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上海鲁迅:鲁迅留学日本120周年总第94辑

上海鲁迅:鲁迅留学日本120周年总第94辑

1星价 ¥62.5 (7.1折)
2星价¥62.5 定价¥8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5203963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334
  • 出版时间:2022-10-01
  • 条形码:9787552039634 ; 978-7-5520-3963-4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上海鲁迅纪念馆定期刊物。本辑是纪念鲁迅留学120周年制作的特刊,包含了“纪念鲁迅留学120周年“专栏,邀请海内外学者考证鲁迅留日期间的思想、生活和作品,探讨鲁迅学习近代外国文化,又报效祖国的努力。本辑还包括常规专栏”鲁海漫谈“”鲁迅同时代人“”鲁迅作品研究“等等,均是对史料的重新梳理,运用现代视角进行解读,论出新意,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目前国内外*新*前沿的国内外鲁迅研究状况。

目录

目 录

鲁迅留学日本120周年

鲁迅留日和“立人”思想形成 乐融

“伍舍”同住人考——鲁迅留学后期生活史实 乔丽华

凝视自我的抒情瞬间——鲁迅“断发照”与《自题小像》新解 王路

《浙江潮》对鲁迅革命思想的影响 高方英

关于鲁迅五品顶戴的一些猜想 张阳

1903年鲁迅所发表的几篇作品 北海

鲁迅生平研究

论鲁迅的“影因”——以鲁迅与陕西的结缘为例 李继凯 孙旭

游走缝隙、突破困境及国民性言说——论鲁迅临终之际应对侵华问题的个性姿态 刘俊葳

鲁迅居住上海时期与亲友互赠食物考 杨琳

史料·辨证

《鲁迅家用菜谱》再研究 向敏艳

从“平面的‘画像’”到“立体的‘塑像’”:两代“启蒙者”的接力(下)——许幸之与《阿Q正传》的话剧改编 胡荣

福冈诚一写鲁迅的两篇文章 [日]福冈诚一 吴念圣 译注

鲁海漫谈

李何林提出“保卫鲁迅”的底气 张铁荣

鲁迅与古代人物版画精品 朱杰莉

周作人与1938年版《鲁迅全集》 北塔

父亲四十年前的旧稿 丁言昭

读书杂谈

史上*优单册鲁迅文选 董炳月

《屈正平学术精选集》书评两则 王吉鹏 宋凡

以近百年鲁迅图像史为背景谈郑建辉《大先生有约》的异质性 刘德胜

回忆、梦呓以及“真的神往的心”——评王吉鹏诗文选《家乡的水牛》 荆亚平

纪念

记忆中的小谷一郎先生 彭小燕

纪念两则 李浩

综述

未完成的再纪念——柔石研究综述 崔乃琳

日本学术界鲁迅研究:文献汇集与成果述要 刘岩来 顺琪

上海鲁迅纪念馆纪事和研究

基于理解观众的讲解——以“前哨——鲁迅居上海时期手稿展”为例 程欣

资料

日本无产阶级美术运动发展史的概观 [日]冈本唐贵 王建华译

编后

投稿须知


展开全部

节选

鲁迅居住上海时期与亲友互赠食物考 杨琳 上海,作为20世纪30年代的远东**都市、现代中国的文化中心,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不同领域不同专业的文化人士,汇集成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多元文化。1927年10月,鲁迅携许广平来到上海,以翻译者、写作者、编辑者自居。作为文化名人的鲁迅,常因筹办刊物、招待客人、人情往来等原因,与亲友互赠美食,这些馈赠往来频繁出现在鲁迅日记里。食物中蕴藏的烟火气、人情味,总让人亲切备至,从中又能一窥老上海的“生活趣味”。据统计,鲁迅居住上海时期的日记里,涉及亲友间互赠特产、零食、烟、酒、茶等记录,共约350处。本文将选择几样有代表性的家乡特产和进口美食作个考证。 难忘的家乡味道 鲁迅是浙江绍兴人,说到绍兴“味道”,少不了腌鱼、腊肉、酱鸭等这类腌制食品。许钦文、成慧贞、许寿裳以及鲁迅母亲、朱宅常常会寄送这些南北货。