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千年运河润京城(全两册)

千年运河润京城(全两册)

1星价 ¥163.9 (5.5折)
2星价¥163.9 定价¥29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2698543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644
  • 出版时间:2022-11-01
  • 条形码:9787512698543 ; 978-7-5126-9854-3

本书特色

本书详细介绍了北京大运河沿线四十余种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缘起、变迁与现状,并将其历史资源与现有的旅游资源加以结合论述,是一本全面呈现北京大运河文化带的文化背景、历史沿革以及传承风貌的文化随笔。

内容简介

全书上下两册,共分为八章。**章从整体上概括了大运河对于北京历史文化发展的影响;其余七章,将大运河的文化资源分为河道、闸桥、沿线庙宇、码头、粮仓、公园与博物馆、乡情民俗七个版块分别进行了介绍。本书稿从大运河沿线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摘取了四十余种进行了重点撰写,详细介绍了他们的缘起、变迁与现状,并将它们与现有的旅游资源加以结合,是一本鉴古通今的文化随笔。书稿另附图片200余张,图文并茂,排版设计精美。

目录

/**章/ 大运河与北京文脉 大运河“**锹”——邗沟 一、通邗一时,惠泽万世 二、“不尽邗沟水” 三、财富之河润一方 一脉长河开盛世——隋唐大运河 一、“应是天教开汴水” 二、运水汤汤,溯流北上 三、诗画江南,应运而生 古河道“变形记”——京杭大运河 一、截弯取直的智慧 二、“开魏博之渠,通江淮之运” 三、漕船直抵北京城 跨越“运河之脊”——重开会通河 一、引汶济运,南旺分水 二、水柜蓄洪,导泉补运 三、“济运分流惠莫穷” 从漕运之河到文化之河 一、运河之兴 二、运河之衰 三、运河之新生 王朝脉搏的跳动——北京运河生息 一、南兵北上集涿郡 二、商贩客旅资京畿 三、漕运通济多坎坷 定鼎燕京与仰仗东南——“水上漂来北京城” 一、军事建设:渔阳豪侠地 二、经济建设:浩浩荆吴船 三、宫殿建设:天下绝艺皆至京 四、交通建设:帝巡、使节过此河 凝固的历史——北京运河的遗址、遗迹 一、运河古河道与水源 二、水利工程设施 三、航运工程设施 四、仓储与文化设施 流动的京味儿——北京运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语言民俗 二、民间技艺 三、精神信仰 四、礼俗活动 /第二章/ 运河水脉——河道与湖泊 千里运河源——白浮泉 一、龙山涌出甘清泉 二、郭守敬巧引白浮泉 三、多生变故遭湮废 四、精巧故道展新颜 地势险峻难通运——金口河 一、初开金口沿故道 二、再开金口历波折 三、三开金口惹祸殃 泓澄百顷伴京师——昆明湖 一、昆明湖曾名瓮山泊 二、白浮玉泉入此湖 三、亭台楼阁绕湖边 柳岸荡龙舟——南长河 一、长河见古今 二、岸旁景林立 三、登舟游京城 九缸十刹绕王府——什刹海 一、因何得名“什刹海” 二、漕运通达聚游人 三、王公府邸绕岸边 舳舻蔽水兴漕运——通惠河 一、获赐“通惠”名声显 