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神经科学 第4版(上下)卷

神经科学 第4版(上下)卷

1星价 ¥476.0 (7.0折)
2星价¥476.0 定价¥680.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592725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大16开
  • 页数:1729
  • 出版时间:2022-10-01
  • 条形码:9787565927256 ; 978-7-5659-2725-6

内容简介

  《神经科学(第4版 套装上下卷)》力图反映高度综合和交叉的神经科学的全貌。近30年来,在多学科概念和技术推动下,神经科学的研究更加深化,与组学、心理认知、人工智能、物理学、化学、信息和材料学等领域有更广泛的交叉,并延伸进入大众的文化和语言中。为反映学科的变化,该书的内容也有相应的变化。与2009年出版的第3版相比,全书结构从9篇增加至12篇,篇幅从61章增加至88章。第3版的“神经系统细胞生物学”篇中有“神经胶质细胞”一章。由于近年来这一领域发展较快,现将其拓展为一个篇,仍由段树民教授主持编写。第3版“高级神经活动”篇中由汪小京教授执笔的“理论神经科学”一章,鉴于该领域发展极为迅速,该书特设“类脑智能”一篇,由吴朝晖教授主持编写,反映了脑科学与计算电子工程学相结合的新兴领域。

目录

上册
第1篇 神经系统的现代研究方法
第1章 形态学方法
**节 神经束路追踪法
第二节 化学神经解剖学方法
第2章 生理药理学方法
**节 脑立体定位
第二节 脑组织内推挽灌流与微透析
第三节 神经递质的检测
第四节 脑内微量给药
第五节 脊髓水平给药与灌流
第六节 脑组织定点损毁
第3章 电生理学方法
**节 脑电图和诱发电位
第二节 细胞外记录
第三节 神经元单位放电多通道同步记录技术
第四节 膜片钳技术
第五节 膜片铂技术的扩展与神经电化学方法
第4章 光学成像方法
**节 观测神经系统结构的光学成像方法
第二节 观测神经元电活动和细胞内钙离子的光学方法
第三节 控制生物活性分子释放和神经元电活动的光学方法
第四节 光学成像方法中的信号、噪声与光毒性
第五节 受激拉曼散射显微成像技术
第5章 电镜成像方法
**节 电子显微成像概述
第二节 常规电镜方法
第三节 前沿电镜技术
第6章 脑功能成像
**节 磁共振成像的基本原理
第二节 脑功能磁共振成像的机制
第三节 脑功能磁共振成像的基本方法
第四节 脑功能磁共振成像应用举例
第五节 脑功能磁共振成像的*新发展
第六节 非磁共振脑功能成像手段
第7章 遗传学方法
**节 正向遗传学方法
第二节 反向遗传学方法
第三节 光/化学遗传学方法
第四节 总结与展望
第8章 行为学方法
**节 行为学研究涉及的动物伦理
第二节 行为学的神经基础
第三节 普通行为学指标
第四节 模式动物和动物模型
第五节 学习记忆及其相关脑疾病模型
第六节 精神疾病模型
第七节 神经疾病模型

第2篇 神经元、突触与微环路
第1章 神经元的基本细胞生物学
**节 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第二节 神经元的细胞器及其功能
第三节 神经元的轴浆运输
第四节 不同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
第2章 神经元的离子通道
**节 钾离子通道
第二节 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
第三节 电压门控钙离子通道
第四节 氯离子通道
第五节 温度敏感TRP通道
第六节 配体门控离子通道
第七节 机械门控Piezo离子通道
第八节 总结
第3章 神经元的膜电位与电学性质
**节 神经元的膜电位
第二节 神经元的电学性质
第三节 总结
第4章 动作电位的产生和传播
**节 动作电位的波形和发放模式
第二节 动作电位的离子通道机制
第三节 动作电位产生的Hodgkin-Huxley数学模型和理论
第四节 动作电位产生的亚细胞位点
第五节 动作电位的传导
第六节 动作电位传输的Hodgkin-Huxley电缆理论
第七节 总结
第5章 神经递质的释放及其调控
**节 神经信号突触传递
第二节 神经分泌的兴奋-释放偶联
第三节 神经递质囊泡释放的分子机制
第四节 神经递质释放与突触传递可塑性
第五节 总结
第6章 神经递质的受体和信号转导
**节 神经递质的受体
第二节 G蛋白及其靶分子
第三节 第二信使
第四节 蛋白激酶和磷酸酶作为第二信使的*后靶分子
第五节 信息传导系统之间的相互调节
第六节 细胞核内的信号转导
第七节 总结与展望
第7章 突触信号的整合
**节 树突的形态和电学特性
第二节 突触信号的传播
第三节 突触输入整合的基本规则
第四节 突触信号整合的计算意义
第8章 微环路生理学
**节 微环路生理学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大脑皮质微环路
第三节 其他脑区和物种中的微环路
第四节 研究微环路的技术手段
第五节 总结

