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30261245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348
- 出版时间:2022-10-01
- 条形码:9787302612452 ; 978-7-302-61245-2
本书特色
《混合教学研究与实践》为全面系统论述混合课程教学及院校混合教学改革的专著;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研究课题“混合教学的理论体系建构及实证研究”的成果; 遵循“学术研究、实践探索、政策建议”三位一体的研究思路,基于案例校和示范校,持续滚动地推进混合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内容简介
本书面向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领域,从课程、专业和学校三个层面阐述混合教学的基本理论与方 法,包括课程层面混合教学的内涵、构成要素及其之间的关系、混合课程的分类、混合课程教学设计 方法、混合学习效果评价方法;信息时代专业层面混合教学改革的着力点;学校层面系统推进混合教学 改革的核心要素及实施策略、效果评价方法;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及其发展的理论与方法等。本书研究 获得2018 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一般课题“混合教学的理论体系建构及实证研究”(课题批准号: BCA180084)的资助,同时也是过去20 年研究团队在国内外专家的支持下,与院校合作开展混合教学研 究与实践探索结果的系统总结。可供混合教学研究人员参考,也可为教师、专业负责人、学校管理者等 提供混合教学实施、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的实践指南与案例。
目录
**章混合教学基础/ 001
**节混合教学的缘起与发展/ 002
一、混合教学的缘起/ 002
二、混合教学发展的历史观/ 003
三、混合教学发展的技术观/ 005
第二节混合教学术语辨析与理论基础/ 008
一、相关概念与术语辨析/ 008
二、混合教学的理论基础/ 015
第三节混合教学研究综述/ 020
一、混合教学研究文献整体分析/ 020
二、混合教学研究的专题分析/ 026
第二章混合课程开发及资源建设/ 044
**节混合课程的基本特点/ 045
第二节混合课程开发模式/ 047
一、课程开发的典型模式/ 047
二、在线课程的开发模式/ 051
三、混合课程的开发模式/ 056
第三节混合课程的设计/ 059
hejxzw1-4.indd 7
2022.11.22 3:49:17 PM
混合教学研究与实践
一、确定混合课程的目标/ 059
二、选择混合课程的内容/ 063
三、组织混合课程的内容/ 065
第四节混合课程数字资源的建设与应用/ 068
一、多媒体课程资源的设计原理/ 068
二、混合课程数字资源的建设/ 075
三、开放教育资源的发展与应用/ 084
第五节混合课程的评价/ 089
一、课程评价的分析框架/ 090
二、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 094
三、课程的评价标准及指标/ 101
第三章混合教学设计与实施/ 110
**节混合教学的要素与环节/ 111
一、教学的要素111
二、混合教学的核心要素及其关系/ 113
三、混合教学的基本环节/ 116
第二节混合教学设计模型/ 119
一、教学设计模型概述/ 119
二、混合教学设计模型的内涵/ 127
第三节混合教学设计与课程构建/ 127
一、混合教学设计/ 128
二、混合课程在线部分构建/ 150
第四节混合教学的实施/ 176
一、混合课程的时间安排/ 176
二、混合教学环境的准备/ 178
VIII
hejxzw1-4.indd 8
2022.11.22 3:49:17 PM
目 录
三、混合学习支持服务/ 181
第五节混合教学的评价/ 183
一、学生学习参与情况评价/ 183
二、目标达成度评价/ 185
三、学生学习感受评价/ 186
四、基于学生在线学习行为的学习成绩动态评价/ 187
第四章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及其发展/ 190
**节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 191
一、教学能力/ 191
二、信息化教学能力/ 193
第二节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标准/ 196
一、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标准/ 196
二、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标准/ 199
第三节职业教育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标准/ 201
一、信息时代职业教育教师的多重角色特征/ 201
二、职业教育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标准框架/ 205
三、职业教育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评价指标/ 209
第四节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 213