二、维系漕运费周章 三、古闸庆丰现美景 铜帮铁底运粮河——北运河 一、“铜帮铁底”美名扬 二、漕运遗址见辉煌 三、水脉文脉两相依 水供漕运连文脉——温榆河 一、名为“温余”保平安 二、温榆漕运历千载 三、一条河流连两带 京城*早人工河——萧太后河 一、得名萧后展奇缘 二、转运物资供都城 三、故道变迁说纷纭 运河古源——潮白河 一、潮、白两河会 二、潮白频改道 三、水库解洪涝 /第三章/ 运河上的枢纽——闸与桥 昆明湖上**桥——绣漪桥 一、“湖口东南**桥” 二、“罗锅桥”的由来 三、长河行舟过绣漪 千里运河**闸——广源闸 一、运河头闸 二、祭龙王爷 三、别港行宫 京西长河胜迹——高梁桥 一、西直门外高梁桥 二、“高亮赶水”的故事 三、高梁桥踏青 京城水际观山**处——银锭桥 一、什刹海上的“银锭” 二、“银锭三绝” 三、“银锭观山水倒流” 中轴线上的运河桥——万宁桥 一、中轴线上**桥 二、“北京城”石柱 三、闸桥畔的“市井宝地” 皇城墙下的玉河桥——东不压桥 一、“东不压桥西压桥” 二、桥头有座玉河庵 三、胡同里的水韵风光 通惠河上的老闸口——平津上闸 一、漕运古村的运河闸 二、建闸的传说 三、老闸口旁的龙王庙 京通水路咽喉——永通桥 一、“八里长桥不落桅” 二、“扒拉桥”的传说 三、运河古桥卫京师 张家湾古城名桥——通运桥 一、古桥又名“萧太后” 二、镇水石兽的传说 三、通运桥上望古城 通惠河故道古桥——广利桥 一、桥迹藏在土桥村 二、广利之名因闸而得 三、“土桥镇水兽” /第四章/ 运河畔的祈愿——庙宇 运河源头佑苍生——都龙王庙 一、龙王之中此为首 二、庙会祈雨护生民 三、重点保护展新篇 “京西小故宫”——万寿寺 一、毗邻“广源”因河盛 二、“小宁寿宫”以“寿”名 三、藏纳艺术谱新篇 长河岸边有秘境——五塔寺 一、勅建“真觉”供五塔 二、更名“正觉”显盛景 三、保护“石刻”展底蕴 镇水与治水的纪念——汇通祠 一、坐落山顶镇水关 二、鸡狮传说显神秘 三、复建祠馆念守敬 敲响时空钟鼓的铸钟娘娘庙 一、真武庙改为娘娘庙 二、铸钟传说动人心 三、大钟留存记古今 都市中心的火神庙 一、勅建庙宇保平安 二、运河之畔敬火神 三、文人雅士赞“火神” 故道古刹——玉河庵 一、庵前玉河忆岁月 二、历经波折终复建 三、“水穿街巷”现闹市 四、玉河滋润南锣鼓巷 通州地标——燃灯塔 一、“一枝塔影认通州” 二、美丽传说忆灾难 三、“运河四塔”紧相连 见证文化融合的通州清真寺 一、运河岸边的清真寺 二、寺畔有“十八个半截胡同” 三、民族团结的见证 济通南北——佑民观 一、道观坐落里二泗 二、众神齐聚佑民观 三、两位女神护漕运 /第五章/ 码头与漕运遗俗 宫廷码头——黄船坞 一、运河首端御码头 二、“柳荫龙舟”通州景 三、寻访黄船坞遗址 皇家码头——皇木、金砖码头 一、大运河漂来紫禁城 二、皇木码头与皇木厂 三、金砖码头与金砖厂 石、土二坝漕运码头与开漕节 一、漕运码头:通州“二坝” 二、隆重盛大的公祭仪式 三、开漕节上的花会献艺 驿站码头——潞河驿 一、京东潞河水马驿 二、对外交流之要所 三、驿站标识“黄亭子” 客货码头与民间信仰 一、货运码头与客运码头 二、码头聚落的寺庙与地名 三、北运河一带的小圣信仰 高碑店码头的漕运庙会 一、漕运码头的庙宇与庙会 二、漕运庙会上的文化活动 三、高碑店村的高跷秧歌 通州运河码头的船工号子 一、响彻码头的船工号 二、北调南腔通州味儿 三、留住运河号子的人 张家湾码头与里二泗庙会 