第3篇 胶质细胞
第1章 星形胶质细胞
**节 星形胶质细胞的起源和发育
第二节 星形胶质细胞的特性和生物学功能
第2章 少突胶质细胞
**节 少突胶质细胞的研究历程
第二节 少突胶质细胞的发育
第三节 髓鞘形成
第四节 少突胶质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和功能
第3章 小胶质细胞
**节 小胶质细胞的发现与研究历程
第二节 小胶质细胞的起源与发育
第三节 小胶质细胞的生物学特性与功能
第4章 施万细胞和其他胶质细胞
**节 施万细胞
第二节 贝格曼胶质细胞
第三节 穆勒胶质细胞
第四节 嗅鞘细胞
第五节 卫星胶质细胞
第六节 皮肤胶质细胞
第七节 肠胶质细胞
第八节 室管膜伸长细胞
第5章 胶质细胞与神经元的相互作用
**节 星形胶质细胞和神经元的相互作用
第二节 小胶质细胞与神经元的相互作用
第6章 胶质细胞与疾病
**节 星形胶质细胞与疾病
第二节 少突胶质细胞与疾病
第三节 小胶质细胞与疾病

第4篇 神经递质及受体
第1章 乙酰胆碱
**节 乙酰胆碱的生物合成
第二节 乙酰胆碱的囊泡储存和突触释放
第三节 乙酰胆碱的失活
第四节 中枢乙酰胆碱分布及胆碱能神经通路
第五节 胆碱能受体
第六节 胆碱能系统的生理与病理作用
第2章 兴奋性氨基酸
**节 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递质——谷氨酸
第二节 谷氨酸受体
第三节 谷氨酸受体介导的生理功能和神经疾病
……
第5篇 神经系统的发育与可塑性
第6篇 感觉系统
下册
第7篇 运动系统
第8篇 自主神经与神经内分泌调节
第9篇 高级神经功能
第10篇 脑重大疾病
第11篇 神经调控
第12篇 类脑智能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韩济生,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博雅讲习教授(神经生物学),北京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名誉所长。从1965年开始从中枢神经化学角度研究针刺镇痛原理,研制出“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HANS)”,用于治疗急慢性疼痛、海洛因成瘾、不孕不育和孤独症。研究获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R01科研基金(1987-2000)及重点基金(2003-2008)。任中国自然科学基金委及科技部“973计划”(针麻原理研究)首席科学家,在国内外杂志及专著上发表论文500余篇,SCI引用1万余次。主编《神经科学》(第1~4版)(1993、1999、2008、2022)。培养博士88名,博士后18名,进修医师100余名。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和三等奖,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1995)、北京大学首届“蔡元培奖”(2006)、吴阶平医学奖(2011)、国际疼痛学会(IASP)荣誉会员(2012)、国际针灸联合会科技特殊贡献天圣铜人奖(2017)、谢赫·扎耶德国际传统医学奖针灸金奖(2022)。1979年以来应邀到27个国家或地区100余所大学演讲207次。创建北京神经科学会(1987)和中国疼痛学会(1989),曾任世界卫生组织(WHO)科学顾问(1994-2001),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学术顾问(1991-1993),瑞典隆德皇家学院国际院士(1987-)。任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与中国医师协会疼痛医师分会创始主任委员及终身名誉主任委员,《中国疼痛医学杂志》创始主编及名誉主编;《生理科学进展》杂志名誉主编;国际标准化机构(ISO)第249技术委员会项目负责人之一,负责制定电针仪国际标准。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