一、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的概念/ 213
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模式/ 214
三、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迁移模式/ 219
第五节培训迁移模式案例分析/ 225
一、案例实施背景/ 225
二、培训学习阶段的实施/ 226
三、教学应用阶段的实施/ 229
四、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效果分析/ 231
IX
hejxzw1-4.indd 9
2022.11.22 3:49:17 PM
混合教学研究与实践
第五章学校系统推进混合教学改革/ 240
**节学校系统推进混合教学改革的理论基础与总体框架/ 241
一、学校推进混合教学改革的理论基础/ 241
二、学校系统推进混合教学改革的总体框架/ 244
第二节学校混合教学改革的实施/ 247
一、制定愿景与规划/ 247
二、构建组织机构/ 250
三、出台政策与规范/ 252
四、构建人员信息化能力发展体系/ 254
五、建立支持服务体系/ 255
六、建设技术支撑环境/ 256
七、形成混合教学改革的文化氛围/ 260
第三节学校混合教学改革的效果评价/ 262
一、学校混合教学改革的阶段划分与特点/ 262
二、学校混合教学改革效果的评价方法/ 266
第四节专业层面的混合教学改革/ 271
一、专业层面混合教学改革的内容/ 271
二、信息时代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新定位/ 272
三、信息时代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重新设计/ 272
四、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实施策略与条件保障/ 274
第六章职业教育混合教学改革/ 278
**节职业教育混合教学改革背景/ 280
一、教育现代化进程中职业教育战略地位日益突出/ 280
二、新技术推动职业教育信息化持续深化/ 281
三、产业数字化转型推动“互联网+ 职业教育”发展/ 283
四、迈向职业教育混合教学新常态/ 284
X
hejxzw1-4.indd 10
2022.11.22 3:49:17 PM
目 录
第二节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的类型特色/ 285
一、以培养学生岗位职业能力为目标/ 285
二、课程开发基于工作过程/ 287
三、教学以行动为导向/ 291
第三节职业教育混合教学要素及其关系/ 293
一、职业教育混合教学要素的内涵及特点/ 293
二、职业教育混合教学要素的相互关系/ 298
第四节职业教育混合教学设计模型/ 299
一、混合课程开发/ 300
二、学习单元混合教学设计/ 301
三、教学设计模型应用示例/ 304
第五节职业院校混合教学的典型模式及其教学方案/ 310
一、以智力技能培养为核心的混合课程教学方案/ 311
二、以动作技能培养为核心的混合课程教学方案/ 313
三、以感觉和知觉技能为核心的混合课程教学设计/ 319
四、以表达技能培养为核心的混合课程教学设计/ 321
五、职业院校信息化顶岗实习模式/ 323
第六节技工学校技能培训的混合教学模式/ 324
一、技工学校混合教学改革的背景/ 324
二、技工技能培训的混合教学实施情况/ 325
第七节企业及社会团体技能培训的混合教学模式/ 326
一、企业培训的混合教学模式/ 326
二、社会团体培训的混合教学模式/ 330
附 录/ 333
作者简介
韩锡斌,博士,现任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从事教育技术学研究,研究成果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省部级教学成果特等奖、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北京市科技成果奖三等奖。技术研发成果——“清华教育在线(THEOL)”系列教育教学软件获得39项国家软件著作权、校级和部级奖40余项,在500多所院校应用,成为学校成果转化标志性案例。
-
饥饿、富裕与道德
¥14.0¥45.0 -
偏见
¥17.9¥56.0 -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探索医疗中的人性落差
¥14.7¥39.8 -
汉字王国
¥13.8¥46.0 -
世界尽头的咖啡馆
¥15.8¥45.0 -
女性生存战争
¥19.8¥66.0 -
咬文嚼字二百问
¥12.2¥32.0 -
乌合之众:群体心理研究
¥13.9¥39.8 -
非暴力沟通心理学 : 用非暴力沟通化解冲突
¥10.8¥36.0 -
万物皆无序
¥16.4¥42.0 -
健康鸿沟:来自不平等世界的挑战
¥16.5¥55.0 -
自卑与超越
¥14.7¥39.8 -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11.0¥36.8 -
乡土中国
¥12.2¥26.0 -
字海探源
¥25.0¥78.0 -
理解人性
¥13.9¥39.8 -
后现代下的生命与多重时间(精装)
¥19.8¥66.0 -
人际交往心理学
¥11.4¥38.0 -
猎物人(八品)
¥23.8¥88.0 -
中国人的名·字·号
¥9.0¥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