一、张家湾古镇的码头群 二、船到张家湾,舵在里二泗 三、里二泗的高跷会与小车会 漷县的码头与运河龙灯会 一、马头村与马头集 二、马头村的潞灯会 三、张庄运河龙灯会 西集的码头与摆渡口 一、和合驿码头与辛集码头 二、潮白河上的百年古渡 三、渡口码头的红色记忆 /第六章/ 河运之藏——粮仓与博物馆 南粮北运飨京城——京通二仓 一、北京的“五坛八庙十三仓” 二、维系帝国运行的漕运制度 三、食为政首,粮安天下 古今融通——南新仓 一、水运漕粮来 二、粮储大规模 三、粮仓换新貌 见证历史波澜——北新仓 一、粮储仓廒中 二、法科大学校 三、胡同留“仓”名 通州储粮——大运中仓 一、万舟骈集中仓实 二、存储仓粮用途广 三、填仓奉神敬韩信 京城验粮楼——大光楼 一、万船北来到此楼 二、入京漕粮验收严 三、大光楼上览胜景 漕运记忆——通州博物馆 一、通州历史的缩影 二、“铜钟”与“密符扇” 三、华彩展现漕运景 古镇明珠——张家湾博物馆 一、石桥再现古镇繁华 二、古船映照运河盛景 三、墓石追忆红楼一梦 乡史村语——朝阳区乡情村史馆 一、半壁店村史馆 二、高碑店村史博物馆 沧海遗珠——通州区民间文博馆 一、运河瓷画艺术馆 二、大运河翰林民俗博物馆 /第七章/ “游”在运河——公园与小镇 皇家行宫御苑——颐和园 一、牛郎织女隔湖望 二、移天缩地仿江南 三、南北园林相交融 三环以内小江南——紫竹院公园 一、水竹相伴历史悠长 二、竹荷相映风景如画 三、如意紫竹文艺乐园 长河穿行的乐园——北京动物园 一、百年建园史 二、“*后的皇家行宫” 三、多彩的动物世界 都市后花园——庆丰公园 一、庆丰园里说二闸 二、神木漂来建北京 三、现代雕塑讲运河 塔影下的园林——西海子公园 一、西海子与葫芦湖 二、神奇的“塔榆” 三、先哲安眠地 长河百景连通州——北京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 一、北运明珠 二、长河百景 三、文蕴悠长 设计小镇——张家湾 一、张家湾建设规划 二、古镇:运河文化的新发展 三、古今交汇:传统工业的新生 演艺小镇——台湖 一、台湖兴衰赖运河 二、台湖演艺历百载 三、文化生态铸辉煌 四、“环球影城”谱新篇 艺术小镇——宋庄 一、两河哺育下的小城镇 二、大师云集的“宋庄模式” 三、艺术小镇的规划建设 /第八章/ “乐”在运河——手工技艺与饮食 运河边的童年玩具——通州大风车 一、“风转福到” 二、运河边的童年记忆 三、“风车梁”的创新路 从皇家到民间——掐丝珐琅 一、追溯千年的掐丝珐琅技艺 二、走入寻常百姓家的景泰蓝 三、艺术创意小镇中的“熊氏珐琅” 巧手剪出一方天地——团花剪纸 一、剪纸中的团花艺术 二、源自童年的剪纸技艺 三、团花剪纸的传承发展 从市井到世界的手工艺——“空竹张” 一、家族传承“空竹张” 二、高手云集抖四方 三、书写非遗新篇章 老北京的节令物——兔儿爷 一、京城中秋敬兔神 二、兔儿爷下凡除病瘟 三、非遗文创在小镇 潮白河畔佳酿美 一、运河带来酿酒香 二、情牵牛栏山二锅头 三、顺义酒香兴运河 地理标志果蔬鲜 一、农耕生计运河边 二、农产分享新理念 三、樱桃、葡萄成标志 运河岸边家乡味 一、饮食多样到通州 二、文化名片是家宴 三、“运河之子”话榆钱 运河漂来烤鸭香 一、北京烤鸭赖运河 二、河上漂来北京鸭 三、烤鸭大牌冀宁来 “通州三宝”运河育 一、民族交融“大顺斋” 二、运河出来“烧鲇鱼” 三、南北交流“万通酱” 大运河水之旅
展开全部

