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乡村医生能力提升培训手册

乡村医生能力提升培训手册

1星价 ¥57.6 (7.2折)
2星价¥57.6 定价¥80.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592719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968
  • 出版时间:2022-12-01
  • 条形码:9787565927195 ; 978-7-5659-2719-5

内容简介

乡村医生是广大基层农村的卫生工作者,是我国医疗卫生服务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贴近亿万农村居民的健康“守护人”,主要承担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以及常见病、多发病的初级诊治、健康宣教等基本医疗服务。201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 ,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师法》《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等有关规定,切实筑牢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底、规范开展乡村医生考核培训,发展农村医疗卫生事业,提高农村群众的健康素养,实现早诊早治,促进医防协同,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健康需要,积极响应“健康中国”国家战略号召。2018年四川省启动乡村振兴行动计划,对全省深度贫困县村医进行了包含5天集中的年度培训和考核,实现一村一合格村医的培训目标。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根据国家和省委组织部对“乡村振兴”工作的总体部署,贯彻落实省委组织部等七部门印发的《四川省乡村人才振兴五年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5年)》要求,结合我省三州基层医疗卫生现状及乡村卫生工作实际情况,经省卫生健康委研究,决定对“三州”地区的合格村医开展能力提升专项培训,由四川护理职业学院牵头,阿坝、甘孜、凉山州卫生健康委为培训项目责任主体,负责项目的组织、督导;阿坝州职业学院医学院和甘孜、凉山州所属卫生学校为项目的实施主体,承担具体的培训任务。本项目培训对象尚未取得执业医师资格或者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经注册在村医疗卫生机构从事预防、保健和一般医疗服务的乡村医生,以及在村卫生室执业的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全科医师等。每人每年集中培训5天,在每年11月前完成任务,连续五年实施此项任务。 依据上述项目要求和前阶段合格乡村医生培训经验,项目组决定组织编写《乡村医生能力提升培训手册》,供乡村医生、基层全科医生和在农村地区对口支援的医务工作人员参考使用,计划总学时为50学时,其中理论教学10学时,实践教学40学时。通过学习该手册,能够快速熟悉有关乡村医生的国家政策和地方政策、基本工作要求规范、临床基本操作技术等要求,帮助其树立扎根基层,服务民众的医者仁心大爱情怀,掌握农村基本公共卫生工作职责和技术要领,提高开展好健康管理、健康宣教等控制高危人群发病风险的能力。掌握基层常见症状、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方案、转诊指征、健康宣教、健康照护等各个环节知识、技术要点,熟悉常用的诊疗和健康管理的辅助检查设备使用,能基本解读常见检查检验指标临床意义,熟悉当地常见病、多发病常用药物治疗方案以及药品保管基本知识。 本手册共分为五个模块,具体包括医学人文与医学基础知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临床基本实践技能、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考试培训。以“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医者职业精神为指引,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临床基本实践技能模块为重点,选择37个基层首诊常见症状、20项常用急救技术、20个*常见的病种、12项康复及中医适宜技术、13项临床基本操作为要点,以基层全科诊疗思维为基础,针对预防保健、常见症状和疾病的诊疗与转诊、患者康复与慢病管理、健康管理等各个环节的一体化知识,编写出针对逐年提高综合素质的适应乡村医师掌握的适用型教材,对维护广大农村群众利益、发展农村医疗卫生事业,体现“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党对人民群众的关心关怀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录

**章 乡村医生相关政策与法律
**节 乡村医生相关政策与职业发展
一、基层医疗相关政策与法规
二、乡村医生的职业荣誉与职业规划
第二节 乡村医生的职责与医德医风
一、乡村医生的职责
二、乡村医生的医德医风
三、乡村医疗服务中的伦理要求
第三节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与重要的卫生法律法规
一、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二、基层卫生常用法律
三、基层卫生常见法律问题

第二章 医学相关知识
**节 正确解读常见临床检查检验指标
一、血常规
二、尿常规
三、粪便常规
四、肝功能
五、肾功能
六、血糖
七、血脂
第二节 药品管理与合理用药
一、村卫生室常用药品的保管知识
二、正确解读药品说明书与合理用药指导
第三节 健康与社会照护
一、常用老年照护技术
二、常用母婴照护技术
……