午钦文自杭来,赠酱肘子四包,菱四包。午后钦文来并赠兰花三株,酱鸭一只。上午蕴如持来成先生所送酱肉二筐、茶叶二合、酱鸭一只、豆豉一包。晚季巿来并赠天台山云雾茶及巧克力糖各二合,白鲞四片。这些绍兴风味的特产为鲁迅在上海的生活增添了一抹故乡的味道。鲁迅曾在致章廷谦信中写道:冬假中我大约未必动,研究之结果,自觉和灵峰之梅,并无感情,倒是和糟鸡酱鸭,颇表好感。 农家腌鱼腊肉多自制,这些腊味大都是冬季制品,在物力艰难的时光,可自吃,也可供应客人。一般农家使用盐渍腌肉法,将五花肉,连皮切成半寸阔之长条,每半斤盐加入硝三钱把肉用盐擦匀,腌渍一日捞起在热水内一浸,即挂起,晒一日后,用上好酱油加入汾酒或高粱及甜酱,擦匀肉处,晒至将干,再擦再晒,反复多次,晒干,用缸装起或包着挂起,在冬至前晒之为*佳。盐的作用能使肉质在数日以后,纤维收缩,变硬而缩小。加入硝石,用以保护五花肉天然新鲜的色泽,增加肉的赤色。糖能使肌肉纤维柔软并调味。如果加上少许小苏打,到夏天可免其腐败。在绍兴人的食谱中,仿佛没有不可以腌制的材料,鸡、鸭、香肠、肉、鱼干、排骨等,冬天太阳一出,齐刷刷把自家腌货晾出来,透出酱香味和暗红的颜色。 在这些腌制品中,鲁迅是很喜欢吃火腿的,又鲜又香而且油润。在鲁迅居住上海时期的日记中,赠送茶腿(优质火腿)的记录4处、与亲友互赠火腿的记录13处。当时的上海为中国火腿主要市场,火腿按其产地有南腿、北腿及云南腿之别。南腿产于浙江省,以金华火腿*著名,市面上称“金华火腿”或者“金腿”。实则浙省其他各地产腿业,大都甚发达,如兰溪、东阳、义乌、永康、浦江及武义,俱为产区。尤以东阳为*,如著名之蒋腿,即为其产品。云腿据谓产于云南之腾越,但川省所产者亦每混称为云腿。云腿较之南腿及北腿重大过之,每只约重十斤,色味俱胜。较之东阳之蒋腿,且高一筹,而江浙人民以其脂肪过多,不甚重之。鲁迅对于火腿的热爱,不仅能分清产地,更对烹饪方式有所要求。鲁迅在致许广平的信中,曾就抱怨过:“云南腿已经将近吃完,是很好的,肉多,油也足,可惜这里的做法千篇一律,总是蒸。听说明天要吃蒋腿了,但大约也还是蒸。”不仅自己热爱,还乐于将火腿向友人推荐,经常当作伴手礼馈赠亲友。 鲁迅说起绍兴的另一道特产,那就是干菜,是绍兴人饭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美味佳肴。在鲁迅与亲友的往来馈赠中,干菜亦是常客。朱稷臣赠鱼干一篓,笋干及干菜一篓,由三弟转交。蕴如来并持来朱宅所送糕干、烧饼、干菜、笋豆共两篓。下午明之来,并赠笋干、干菜各一包,茶油浸青鱼干一坛。鲁迅曾在回母亲的信中大赞干菜:“其中的干菜,非常好吃,孩子们都很爱吃,因为他们是从来没有吃过这样干菜的。”周作人曾在1949年回忆故乡的干菜,“乡下所制干菜,有白菜干油菜干倒督菜之分,外边则统称之为霉干菜,干菜本不霉而称之曰霉。”干菜是绍兴的特产,滋味远非其他素菜能及,受人青睐。制干菜的菜,以芥菜为*佳,芥菜又分大叶芥、细叶芥两种。大叶芥,俗称鸡冠芥,饱满,由其制作的干菜口感更胜细叶芥。鸡冠芥适宜整株制作,细叶芥则适宜细切后制作。菜长成收割后,在太阳底下曝晒,晒两日后可把菜堆聚起来,堆聚两三日,菜发热变黄,即洗净,洗后再晒,如若阳光强则晒一日即可细切。如果取整株的,就剥去外叶,切后再埋置在筐篓中,必须用力压实,使其发热三四天。取出用盐拌匀,放置在瓮中,六七天后取出晒干,颜色呈紫黑色。如果要制作梅干菜笋干,煮熟竹笋后,将其和未晒干的干菜搅匀后晾晒,晒干后鲜美无比,吃起来津津有味。绍兴人常常将干菜作为伴手礼赠送。“以亦菜作馈赠礼物,沪上近惟行之。越人乾多以此相馈赠。”干菜的制法很复杂,对天气的要求特别高,如果在需要曝晒的工序中,连遇阴雨天,即使可用火的高温来替代曝晒,但制作好的干菜则口味稍逊一筹。干菜制作工序之繁、客观要求之高,寄托了赠送者的浓浓思念。鲁迅居住上海期间,鲁迅母亲、朱家亲戚以及同乡邵铭之多次寄送干菜。蒸上一些腊味,配上干菜,温一壶黄酒,是绍兴游子们魂牵梦萦的味道。 新鲜的外来味道 1927年10月,鲁迅入住虹口后,因经常去内山书店购书而与内山完造相识。为了避免政治迫害和人事纷扰,鲁迅接待客人、书信往来,经常由内山书店代办或转办。