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创新生态系统——理论、战略与实践

创新生态系统——理论、战略与实践

1星价 ¥89.7 (6.5折)
2星价¥89.7 定价¥13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308269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328
  • 出版时间:2022-10-01
  • 条形码:9787513082693 ; 978-7-5130-8269-3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企业界管理人士,创新领域相关研究人员。本书作者柳卸林教授,创新管理与创新政策领域知名专家。在领域内具有较大的影响力。 本书建立了一个理解创新生态系统的新框架,并从多个维度分析创新生态系统的内涵及其理论和现实意义。本书既包含理论知识,又富有战略与实践价值,为中国学者进一步探索创新管理研究提供指引,也为企业实践者与政策研究者提供借鉴意义。

内容简介

创新生态系统作为一个创新及战略新范式,是全球创新和战略管理领域兴起的一个学术热点。本书系统地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分析了创新生态系统的内涵,建立了一个理解创新生态系统的新框架,并深入分析了宏观层面的国家和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中观层面的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和微观层面的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结构及其与竞争力的关系等。本书可以作为创新生态系统管理领域的教材,也可以作为企业创新管理实践的参考资料。

目录

理论篇 / 001
第1章 创新管理研究的新范式——创新生态系统管理003
1.1 引言 / 003
1.2 创新生态系统管理范式的兴起 / 005
1.3 什么是创新生态系统 / 008
1.4 创新生态系统的运行 / 010
1.5 不同类型的创新生态系统 / 017
1.6 讨论与展望 / 019
第2章 创新生态系统——推动创新发展的第四种力量027
2.1 引言 / 027
2.2 四种不同类型的创新驱动力机制 / 028
2.3 创新生态系统作为第四类创新驱动力机制 / 035
2.4 结语 / 039
宏观篇 / 047
第3章 工业革命的基因与创新生态体系的演化049
3.1 引言 / 049
3.2 国家创新生态体系的要素与基因 / 051
3.3 工业革命研究回顾及国家创新生态体系 / 054
3.4 三次工业革命与国家创新生态体系的演变 / 057
3.5 国家创新生态体系的演化与工业革命的兴替 / 064
3.6 结语 / 067
第4章 从创新生态系统看中国如何建成世界科技强国073
4.1 引言 / 073
4.2 中国作为世界科技大国的崛起 / 076
4.3 从科技创新生态系统看世界科技强国的演变 / 079
4.4 用创新生态系统解读世界科学中心的转移
以及日本的困境 / 086
4.5 只有深层体制创新,才能使中国成为世界科技强国 / 090
第5章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兴起与实践意义100
5.1 引言 / 100
5.2 从产业集聚到创新生态的理论演化 / 101
5.3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理论模型 / 108
5.4 成都创新网络与创新生态系统——一个案例 / 114
5.5 结语 / 117
中观篇 / 125
第6章 中国复杂产品系统的追赶路径研究——基于创新生态系统的视角127
6.1 引言 / 127
6.2 中国产业追赶的四条路径 / 128
6.3 基于创新生态系统分析中国复杂产品系统的
追赶路径 / 130
6.4 结论与展望 / 141
第7章 基于互补技术的追赶与跨越战略——以智能驾驶汽车为例145
7.1 引言 / 145
7.2 数字情景下的追赶与跨越 / 146
7.3 创新生态系统与追赶跨越 / 151
7.4 中国可以通过智能驾驶实现追赶跨越吗 / 155
7.5 结论与启示 / 165
第8章 从创新生态系统看关键核心技术组织研发模式170
8.1 引言 / 170
8.2 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的分类 / 173
8.3 关键核心技术组织方式与研发模式分析 / 175
8.4 结论与展望 / 185
微观篇 / 189
第9章 数字经济背景下企业跨界创新中的价值共创研究191
9.1 引言 / 191
9.2 理论分析 / 193
9.3 跨界创新下价值共创模型构建 / 197
9.4 跨界创新下价值共创微观机制 / 198
9.5 跨界创新下价值共创过程机制 / 206
9.6 结论与启示 / 207
第10章 创新生态系统战略对技术创业企业绩效的促进211
10.1 引言 / 211
10.2 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 / 213
10.3 研究样本与方法 / 223
10.4 实证检验结果与分析 / 226
10.5 结论与启示 / 233
10.6 局限与展望 / 236
第11章 客户异质性与稳定性对核心企业创新的影响243
11.1 引言 / 243
11.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245
11.3 研究设计 / 252
11.4 实证结果与分析 / 256
11.5 结论与启示 / 264
第12章 用户主导的重大工程创新生态系统的建构——以神华煤间接液化创新为例271
12.1 引言 / 271
12.2 理论回顾与分析 / 273
12.3 研究方法与数据 / 278
12.4 案例分析与发现 / 279
12.5 结论与展望 / 288
第13章 科研机构如何构建创新生态系统,实现突破性创新——以IMEC在集成电路领域创新实践为例293
13.1 引言 / 293
13.2 非营利性研究机构、创新生态系统与突破性创新 / 295
展开全部

节选

创新生态系统作为创新的新范式,来自摩尔等人的开创研究,借鉴了生物学的思想,它有四大特点。一是认为价值创造是创新的方向。这样,无论是产品创新、流程创新,还是商业模式创新,都是为了给客户创造更大的价值。二是主张企业创新是一个集体活动的结果,其中供应商、互补者、大学和中间组织,都成为创新的利益相关者。三是认为核心企业应成为生态的领导者和协调者,通过一种间于政府与市场的力量来领导创新生态系统,并不断进化。四是创新不再是零和博弈的结果,因为基于完全竞争的商业行为,会导致企业没有能力进行面向下一代产品的创新活动。因此,企业只有通过以生态的方式进行联合合作,才能摆脱市场恶性竞争的困境,保持创新的持续循环。 我们赞同摩尔的观点,创新生态系统作为一个创新及战略新范式,会对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的创新和管理学研究进行深刻的重组。这是一个会产生重大管理学新理论的好机会。这一研究对中国学者也是一个难得的机遇:如果说在创新系统的研究中我们是一个追赶者,那么在创新生态系统的发展中,无论是学术界还是企业界,我们处于与美国同行并跑的位置。

作者简介

柳卸林教授,创新管理与创新政策领域知名专家。浙江衢州人,1957年9月25日生。中国科学院大学管理学院二级长聘教授,现任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创新与创业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副理事长。《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杂志主编。北京大学学士(1982),中国科学院硕士(1985),清华大学博士(1994)。直接参与了科技部有关科技发展战略和规划、创新政策制定的许多工作,对国家创新体系、知识经济研究的展开做出了开创性的重要贡献。曾获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2001)、中国科学院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08)、教育部社会科学二等奖(2015)、首届中国技术经济学会技术经济奖杰出贡献奖(2015)、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杰出贡献奖(2018),以及成思危优秀科研成果奖(2016)。截至2021年,在Research Policy、Technovation、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等国际权威学术期刊共发表SCI和SSCI论文22篇,出版英文著作7部,发表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60篇,完成中文著作和报告40部,主编出版了国内外知名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