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00212236
  • 装帧:70g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200
  • 出版时间:2022-07-01
  • 条形码:9787100212236 ; 978-7-100-21223-6

本书特色

(一句话宣传语)探寻传统国学精粹,领会大师治学风范。 (80字宣传语)国学集刊旨在汇集国学研究的重要思想与成果,普及弘扬传统文化与学术。本书为第7辑,精选了成中英、高宣扬、洪汉鼎、景海峰等学术名家的文章,全书内容丰富,论述严谨深刻,对传承和发展中国经典哲学有着重要的意义。

内容简介

国学集刊缘起汤一介先生倡导,由深圳大学国学研究院主持编选,旨在汇集国学研究的重要思想与成果,普及弘扬传统文化与学术。本书为第7辑,在延续前几辑的主旨基础上,精选了成中英、高宣扬、洪汉鼎、景海峰等学术名家的文章,分析了中国经典诠释学的问题,如《聚焦中国诠释学问题》《儒家经典诠释学的建构》等;对理学相关典籍进行了考证,如《王阳明〈传习录〉的编刻过程略述》《明末〈李氏说书〉的真伪问题》;探讨了“酒”的哲学意义,如《论酒的精神——从中国思想出发》《良知的迷醉——以〈孟子〉中“酒”为中心的讨论》;还收录了对过程哲学领域有名教授柯布的访谈。全书内容丰富,论述严谨深刻,对传承和发展中国经典哲学有着重要的意义。

目录

·经典诠释学研究·
哲学与历史的融合——本体诠释学的本体诠释与中国解释学的历史诠释
诠释创新中的可能性与不可能性之间的张力
聚焦中国诠释学问题
儒家经典诠释学的建构
“异议”的再议——近世东亚的“理学”与“气学
阳明心学对孟子的继承与发展——以《答聂文蔚》为中心
王阳明《传习录》的编刻过程略述
明末《李氏说书》的真伪问题

·酒哲学论坛·
论酒的精神——从中国思想出发
周公训诫:“无彝酒”与“德将无醉”——经学诠释下《酒诰》对酒的使用控制与德性规定
良知的迷醉——以《孟子》中“酒”为中心的讨论
论得“意”忘“酒

