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绿色低碳发展路径研究-(——以上海为例)

绿色低碳发展路径研究-(——以上海为例)

1星价 ¥42.5 (7.2折)
2星价¥42.5 定价¥59.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271013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166
  • 出版时间:2022-12-01
  • 条形码:9787522710136 ; 978-7-5227-1013-6

内容简介

  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中国提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战略目标。本报告以中国经济与环境发展的标杆城市——上海为例,通过评估绿色低碳发展现状,明确能源结构调整、技术创新发展等核心因素对绿色低碳发展的影响,深入分析工业、交通、建筑等重点领域碳减排潜力和路径,为超大城市推动绿色低碳转型、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提供借鉴。

目录

一 上海绿色低碳发展现状评估和比较
(一)上海碳排放的总量及行业结构的变化趋势
(二)上海总体碳排放强度和行业碳排放的变化趋势
(三)上海污染物减排水平的变化趋势
(四)上海碳排放、污染物减排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脱钩分析
(五)上海与国内外主要城市绿色低碳发展的水平比较

二 能源结构调整和能效提升对上海绿色低碳发展的影响
(一)能源系统减排是绿色低碳发展的关键
(二)上海能源结构与二氧化碳排放现状与特点
(三)上海能源结构调整的思考与现实认识
(四)上海能源结构调整方向与优化路径

三 技术创新对上海绿色低碳发展的影响
(一)上海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发展背景与基础条件
(二)上海绿色低碳技术基本情况
(三)上海“双碳”目标下重要低碳技术的突破与发展方向
(四)上海技术创新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的实现路径

四 上海工业部门碳减排潜力及实现路径分析
(一)上海工业部门发展与碳排放现状
(二)“双碳”目标下上海工业部门的发展定位及碳减排潜力分析
(三)“双碳”目标下上海工业部门碳减排的路径

五 上海城市交通碳减排潜力及实现路径分析
(一)上海城市交通结构现状
(二)上海城市交通碳排放现状
(三)上海城市交通碳减排存在的问题
(四)上海城市交通碳减排潜力分析
(五)上海城市交通碳减排实现路径

六 上海建筑碳减排潜力及实现路径分析
(一)世界典型城市建筑部门碳减排经验分析
(二)上海建筑碳减排现状及问题分析
(三)上海建筑碳减排潜力分析
(四)上海建筑碳减排实现路径

七 促进上海实现“双碳”目标的绿色低碳发展政策体系
(一)以电力清洁化为重点,大力推动能源结构优化确保能源供应安全
(二)正确认识和处理三大问题,更好发挥技术创新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作用
(三)着力统筹处理四大关系,推动工业部门为实现“双碳”目标作出更大贡献
(四)以推动交通电力化转型为重点,加快建设低碳交通体系
(五)创新发挥社区和居民在低碳转型中的作用,推动建筑领域绿色低碳发展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史丹,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入选中共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万人计划、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中国工业经济》《经济管理》《China Economist》主编,国家能源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工业经济学会理事长兼副会长。主要研究领域为产业与能源经济,绿色低碳发展等,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信部、国家能源局等部委和省市委托课题百余项,在《经济研究》《管理世界》《中国工业经济》等刊物公开发表各类文章150多篇,撰写专著30余部,获得国家、省部级学术奖励30余项。    李鹏飞,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产业经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等学术课题多项,发表论文50多篇。学术成果荣获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对策信息对策研究类特等奖、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国家能源局软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第九届钱学森城市学金奖提名等奖项。入选中宣部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