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熹晚年礼学思想研究——以《仪礼经传通解》为中心的考察

朱熹晚年礼学思想研究——以《仪礼经传通解》为中心的考察

1星价 ¥63.8 (7.5折)
2星价¥63.8 定价¥85.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00215152
  • 装帧:70g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448
  • 出版时间:2022-11-01
  • 条形码:9787100215152 ; 978-7-100-21515-2

内容简介

《仪礼经传通解》是朱子晚年倾注巨大心血编撰的一部礼学巨著,既体现了朱子体大思精的礼学架构,又表现了与他中年不尽一致的学风。庆元以后,朱子学风渐向“汉儒之学”转变,这种在整理礼学文献时所发展出的接近于清儒朴学的学术方法,表明考据学本为朱子学所具足,这正是晚明至清考据学风兴起的一个内生来源。

目录

**章 导论

第二章 《仪礼经传通解》的纂修
**节 《仪礼经传通解》的主要内容
第二节 朱熹纂修《仪礼经传通解》的过程
第三节 朱门弟子在纂修中发挥的作用

第三章 《仪礼经传通解》的版本及流布
**节 《仪礼经传通解》宋刻诸本
第二节 宋以后《仪礼经传通解》诸版本
第三节 《仪礼经传通解》在宋代礼学中的位置
第四节 《仪礼经传通解》在东亚的流布
第五节 《仪礼经传通解》的校勘价值举隅

第四章 《仪礼经传通解》对三礼注疏的吸收与修正
**节 尝试以“例”贯通三礼
第二节 补充或申发注疏
第三节 纠驳三礼郑注
第四节 商榷三礼唐疏
第五节 不从注疏而另创新解

第五章 《仪礼经传通解》所见朱熹的解经策略
**节 不薄今人爱古人:参考唐宋诸贤观点
第二节 详校异同:朱熹的校勘学
第三节 阙而存疑:朱熹的考据理念
第四节 朱熹的训诂方法
第五节 黄榦对朱熹解经理念的继承

第六章 《仪礼经传通解》在经学史上的地位及影响
**节 重审朱熹晚年的“考据学转向”
第二节 《仪礼经传通解》体例对后世的影响
第三节 《仪礼经传通解》影响下的清代礼学
第四节 《仪礼经传通解》存在的不足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李少鹏,吉林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为北华大学东亚历史与文献研究中心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历史文献学(经学文献)、近代东亚思想。在《图书馆杂志》《孔子研究》《中国边疆史地研究》《古籍整理研究学刊》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