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理因子治疗技术

物理因子治疗技术

1星价 ¥47.1 (7.5折)
2星价¥47.1 定价¥62.8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03073765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216
  • 出版时间:2022-12-01
  • 条形码:9787030737656 ; 978-7-03-073765-6

内容简介

本文主要讲述了康复治疗学中的物理因子治疗技术。物理因子治疗是应用天然或人工物理因子的物理能,通过神经、体液、内分泌等生理调节机制作用于人体,以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方法,是康复治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讲述物理因子治疗技术物理因子治疗技术总论、直流电疗法、低频电疗法、中频电疗法、高频电疗法、光疗法、激光疗法、超声波疗法、磁疗法、传导热疗法、冷疗法与冷冻疗法、生物反馈疗法、冲击波疗法、压力疗法、水疗法、自然疗法等疗法的适应症、禁忌症、注意事项和具体应用。

目录

目录
第1章总论1
第1节概述1
第2节物理因子治疗的基本原理2
第3节物理因子的治疗处方5
第4节物理因子治疗技术的发展
简史及发展前景8
第2章直流电疗法11
第1节常规直流电疗法11
第2节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疗法16
第3章低频电疗法21
第1节概述21
第2节功能性电刺激疗法23
第3节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26
第4节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29
第5节高压低频电疗法31
第6节感应电疗法32
第7节间动电疗法34
第8节超刺激电疗法36
第9节电睡眠疗法37
第10节直角脉冲脊髓通电疗法38
第4章中频电疗法42
第1节概述42
第2节音频电疗法44
第3节超音频电疗法47
第4节调制中频电疗法48
第5节干扰电疗法51
第6节音乐电疗法55
第7节波动电疗法57
第5章高频电疗法60
第1节概述60
第2节短波疗法64
第3节超短波疗法67
第4节微波疗法70
第5节达松伐电疗法74
第6章光疗法78
第1节概述78
第2节红外线疗法80
第3节可见光疗法83
第4节紫外线疗法85
第5节激光疗法92
第7章超声波疗法97
第1节概述97
第2节治疗原理与作用100
第3节治疗技术103
第4节临床应用108
第8章磁场疗法111
第1节概述111
第2节治疗原理与作用114
第3节治疗技术117
第4节临床应用123
第5节经颅磁刺激技术123
第9章传导热疗法128
第1节概述128
第2节石蜡疗法130
第3节湿热袋敷疗法134
第4节中药熏蒸疗法135
第5节泥疗法136
第6节热气流疗法138
第10章冷疗法与冷冻疗法142
第1节冷疗法142
第2节冷冻疗法145
第11章生物反馈疗法150
第1节概述150
第2节治疗原理与作用151
第3节治疗技术152
第4节临床应用158
第12章冲击波疗法160
第1节概述160
第2节治疗原理与作用161
第3节治疗技术162
第4节临床应用165
第13章压力疗法168
第1节概述168
第2节正压疗法169
第3节负压疗法172
第4节正负压疗法173
第5节体外反搏疗法174
第14章水疗法177
第1节概述177
第2节治疗原理与作用178
第3节治疗技术181
第4节临床应用186
第15章自然疗法190
第1节概述190
第2节治疗原理与作用190
第3节治疗技术192
第4节临床应用195
实训198
实训1低频电疗法198
实训2中频电疗法200
实训3光疗法203
主要参考文献208
自测题参考答案209
展开全部

