四章 物理教学模式、方法与策略 53**节 物理教学模式 53一、传递-接受模式 53二、自学-讨论模式 54三、启发-引导模式 56四、科学探究模式 57五、课题研究模式 58第二节 物理教学方法 59一、物理课堂教学的基本方法 60二、教学方法在物理教学中的综合运用与改革 63第三节 物理教学策略 66一、掌握学习教学策略 66二、情境-陶冶教学策略 67三、示范-模仿教学策略 67四、支架式教学策略 68五、抛锚式教学策略 69思考与练习 69第五章 物理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 71**节 课程资源概述 71一、物理课程资源的概念 71二、教学资源的分类 72三、课程资源的载体形式 73四、树立正确的物理课程资源观 73第二节 物理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 75一、利用和开发物理课程资源的原则 75二、影响物理课程资源利用和开发的因素 76三、物理课程资源利用和开发的途径 77四、利用和开发物理课程资源举例 79思考与练习 82第六章 物理教学设计 83**节 物理教学设计概述 83一、物理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 84二、物理教学设计的结构要素 84三、物理教学设计的层次 86第二节 物理教学设计的原则与策略 88一、物理教学设计的原则 88二、物理教学设计的要求 91第三节 课堂教学设计及案例 93一、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内容 93二、编写课堂教学设计方案 98第四节 说课 104一、什么是说课 104二、说课的作用 105三、说课的类型 105四、说课的内容 106五、说课的方法 109六、说课应注意的问题 109七、说课与上课的关系 110思考与练习 111第七章 物理实验教学 112**节 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 112一、中学物理教学为什么应以实验为基础 112二、中学物理教学怎样以实验为基础 114第二节 物理实验的分类及各类实验的作用 117一、演示实验 118二、学生分组实验 119三、随堂实验 120第三节 演示实验教学 121一、演示实验教学的基本要求 121二、演示实验中的观察指导 124第四节 学生分组实验教学 126一、学生分组实验的方式 126二、学生分组实验的一般过程及教学要求 126第五节 随堂实验教学 128一、随堂实验的教学特点 129二、随堂实验的教学要求 129第六节 物理实验教学案例与评析 130思考与练习 141第八章 物理概念教学 142**节 物理概念的一般含义及其教学的重要性 142一、物理概念的一般含义 142二、物理概念教学的重要性 143第二节 物理概念的特点 145一、物理概念是观察、实验和科学思维相结合的产物 145二、大量的物理概念具有定量的性质 146三、物理概念与其他概念的关系和联系,形成概念体系 148四、物理概念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148第三节 物理概念的教学过程 149一、提供物理事实,引入物理概念 149二、进行思维加工,形成物理概念 151三、通过运用,巩固物理概念 153第四节 重点物理概念教学要求 154一、探查学生前概念的认知程度 154二、明确建立物理概念的事实依据和研究方法 154三、理解物理概念的内涵、了解物理概念的外延 157四、弄清楚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158五、学会运用概念 158第五节 中学生学习物理概念常见的问题 159一、经验中形成的不正确、不科学的前概念的干扰 159二、感性认识不足 159三、抽象思维能力不足,有些概念难以理解 159四、以数学关系替代物理概念的定义 160五、相关概念间的混淆 160六、不会正确运用概念来分析、解决问题 161第六节 物理概念教学案例与评析 161思考与练习 167第九章 物理规律教学 168**节 物理规律概念、类型和重要性 168一、物理规律的概念 168二、物理规律的类型 169三、物理规律的重要性 169第二节 物理规律的特点 170一、物理规律是观察、实验、思维、想象和数学推理相结合的产物 171二、物理规律反映有关物理概念之间的必然联系 171三、物理规律具有近似性和局限性 171第三节 物理规律的教学过程 172一、创设便于发现规律的物理环境,形成科学问题 172二、实施科学探究,探索物理事实的内在联系,形成规律 173三、引导学生对规律进行讨论,加深理解规律 175四、运用物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176第四节 重点物理规律的教学要求 176一、明确物理规律所研究的主题及建立物理规律的事实依据,懂得研究物理规律的方法 177二、使学生理解物理规律的物理意义 178三、使学生明确物理规律的适用条件和范围 179四、使学生认清所研究的物理规律与有关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之间的关系 179五、使学生学会运用物理规律说明、解释现象,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180第五节 中学生学习物理规律常见的问题 180一、感性知识不足 180二、相关的准备知识不足 181三、学生日常生活中形成的错误观念的干扰 181四、思维定式带来的负迁移 181五、抽象思维能力不强 182六、不会运用物理规律说明、解释现象,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182第六节 物理规律教学案例与评析 182思考与练习 187第十章 物理练习教学 188**节 物理练习教学的意义和基本要求 188一、物理练习教学的意义 188二、物理练习教学的基本要求 189三、物理习题的类型和解法 190第二节 解答物理计算题的思路和基本程序 193第三节 几种常用的处理问题的方法 195一、把研究对象、过程视为理想模型 195二、等效代替法 196三、微元处理法 196四、近似处理法 196第四节 物理习题课教学 196第五节 中学生解答物理问题中常见错误分析 197一、知识方面 197二、方法方面 198三、心理方面 200第六节 物理练习教学案例与评析 203思考与练习 205第十一章 物理复习教学 206**节 物理复习的意义和基本要求 206一、物理复习的意义 206二、物理复习的基本要求 207第二节 物理复习的种类和方法 208一、物理复习的种类 208二、物理复习的方法 209三、复习课 211第三节 物理复习教学案例与评析 212思考与练习 215第十二章 物理实践活动教学 216**节 物理实践活动教学概述 216一、物理实践活动教学的目标及意义 217二、物理实践活动教学的特点 218三、物理实践活动教学的类型 219第二节 物理实践活动教学的组织与实施 219一、物理实践活动教学的组织形式 219二、物理实践活动教学内容设计的原则 221三、物理实践活动教学的实施 221四、物理实践活动教学中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224第三节 物理实践活动教学形式 225一、自主探究实验 225二、设计与制作 226三、参观与实践 226思考与练习 227第十三章 物理教师的专业发展与成长 228**节 物理教师的基本素养 228一、道德素养 228二、知识素养 230三、能力素养 234第二节 物理教师的教学技能 238一、教学语言技能 238二、板书板画技能 239三、导入技能 240四、教态变化技能 241五、提问技能 242六、演示技能 243七、反馈技能 244八、强化技能 245九、结束技能 246思考与练习 246第十四章 物理教学测量与评价 247**节 测量的概念和教学测量的特点 247一、测量的概念 247二、教学测量的特点 248第二节 常用的教学
展开全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