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213105210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307
  • 出版时间:2022-05-01
  • 条形码:9787213105210 ; 978-7-213-10521-0

本书特色

城市化快速发展之后,如何解决社区治理的抵近式服务问题,实现社治有所理?老龄化社会形态显露之后,如何整合社会资源、开启融入性服务,达到年寿有所养?农村人口转型为城市人口之后,如何解决人口素质与服务业态双向提升,实现创业、择业各有所从?什么是有尊严的劳动?什么是新型平等的客服关系?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劳动力市场?……三替的实践成了教科书式的案例。本书展现三替集团“先富带后富”,增强欠发达地区内生动力,助力共同富裕!

内容简介

从1992年起就开始深耕家政服务行业的三替集团,见证并参与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家政服务行业的发展,是家政行业的领军者之一。 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主战场,也一直有三替集团董事长陶晓莺和三替人的身影。 三替集团以其30年的实际行动,把爱带到千家万户,展现新作为,彰显新担当,始终行进在实现共同富裕的征程中。 本书记录了三替的发展轨迹,蕴含着三替的价值追求,内容生动翔实,富有可读性。 本书对了解改革开放以来家政业的发展历程,对新时代年轻人的创业就业,也很有参阅价值。

目录

引子 一壶冰心
**章 亘古热肠
万家灯火
搬出一个新生活
尘埃深处
更清新的风
管道“医生”
第二章 *暖呵护
照进心灵的阳光
养护“花苞”
特别的爱
左右手
仿若家人
夕阳暖照
第三章 智慧时代
走向辽阔
一缕暖心的电波
服务代码
设计一个全新家
未来“慧生活”
第四章 家国担当
大爱无疆
家政人的新学堂
师者,传道授业
明日芳华
一夜风吹遍地春
尾声 共同富裕
后记
展开全部

节选

引子 一壶冰心 那是2006年的事了。 那件事虽然早已融化在了三替集团董事长陶晓莺温暖的笑容里,却像树一样,深深扎根于汲长洋的心灵深处,奋力生长,迎接阳光、雨露,向上、向善。 故事发生在夏天。 “陶——陶总——我——我——”那天下午5点左右,汲长洋不安地给陶晓莺打来电话。 陶晓莺意识到情况不对,立即安慰汲长洋说:“不急,小汲,慢慢说。” “陶总,我刚接到家里电话,我姐没了。”汲长洋说。 汲长洋来自山东临沂。那里不仅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更是一片神圣的土地、一片红色的沃土。革命战争年代,沂蒙人民为了建立新中国,不怕牺牲,留下了彪炳千秋的英雄事迹。而现在,那里的群众依然保持着民风朴实、勤劳勇敢的本色。由于家境贫寒,1992年,18岁的汲长洋跟着一个在杭州做苹果生意的亲戚来到了杭州,走进了刚刚起步的三替集团,成了一名水电工。而他的姐姐,则一直在老家做着接触化工原料的体力活,可能是长期接触有毒的化工原料,后来得了怪病,再后来病人膏肓。 “小汲,你一定要稳住情绪,节哀!”陶晓莺说。 “陶总,我本来不想打扰您的。”汲长洋忐忑地说,“我刚到汽车站,但今天从杭州到临沂的长途车没有了。” “小汲,你赶紧回家收拾行李,在家等着就是,我马上安排车,送你回山东。”陶晓莺立即说道。 不到半个小时,车就来到了汲长洋居住的楼下。让他没想到的是,陶晓莺派出的是自己的专车和驾驶员。更让他没想到的是,刚一上路,驾驶员就跟他说,陶总说了,要全程保障他的用车,等他把家里的丧事办好后,再一起回来。 一个星期后,带着悲伤、感恩、不安情绪的汲长洋回到杭州。他回到杭州的**件事,就是向陶晓莺表达自己深深的谢意,并掏出2000多元作为油费和过路费。陶晓莺微笑着推手,说道:“这个钱我不能收,这些都是小事,更何况我们是朝夕相处的同事呢。” 向我们讲述这段往事时,汲长洋眼里泛起了泪花。 他情不自禁地回忆起陶晓莺当年面试他的情景。那是1992年11月的一天,懵懵懂懂的他,在文一路11路公交车的翠苑总站下车后,看到正对面的一家门店挂着一个招聘水电工的广告。于是,他推门而人。面试他的,正是陶晓莺。看着瘦瘦的汲长洋,陶晓莺问,小伙子是哪里人。汲长洋用一口山东话回答说,山东临沂的。陶晓莺问,以前干过水电没有?汲长洋说,没干过,但从小就喜欢捣鼓这些,在临沂的一个厂里干过维修。陶晓莺说,那先试一下,感觉一下,如果能干,就留下来干。于是,他跟着老师傅一起走千家串万户,这一走,就是30年。 汲长洋说,虽然如今三替已经从当年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发展成全国文明单位、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商业服务名牌、全国现代服务业的先进典型。“陶妈妈”(三替集团员工背后都称陶晓莺为“陶妈妈”)也从当年的小经理变成了拥有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等诸多荣誉与光环的集团董事长,但30年来,不论是晴天,还是刮风下雨,“陶妈妈”对事业的追求、对员工的关心始终如一。她脸上的笑容,她那颗温暖如春的心,也从来没有改变。“陶妈妈”的心永远是那样的晶莹剔透、纯洁无瑕。 30年来,汲长洋有太多的记忆和感动。 1994年秋的一天,汲长洋骑着自行车,拉着公司刚刚采购的新式设备,来到解放路的一个宾馆疏通管道。需要疏通管道的房间在二楼,他打算先上楼看看堵在哪里,查清情况后,再下楼取设备。考虑到需花费的时间不长,他就把自行车和设备放在了宾馆门口。几分钟后,当他下来取设备时,设备和自行车竟都没了踪影。他一下子变得不知所措起来,慌慌张张地问保安看没看到他的自行车。保安虽然同情,但也只摇头说不知道。汲长洋想,可能是被小偷偷了。他还想,时间不长,小偷应该没走多远。于是,他发疯似的在附近跑着、找着,跑得大汗淋漓,但自行车和设备依然不见踪影。他知道,疏通管道的新式设备大概值2000元,自行车约400元。而当时,他的月工资还不到400元。 P1-3

作者简介

纪红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理事,中国报告文学学会青年创作委员会副主任,湖南省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文学创作一级。已出版《中国御林军》、《明朝抗倭二百年》、《不孕不育者调查》、《见证:中国乡村红色群落传奇》(合著)、《马桑树儿搭灯台——湘西北红色传奇》等长篇报告文学十余部,在《中国作家》、《当代》等发表《哑巴红军传奇》、《人民的记忆》、《走向崇高》、《不朽残碑》等长中短篇报告文学百余万字。获解放军文艺奖、《中国作家》鄂尔多斯文学奖、“希望杯”中国文学创作新人奖、湖南省“五个一工程”奖、湖南省青年文学奖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