节选

第1章总论   第1节概述   一、概念   物理因子治疗技术简称理疗,是物理治疗中一个重要分支,是指应用电、光、声、磁、冷、热、水、力等物理因子对疾病进行预防、治疗和康复的方法,包括电疗、光疗、声疗、磁疗等。   二、物理因子治疗分类     在现代医学中,应用于康复治疗和临床治疗的物理因子种类繁多,现将本书即将学习的疗法分类整理为表1-1,以便大家了解。   第2节物理因子治疗的基本原理   一、对人体作用的特点   物理因子对人体的作用具有共同性和特异性。   (一)共同性   物理因子对人体作用的共同性主要表现在物理因子作用于人体后所产生的生理学作用和治疗作用。   1.生理学作用如通过改变体内某些物质(如蛋白质、水等)的分子结构,从而调节酶的活性、生物学高活性物质的含量、物质代谢、血液和淋巴液循环、多种组织的通透性和温度、神经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的功能等。   2.治疗作用如改善神经内分泌信息控制系统功能障碍,改善组织器官的血液循环和营养状况,提高药物向组织器官渗透,促进组织修复和再生,提高局部或全身的抵抗力,发挥药物镇痛、抗炎、消肿、缓解痉挛、脱敏等作用。   (二)特异性   物理因子对人体作用的特异性是由于不同物理因子可以选择性地作用于不同细胞、组织和器官,各种组织细胞对不同物理因子的感受性也存在差异。因此,不同物理因子作用于机体后,引起共同性效应的同时,还能引起特异性效应,包括组织形态学变化、体液因子变化、超微结构功能形态变化、组织器官功能变化以及物质代谢变化等。但其特异性效应只有在使用小剂量治疗的条件下方表现*显著,随着治疗剂量的增大,由于分子的布朗运动(热运动)可掩盖其特异性作用效应。例如,小剂量超短波有显著增强机体防卫功能的作用,而大剂量超短波则有抑制作用。   二、主要的治疗作用   (一)抗炎   因各种病因引起的皮肤、黏膜、肌肉、关节,乃至内脏器官的急、慢性感染,都是物理因子治疗的适应证,只要治疗方法得当,均可取得预期疗效。临床研究认为,某些物理因子除了具有直接杀灭病原体作用之外(如紫外线),还有改善微循环、加速致炎物质排出和增强免疫力等作用。   1.慢性感染具有温热效应的物理因子疗法,包括高频电疗法、红外线疗法、红光疗法、传导热疗法、超声波疗法、水疗法以及磁场疗法等,对于亚急性和慢性期的感染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低中频电疗法治疗时产生的肌泵效应和微弱的热作用,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组织代谢,促使排出,对于慢性期的感染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半导体激光疗法具有广泛的、非特异性的抗炎作用,常用于急、慢性感染的治疗。   2.急性感染短波紫外线具有直接的杀菌作用,常作为表浅急性化脓性感染灶的首选治疗方法;应用中心重叠照射法进行大剂量的紫外线照射,可促进创面脓性分泌物脱落,常用于严重的创面感染;高频电疗法的非热效应,可促进急性炎症的消散和逆转。   (二)杀菌   主要采用紫外线进行杀菌治疗。杀菌效力*强的光谱为254~257nm,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炭疽杆菌、溶血性链球菌等均有杀灭作用。紫外线杀菌机制主要是引起DNA两个胸腺嘧啶单体聚合成胸腺嘧啶二聚体,使致病菌失去正常代谢、生长、繁殖能力,导致死亡。   (三)镇痛   疼痛是一个极为复杂的问题,既是一种物质现象,又是一种精神现象。损伤、炎症、缺血、痉挛、肌力不平衡、反射乃至精神因素均可引起疼痛。应用物理因子镇痛,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综合分析,既需弄清病因,也要选择正确的物理因子、采用正确的方法和剂量。   (1)对于炎症性疼痛,应以抗炎治疗为主,如半导体激光照射、紫外线照射等。   (2)对于缺血性和痉挛性疼痛,应以改善缺血状态、缓解局部痉挛为主,宜选用水疗法和各种温热疗法。   (3)对于神经痛、神经炎,临床上多选用低、中频电疗法,以其产生的麻颤感干扰痛觉的传导,关闭疼痛“闸门”,激发镇痛物质的释放,或应用直流电导入麻醉药物,以阻断痛觉冲动传入中枢神经。   (4)对于肌腱损伤等肌肉骨骼系统运动损伤所致的慢性疼痛,多采用超声波或体外冲击波等物理因子治疗方法。   (四)镇静与催眠   具有镇静、催眠作用的物理因子疗法有电睡眠疗法、镇静性电离子导入疗法、颈交感神经节超短波疗法、静电疗法、磁场疗法、温水浴等,这些疗法均能增强大脑皮质扩散性抑制,解除全身紧张状态,因而产生明显的镇静和催眠效果。   (五)兴奋神经肌肉   应用各种技术参数的低、中频电流,如间动电流、干扰电流、调制中频电流,可导致细胞膜离子通透性和膜电位变化,形成动作电位引发兴奋,引起肌肉收缩反应,具有明显兴奋神经肌肉的效果。可用于治疗周围神经麻痹及肌肉萎缩,或用于增强肌力。   (1)10Hz以下的低频脉冲电流具有兴奋神经肌肉、引起单次肌肉收缩的作用;20~50Hz的低频脉冲电流可引起不完全强直性和完全强直性肌肉收缩,常用于神经损伤后促进残余肌力的恢复及预防和逆转失用性肌萎缩等治疗。   (2)感应电疗法或达松伐电疗法(共鸣火花疗法)常用于感觉障碍的治疗。   (六)缓解痉挛   物理因子缓解痉挛的作用机制主要在于热能降低肌梭中传出神经纤维兴奋性,使牵张反射减弱和肌张力下降。   1.痉挛肌肉电刺激疗法应用低频脉冲电流刺激痉挛肌的拮抗肌,引起拮抗肌收缩;或对痉挛肌进行强刺激,引起痉挛肌强直收缩而诱发抑制;或对一组痉挛肌及其拮抗肌进行先后刺激,通过肌梭和腱器官的反射,诱发交互抑制以缓解肌痉挛,该方法称为痉挛肌肉电刺激疗法。   2.物理因子温热效应短波、超短波和微波疗法可作用于深部组织;石蜡疗法、湿热敷疗法、太阳灯和红外线疗法可用于浅表位置;热水浴、日光浴疗法可用于全身治疗,其中对于脑损伤或脊髓损伤后的偏瘫、截瘫等痉挛患者,优先选择水中浸浴治疗或水中训练,以缓解大面积的痉挛。   (七)软化瘢痕、消散粘连   石蜡疗法、磁疗法、超声波疗法、冲击波疗法、干扰电疗法、直流电碘离子导入疗法等,可以改变结缔组织弹性,增加其延展性,常用于治疗术后瘢痕和组织粘连,常与牵伸等运动疗法相结合,用于维持和扩大关节活动度。温水浸浴等治疗的温热作用可增大肌腱、韧带、关节囊等组织延展性,促进关节功能恢复。如在浸浴时能进行主动或被动运动,则对肌肉、关节和神经系统疾患的治疗效果更好。   (八)加速组织再生与修复   半导体激光常被用于促进创面愈合,对于压疮、糖尿病足等具有较好的疗效;小剂量的紫外线照射,可控制伤口感染并刺激肉芽组织生长,加速上皮和创口愈合过程;当创面无渗出或渗出较少时,小剂量的高频电疗法可促进组织生长及创面愈合;超声波具有骨膜加热效应,即在软组织与骨的交界处产生局部加热效应,常用于促进韧带、肌腱和关节囊等软组织的愈合;锌离子导入和共鸣火花疗法可有效促进下肢静脉曲张形成的溃疡性病变的愈合。   (九)加速骨痂形成   弱直流电阴极、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超声波疗法、放散式体外冲击波疗法、干扰电疗法和脉冲磁场疗法,均能促进骨质生长,加速骨折愈合。   (十)增强人体免疫   紫外线、红外线、磁场等物理因子具有增强和调节人体免疫的作用,部分物理因子或影响细胞免疫,或促进体液免疫,或者同时影响两者。   三、对人体的作用方式   物理因子对人体的作用方式可分为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   (一)直接作用   直接作用是指物理因子直接引起局部组织的生物物理和生物化学信号的变化。物理因子作用于机体局部时,可引起治疗部位局部组织的物理、生理学改变,包括组织形态、局部温度、离子移动、自由基形成、组织酸碱度、生物酶活性等多方面变化,从而产生多种治疗效应。例如,蓝紫光疗法引起光化学效应;高频电疗法引起以温热效应为主的反应。   (二)间接作用   间接作用是指物理因子作用于人体后,通过神经体液内分泌调节的共同参与,包括穴位、经络,以及一系列的理化变化而发挥作用。   1.神经反射调节是物理因子对人体产生治疗作用的主要机制。物理因子治疗时,如声、光、磁、热等物理能量,可刺激内、外感受器,冲动经传入神经纤维、神经中枢不同部位和传出神经纤维,发生全身性反射、节段反射及轴突反射而产生效应。例如,根据皮肤-内脏反射原理,使物理因子作用于某一皮节的体表分布区,对局部感受器产生刺激,神经冲动经体表感觉神经纤维进入脊髓特定节段,再经由同一脊髓节段的内脏传出神经到达特定的器官,可引起与皮节相关联的内脏的反应,改变该内脏的功能状态。物理因子对疼痛的干预治疗也与神经系统调节机制有关。   2.体液内分泌调节物理因子可引起体内某些体液成分的变化,尤其是产生激素类等生物活性物质,再通过体液交换、血液循环等途径,流至远隔部位或靶器官,从而产生全身性的治疗作用。例如,超短波作用于垂体部位,可使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多;各类低、中频脉冲电流引起肌肉收缩反应时,可产生三磷酸腺苷和乳酸,致使血管扩张、局部血液循环加强、水肿渗出消退、营养代谢改善,促进肌肉功能恢复;紫外线照射可刺激组织细胞释放组胺,使组胺酶增多,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受到刺激,释放前列腺素,形成非特异性炎症等一系列反应。   3.经络调节物理因子可通过经络、穴位等途径调节异常的、紊乱的人体功能,产生相应的治疗作用。现今越来越多的物理因子治疗设备配有小型的、适合于穴位治疗的小电极或者笔式电极等,可以直接作用于经络走行区或穴位上。   (三)影响物理因子治疗作用的因素   1.外因   (1)刺激的种类和性质不同的物理因子刺激产生的应答反应不同。每一种物理因子作用于机体后,其应答反应各有特征。   (2)刺激的剂量物理因子刺激的强度、频率等不同,其产生的应答反应也不一样。一般规律是小或中等剂量有兴奋、促进作用,大剂量起抑制作用,超大剂量则产生破坏、致死作用。并伴有量变到质变转化、发展过程。   (3)刺激的环境、时间和条件机体对物理因子的刺激引起的应答反应,也受条件反射和生物钟节律的影响。所以,如能在*佳的时间和环境下做治疗,其所产生的应答反应效果一般是*佳的治疗效果。   2.内因   (1)机体的状态研究证明心理精神因素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状态,疾病的性质、程度和病程以及个体体质的差异、反应的敏感性、用药情况等都对物理因子作用后的应答反应有重要的影响。   (2)刺激的部位同一种类、剂量的物理因子,如作用于机体的部位不同,其所产生的应答反应可能不同。   第3节物理因子的治疗处方   一、治疗处方的用途   (1)为治疗师提供物理因子治疗的具体治疗要求,保证医嘱的准确执行。   (2)为临床治疗和管理提供永久性的资料。   (3)为医师和治疗师遇到医疗纠纷时提供病历资料作为证据。   二、基本原则   (一)明确诊断   诊断是治疗的首要前提,康复治疗师在制订物理因子治疗处方前,必须根据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辅助检查等做出明确的诊断。明确诊断后,才能进行有计划、有目标的治疗,取得好的临床效果。医生应详细询问病史,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和必要的辅助检查,明确诊断后才能选择合适的物理因子治疗处方对患者进行治疗,选择物理因子治疗处方时注意要根据物理因子的理化特性、生物学效应、治疗作用及患者自身存在的禁忌证等因素综合考虑。对于不同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治疗师应有针对性地确定治疗计划,开具物理因子治疗处方。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