第三章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第四章 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第五章 临床基本实践技能
第六章 乡村医生执业技能考试要点解析与技巧
展开全部

节选

  《乡村医生能力提升培训手册(上册)》:  1.药品仓储的分类《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和《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实施细则》中对储存库房的设施、设备与温度有较为具体的要求。库房的相对湿度应保持在35%-75%。药库按库内温度分为常温库、阴凉库和冷库。常温库的库内温度应保持在0-30℃,用于一般化学性质较稳定的药品的存放与保管;阴凉库的库内温度应不高于20℃,用于存放药品质量易受高温影响的药品及中药材;冷库的库内温度应保持在2-10℃,用于一般化学性质不稳定药品(生物制品等受热易变质的药品)的存放与保管。村卫生室由于药品种类较少和条件限制,为确保药品必要的储存条件,应设置温度及湿度调节器、冰箱等设施。如开展疫苗预防接种工作,应具有符合疫苗储存、运输管理规范的冷藏设施、设备和冷藏保管制度。  2.药品储存环境要求周围环境整洁,地面干燥,无粉尘、有害气体及污水等严重污染源。不得种植易长虫的花草树木,地面应平坦、整洁,无积水和垃圾,沟道畅通。房内墙壁和顶棚表面光洁,地面平整、无缝隙,门窗结构严密,具有防盗设施。有可靠的安全防护措施,能够对无关人员进入实行可控管理,防止药品被盗、被替换或者混入假药。  3.村卫生室药品目录的制定应根据本村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和治疗需要,制定常用药品目录。药品遴选应首选国家基本药物,以安全、有效、经济为目的,以口服剂型为主、其他剂型为辅的原则形成基本用药目录。  4.药品采购的管理根据基本用药目录拟定适宜的药品采购计划是做好药品供应的关键。采购计划应做到基本药物优先保证,贵重药物、新药限量采购,合理分配资金,尽量减少库存,防止药品积压,加速周转。  5.药品验收入库管理由于药品种类繁多、规格不一、性质复杂,有些经过长途运输,易受外界因素影响,因此加强药品的入库验收工作是保证药品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药品验收的内容包括数量、包装及质量3个方面。  (1)数量验收:包括检查来货与入库通知单上所列的供应单位、药品名称、规格、生产厂家及数量是否相符。若有不符或破损,应做好原始记录,及时查明原因,按规定处理。  (2)包装验收:包装包括药品外包装和药品内包装。药品外包装包括木箱、纸箱、木桶、纸桶、金属盛器及包装衬垫物等。外包装应检查包装是否坚固耐压、防潮、防震;包装用衬垫物是否塞紧,瓶与瓶之间有无空隙;纸箱应封实,捆扎应牢固;木箱应钉牢,封签、封条不得有严重破损。药品内包装主要指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包括玻璃瓶、塑料瓶、泡罩包装、纸袋、塑料袋、瓶盖、瓶塞及瓶内填充物等。内包装应清洁、无毒、干燥;封口应严密,无渗漏及破损。药品内包装上应有药品标签。应检查药品标签是否破损,有无错贴、错装现象,是否与实物一致。  (3)质量验收:包括观察药品外观有无变形、开裂、熔(溶)化、变色、结块、沉淀、浑浊、霉变、污染及挥发等异状;药品有无异常味道。要全面确定药品质量情况,还必须进行实验室检查,一般应与供药商联系,请其将药品送至药品检定所检查。对验收合格的药品,应及时入账。验收药品时应注意的事项:在我国生产并销售的药品,其包装、标签及说明书必须使用简体中文;在我国市场销售的进口药品,外包装须有中文名称,并附有中文说明书。进口药品要验收口岸药品检验所的药品检验报告单复印件,并盖有销售单位的红色印章,保留复印件备查。验收人员必须对入库通知单所列的项目逐一核对,包括品名、规格、数量、注册商标、批准文号、生产批号、有效期及药品合格证等,并做好记录,记录保存5年。  6.药品出库管理药品出库是药库向各调剂部门发出药品的过程。村卫生室的调剂室可能也是药库,均应遵守“先进先出、易变先出、近期先出”的原则,确保库存药品始终保持在有效期的状态。药品的有效期在6个月以内时,应按照药品近效期规定管理。  ……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