·专访·
过程哲学与后现代发展——对柯布教授的访谈
展开全部

节选

  汤先生把中国的诠释学看成不同形态的文本解释方式,当然也可以说是不同的理解方式和不同的语言表述方式。从这个角度看,我们可以列举更多的文本作为后起文本诠释基础的例子,如在儒家五经中,我们可以把《礼记》看成是对原初的《周礼》与《仪礼》的解说与基础及历史事实的说明,把后来的诗传如《韩诗外传》看成是对《诗经》的历史与内涵意义的说明,等等。关于《尚书》,汉代有伏胜作《尚书大传》,是否可看成对《古文尚书》的解说?评者指出其穿凿支离,或涉及尚书,或不涉及尚书,如何界定其为诠释构成为重大问题。当然这是经学中必须面对的问题。十三经中则更多经与传的关系问题,在此处不拟细论。在子学典籍中,也可以把老庄看成是诠释的关系,显然更是一种本体性的诠释,而非历史的表述或比喻式的阐释。至于曾子、子思、孟子与孔子或苟子与孑L子的义理传承关系,更必须用本体的诠释思考方法来说明。在此我也不拟细说。中国哲学的发展基本上是本体诠释的发展,可以见之于二程与朱子、朱子与王阳明。王夫之的易学可说是对张载《正蒙》一书的义理与本体性的发扬,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是对性理与心理概念的一种本体诠释。这些发展说明了一些文本的关联,但更重要的是说明了本体认知、本体表述与本体实践的关系。中国诠释学抛除这些还有些什么呢?  中国文化中文本可以由后人加以重新认识与说明,但认识与说明的方式方法具有自己的特色,涉及思维方式与表达方式以及沟通方式,与其他文化中的思维、表达及沟通方式显然不同。但是基本问题仍然是对人的存在、存在活动、存在认知及其意义与价值的理解与说明。中西的不同也在这些方面,本体问题就是基本问题,对本体的探究显然包含了这些有关人的存在的问题。我与汤先生的不同在于,他从具体事物看新的说明的可能,而我从文本所包含的根源的指向或概念体系的形成来说明诠释的过程与呈现的意义。我尤其重视文本的含义来自于我们已形成的本体宇宙观点,而世界上的现象可以当成符号体系,具有其内在的文理与意义,因而是人类文本的蓝本与底本。认识这个世界符号体系中的意义与价值,才能诠释五经,才能诠释子学,才能诠释历史与史书,才能诠释古典的诗词歌赋。我和汤先生之间有很大差异:汤一介先生体现的是一种经验分析的方式来表达一种实际的多元诠释的可能。至于说它们之间的关系怎样,解释方式不同,为什么造成不同,汤先生未说明。而我则在面对诠释哲学的根本问题来考察中国哲学的形成及其原因,寻找其本根,鉴定其发生与发展以及原理,用以说明思维方式、认知方式、表述方法及其沟通方式。  显然,我和汤先生之间是一种互补关系。汤先生尊重历史文本,说明注释文本所包含的传统意义,进而发挥其现代意义。这是有其基本价值的。我则说明中国文化中文史哲的诠释与表达方式是与西方诠释学传统不同的。伽达默尔和海德格尔关心的是人的存在问题,是人的存在能不能导向一个能否及怎么去理解这个世界的问题以及人和人的关系问题,甚至是自我存在的自我理解问题。这是一个哲学问题而不是文本问题,文本只是作为一个语言表露诠释概念的成果来看待。诠释为什么受到重视?因为诠释不只是方法论,而是存在自身,代表人的存在所发展出的理解范式。我必须说,我的本体诠释学与其所依循的周易哲学,整合出也勾画出一个变动不居的具体的品物流行宇宙中人能够认知世界的方式,用以表达不同义理与所指的意义系统。这样与西方对照可以看到它的重要性。西方传统先重超越性,后重个体性,一再形成二元对立,用以诠释的世界也是二元对立的。就中国文化中哲学思维而言,人本是天地间的一分子,自然形成一套天人体系,自觉发展一套意义体系,在自然与自觉中看到更多的整体真实、更多的发展真实,当然也体会到必须克服的差异与冲突问题。这是很重要的。本体诠释学强调本体存在的认识。理解文本与认知自然之道一样,面对根源、发生、发展、关系与成果等问题,而不应只是一种分类。中国诠释学是在具有特质的基础上具有导引与实践的含义,因为本体的概念离不开实践,正像本体的概念离不开现象一样,因为它涉及人的本体与宇宙的本体的道通于一的体验。它的应用性也是很强的。这种应用性用于预测也好,用于决策也好,潜在地说明本体诠释学和汤先生说的具体的中国诠释学有同一个关切但却理一分殊的关系,它们不但有互补之用,且是息息相关。补充在于中国诠释学可以提供经验的例子,提供诠释的可能;本体诠释学则从传统哲学里面各种不同哲学事实,找到哲学共同性的表达方式,聚焦于哲学的思考,把中国哲学思维提升为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未来方向,解决了西方非本体性的、后现代性的诠释冲突、对立与隔绝问题。  也许我们可以把中国诠释学看作是一种对历史注释的分类。注释不是单独的,可以包括著书,也可以包括对一个事物体系的认识,具有确定的方式,因而构成了历史性的经典诠释。它理解的是历史文本;而本体诠释学则是对当前与未来的世界与可能的文本进行理解,导向我们实际的行为。它是基于人对本体的认识,有其规范性的作用。  ……

作者简介

景海峰,现任深圳大学文学院院长、国学研究所所长、哲学系教授,武汉大学兼职教授、国学专业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中国哲学专业博士生导师,香港中文大学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中心通讯研究员。兼任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暨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孔子基金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现代哲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哲学史学会理事、中华孔子学会理事、广东儒学会副会长等。主要从事中国哲学史和儒学的研究。著有《熊十力》《中国哲学的现代诠释》《新儒学与二十世纪中国思想》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