许多日本友人,如山本初枝、山本实彦、增田涉、佐藤春夫等都是经内山完造介绍而与鲁迅相识的。1929年9月,鲁迅的儿子周海婴在福民医院出生,自幼体弱多病,1932年,经内山完造介绍,鲁迅结识了篠崎医院医生坪井芳治,为海婴治病;结识了须藤五百三,之后成为了自己唯一的主治医师,直到逝世。鲁迅居住上海期间,与日本友人交往密切,往来频繁,日记中提及的相互馈赠达135处之多。 鲁迅非常爱吃甜食,据和他亲近的人回忆,鲁迅的衣袋里不断装着糖果,随时嚼吃。除了吸烟、喝酒外,吃糖是鲁迅的另一大嗜好。这些与鲁迅交往密切的日本友人纷纷投其所好,经常赠送甜食给鲁迅。其中,*有日本特色的,就是日记中出现较频繁的“羊羹”(ようかん, Yōkan),富含琼脂、水分和糖分,是日本一种有名的茶点。周作人曾专门撰文介绍过:“‘羊羹’并不是羊肉什么做的羹,乃是一种净素的食品,系用小豆做成细馅,加糖精制而成,凝结成块,切作长物,所以实事求是,理应叫作‘豆沙糖’才是正办。”而这种豆沙糖在中国被叫作“羊肝饼”,在唐朝时期传入日本,这一时期正值日本茶道快速发展时期,茶点应运而生,误将“肝”写为“羹”字而得名。日本羊羹的原料限于豆类,纯粹的豆沙馅是传统口味,后来经改良开发,也加入了栗子、柿子口味的。 其实,鲁迅早在日本留学期间,就喜欢吃羊羹。周作人曾经回忆鲁迅在东京,“假如手头有钱,也要买点较好的吃食,本乡三丁目的藤村制的栗馒头与羊羹(豆沙糕)比较名贵,今川小路的风月堂的西洋点心,名字是说不出了。”爱吃羊羹,且是去本乡三丁目买的藤村制羊羹,引出了鲁迅与夏目漱石的一个共同爱好。 1906年12月,夏目漱石迁住至东京本乡区西片町十番地乙字七号。这处华美的住宅,“规模宏大,房间新洁而美丽,庭园之广,花木之繁,尤为可爱。西片町是有名的学者住宅区,几乎是家家博士,户户宏儒。”他在这里创作了小说《虞美人草》连载在《朝日新闻》上,读者无数,鲁迅便是其中之一。而后夏目漱石又一成名作《我是猫》发表后,声名日隆。贪心的房东欲涨房租,这让刚从东京大学辞职跳槽至朝日新闻社的夏目漱石顿感压力,一气之下搬离此处。大约半年后,五名清朝留学生周树人、周作人、许寿裳、钱均夫、朱谋宣租住于此,署名“伍舍”。鲁迅对夏目漱石一直是敬仰的,他曾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一文中就提到,*爱看的日本作者是夏目漱石和森鸥外。也许就是爱屋及乌,爱这个作家,也慢慢接近他的生活方式。夏目漱石长篇小说《我是猫》中有这样一段描写:“迷亭一边说着,一边将主人刚从藤村点心铺买来的羊羹大把大把地往嘴里塞。”小说里描写爱吃甜食却不易消化的人物,正是夏目漱石自己的写照。他的妻子曾在《怀念漱石》中提及,夏目因患肺结核、胃病,并不适宜吃甜食,所以她偷偷把家中的甜食藏起来,尤其是羊羹。可是,每次夏目回到家的**件事,就是翻箱倒柜搜甜食。而夏目漱石一直是东京大学附近本乡三丁目34号的“藤村羊羹”的头号“粉丝”。这是一家拥有400年历史的老字号,于昔日霸主丰臣秀吉时期命名,意为紫藤一样的乡村风味,几代经营下来,被誉为“江户名物”,成为佐茶的上品甜食。这位“粉丝”独爱藤村家那种紫出于蓝而胜于蓝的“藤色”,曾在小说《草枕》中写道:在所有糕饼中,我*爱羊羹。即使并不想吃,光是那表面的光滑、致密,且呈半透明受光的模样,怎么看都称得上是一件美术品。尤其是泛蓝的熬炼方式,犹如玉和寿山石的混种,令人感到十分舒服。不仅如此,盛在青瓷皿中的蓝色羊羹,宛如方从青瓷皿中出生一般的光滑匀润,教人不禁想伸手抚摸。西点中绝无能带给人如此快感的。奶油的颜色尽管柔和,却有着沉重感,果冻有如宝石一般,却轻颤颤不若羊羹的重量感,至于白砂糖及牛奶制成的五层蛋糕,可就更不像话了。夏目漱石对羊羹的真爱,鲁迅应该是体会到了。虽然鲁迅并没有在之后的日记中,对羊羹有更多的介绍和对在日本食羊羹的回忆,但鲁迅即便胃不好、牙不好,仍对友人赠送的羊羹“来者不拒”,从中我们或许能体会一二了。

作者简介

上海鲁迅纪念馆坐落于上海市虹口区,是1949年后**个人物性纪念馆,也是1949年成立后**个名人纪念馆,同时管理鲁迅墓,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