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49638727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1cm
  • 页数:231页
  • 出版时间:2022-09-01
  • 条形码:9787549638727 ; 978-7-5496-3872-7

本书特色

山中落叶,平地羞花,从细微处欣赏一切;朴素平实而饱含挚情的如数家珍,让人沉醉。作者用记者的眼光去观察、审视每一个村庄的过去和现在,试图把这些村庄的历史、文化、传说等,都一一加以整理,沉醉于“烟雨春江”。

内容简介

本书分春江沉醉、故里梦寻两卷,主要内容包括:古城寿昌、千年州府梅城、新城新安江、李渔与严州、旧时严州茭白船、烟雨春江、富春江畔美女峰、春江三瀑、家乡的小溪等。

目录

上卷 春江沉醉
古城寿昌
千年州府梅城
新城新安江
李渔与严州
旧时严州茭白船
烟雨春江
富春江畔美女峰
春江三瀑
子胥野渡
家乡的小溪
再上乌龙山
龙门上
夏日“冰河”新安江
暮鼓晨钟塘山寺
藏在深山中的里诸
那个叫下涯的地方
古木森森陈家山
灵秀一枝莲
再上胥岭
山中一夜白银珠
如梦如诗情人谷
“岂有此理”一石林
铜官峡
朱家埠拾秋
灵栖山庄听雨
桂林三日
山环如郭幽邃如洞
踏雪东天目
鹅湖山下
下卷 故里梦寻
香椿树
秋田雨雀
杨梅的味道
寻根
唱戏
写春联
跑片
种兰
看相
醉酒
挨打
甜甜的桑葚
野山果
仙人掌
青青的菜地
想起麻雀
在列车上
淘旧书
书瘾
灯下的母亲
父亲与烟
我的大姐
老根痛打“乌鸦嘴”
棋痴老张
观棋
小脚阿婆
阿菊
朱老板
连七其人
王老二
老钵头
冬云
邂逅
一个人的朝圣路
碧溪坞访罗老
幸福就是一碗浆
我的恩师
双泪落尊前
我的叔叔/猫
家乡味
后记
展开全部

节选

古城寿昌 我们乡下人很直观,直接把寿昌城里叫作街上。小时候,我*爱跟着父亲到“街上”去玩。每年的农历二月初十,是寿昌城里的庙会,我们都说去赶“二月十”。那几天,城里的每个角落都是人,非常热闹。那时我就在想,长大后,我一定要到“街上”来读书。但是直到现在,我也没到“街上”读过书。工作之后,我读了一些地方志,才知道近在身边的寿昌,原来是个非常有历史有故事的县城。 寿昌的前身叫新昌,是三国东吴大帝孙权于黄武四年(225)所设,当时的县城在今天的大同镇古城山一带。55年后,也就是晋太康元年(280),改名寿昌,寓永寿恒昌之意。309年后,也就是隋开皇九年(589),寿昌县并入新安县(县治在今淳安),公元607年,新安县更名为雉山县,寿昌也随之归雉山县管辖。唐神龙元年(705),寿昌从雉山县划出,县治设在郭邑里(现寿昌镇桂花村附近)。可是,在接下来的几十年中,县衙连遭火灾,县治不得不再次搬迁到一个叫白艾畈的地方。万历《严州府志》上说:“寿昌县城池旧治在郭邑里,屡火,徙县东仁丰乡之白艾里。”至于这个白艾畈(白艾里)到底在哪里,历来众说纷纭。有人说在七里岗下的刘家,有人说在现在寿昌镇东门外。我的老家更楼,旧时就叫仁丰,所以,我一直以为,旧志上说的“县东仁丰乡之白艾里”,指的就是更楼,因为直到现在,更楼还有一个叫白艾坞的小村。如果我的推断没错的话,那么我们的祖上也曾经住在“街上”。 志书还说,唐至德年间(756-758),寿昌县治迁到万松山南麓(现寿昌镇政府所在地)。从此之后的一千多年间,就一直没再迁过,直到1958年11月21日,寿昌县与建德县合并,寿昌才结束了她作为县城的历史。 万松山西起周溪东岸的小卜家蓬,东至东门外的青龙头,长不过六里,高不过几十米,严格地说,还不能算作山,只能算是一座山丘。它的北面也有几列山丘,因与万松山相垂直,故名横山。万松山虽然不大,也不高,只因做了寿昌县的北屏,它的地位就直线上升,历代县令也非常重视对它的保护,山上的树木(以枫树和松树为主)不断增多,万松山之名也因之而来。翻开历代志书、文献,对万松山的描写比比皆是。“松枫苍翠,掩映通达”(《严州府志》),“山皆松木,苍翠掩映”(《寿昌县志》),“万松山上山势雄,万松山下灵秀钟”(民国寿昌县长陈焕《寿昌行》),在现在的寿昌镇政府大院(又名万松园)内,还有几株古樟,其枝干遒劲如苍龙,树冠高大如巨伞,这些古樟也不知是哪朝哪代所栽。 万松山延伸到东面,山势忽然向上隆起,然后向南一拐,结束在寿昌江边,这一隆一拐,形成了一个酷似龙头的山包,所以,这个山包又叫青龙头。清朝有个叫童文奎的南昌人游青龙山,写过一首《青龙山凉亭》的诗,诗是这样写的:“青龙此处是龙头,好景都从一望收。石径盘旋通古道,稻田回护抱溪流。平芜日落千峰螟,老树风摇万壑秋。寄语路旁来往客,征尘权作小勾留。”青龙山凉亭是元至元年间的寿昌县知县王子玉倡建的。不知什么时候,龙首亭倒了。和龙首亭差不多时候倒下的还有东门外的其他几座凉亭,一座叫作圣水亭,它在东岳行祠的边上,也是元至元年间由知县王子玉倡建的。另一座叫去思亭,在东门外。元至正年间,由县主簿海鲁丁倡建。 青龙山上除了凉亭,还有古塔。*早在山上建塔的是明嘉靖年间的县尹陈元和孙仲弼,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县令陈学孔认为,在青龙山上建塔镇住了龙首,于寿昌不利,所以古塔被拆去。乾隆九年(1744),县令王兆曾在原塔基上建魁星阁,以培植寿昌的文运。 青龙山下还有一个奇特的水潭——青龙潭。相传潭中的水终年不清,是被龙尾搅的。但是,有冤情的人来到潭边伸冤,潭水就会变清,因此,青龙潭常常成为断案之地——这样的说法是真是假,无从考证,但至少说明了古时候老百姓伸冤的不易。 1982年,有人在青龙山下发现了大量的石镞、石锛,还有红陶、灰陶等,经相关部门鉴定,和城西的六山岩遗址一样,同属新石器时代遗物。这一发现,证明了寿昌在人类发展史上是个非常活跃的地方。 在寿昌城的建设史上,有一个人不得不提,他就是唐景福二年(893)任寿昌县令的戴筠。 P2-4

作者简介

沈伟富,浙江省杭州市建德市人。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浙江省散文学会会员,曾任建德市作家协会主席。著有《严州风俗》《行走寿昌江》《走读三江》《其地可居》《寿昌风物》《大同村坊记》《江清月近人》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