节选

泓澄百顷伴京师——昆明湖 昆明湖旧称瓮山泊、大泊湖、西湖,处于北京西北部永定河冲积扇和南口山前冲积扇之间的低洼部位,原为地下水溢出后形成的湖泊,与万寿山一并构成了皇家园林——颐和园的主体框架。纵观北京城市建设的历史,泓澄百顷的昆明湖曾分别作为调剂京城用水的蓄水库与塑造皇家宫苑的景观湖,见证了北京的发展。昆明湖名称的变化、水源的变化与湖边的亭台楼阁则是昆明湖变迁历史的缩影。 一、昆明湖曾名瓮山泊 昆明湖的名称随朝代的更迭而变化,金、元两代称作“瓮山泊”,明代称“西湖”,而清乾隆年间,此地又得到了“昆明湖”的名号。昆明湖名称的变化不仅是地方历史的见证,更承载了民众的记忆与想象。 金、元两代,昆明湖一带之所以得名“瓮山泊”,与其旁的瓮山有关。而瓮山因何得名,民间有多种说法。有人认为这一名字源于湖畔的山(即万寿山)形似瓮,另有人认为这与老翁在此捡到装有财宝的小瓮有关。第二种说法还记载于《日下旧闻考》中:“瓮山,相传有老父凿得石瓮,上有华虫雕刻文,中有物数十种,悉为老父携去,置瓮于山之西。”因此山名瓮山,山下的湖便称为瓮山泊了。关于上述两种说法,民间都有与之相关的传说。《中国民间故事集成 · 北京卷》中就有这样的描述: 相传,在瓮山泊还是一座不起眼的淀泊时,有一对老夫妇捡到了一个奇异的蛋。吃下蛋后,老妇人怀孕并生下了一个身具神力的孩子。这个孩子听说瓮山泊一带因妖怪作乱,渔民难以下湖捕鱼,生活窘困,便决定下水捉拿水怪。经过激烈的交战,这个孩子镇压了两只精怪,自己也身殒河畔。而正当河中精怪被制伏时,两座山峰逐渐浮出水面,其中一座形似瓮,镇压着湖底的精怪,故被称为“瓮山”,另一座则因有清泉流出而被称作“玉泉山”。 有关老翁挖出石瓮的传说亦在《中国民间故事集成 · 北京卷》中有所记载: 据说,瓮山一带曾有座灵验的财神庙,庙中的神明时常显灵接济穷人。当地的一个地主听说此事后动了歪心思,他也到财神庙中哭穷,希望得到财神爷的保佑,然而却没有得到一点财宝。有一天,这个地主半夜做梦,梦到财神庙中有两位小神仙把一个装满金豆子的青色小瓮埋在了附近穷人的家里。梦醒后,地主顺着梦中的记忆寻找小瓮的下落,*终寻到了一位卖切糕的穷人家。在与穷人交上朋友后,地主提出要跟他换房,并在二人交换房屋后立即掘地三尺寻找梦中的小瓮。尽管财主找到了青色小瓮,但瓮中却没有财宝,反而跑出来几条毒蛇将他咬死了。地主因贪心而死后,穷人又搬回了自己原本的家,而在日后穷人重修房屋时竟意外挖出了装满金豆子的小瓮。由于这个瓮是从山顶松树下挖出来的,人们也就称此山为瓮山。 尽管上述两则传说所表达的正义战胜邪恶、贪婪招致厄运等主题在民间传说中屡见不鲜,但有多则与瓮山、瓮山泊有关的传说在民间流传,也足以说明二者在北京民众心目中所占的分量了。 明代的昆明湖被称为“西湖”,因其在北京西郊而得名。明代曾在昆明湖一带种植荷花、稻谷,慢慢地人气也旺了起来,据载湖中遍植荷、蒲、菱、茭等水生植物,湖堤岸上垂柳回抱、柔枝低拂,寺院楼台相继建起,沙禽水鸟在天光云影中出没……当地秀美的风景也逐渐得到了王公贵族、文人雅客与市井民众的关注,更有好事者摹仿杭州“西湖十景”,命名了北京“西湖十景”。明代武宗、神宗都曾在此泛舟取乐,文人也在此流连忘返,吟诗作赋,说此地“宛如江南风景”,百姓则会在桃红柳绿时扶老携幼,来到此处踏青赏春,即民间所说的“耍西湖”。 清乾隆年间,此湖得名“昆明湖”并一直沿用至今。乾隆十五年(1750),清廷决定将原本的瓮山泊拓宽,并在此修建清漪园。乾隆皇帝之所以赐瓮山泊以“昆明湖”之名,是取汉武帝在长安开凿昆明池操演水战的典故,这也反映了他对汉武帝开疆拓土之功绩的仰慕。乾隆多次在昆明湖泛舟游玩,并为其题诗:“何处燕山*畅情,无双风月属昆明。”昆明湖之名表现了乾隆对汉武帝操练水师的赞赏,机缘巧合之下,晚清也在昆明湖西侧建造了水操学堂,慈禧太后曾在此观看水军操练。不过,据说慈禧同意在昆明湖操练水师的目的之一是以此为借口重修建颐和园,甚至为修建颐和园挪用了北洋水师的军费。慈禧太后的贪图享乐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甲午海战中国的战败。昆明湖既见证了清朝的春秋鼎盛,也见证了清朝的江河日下,“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令人感慨万千。 二、白浮玉泉入此湖 昆明湖的名称变化记录了朝代更迭的足迹,而昆明湖上游水源的变化则反映了其在北京城市发展过程中功能的变迁。昆明湖原属玉泉山水系,当元代开凿白浮泉注入昆明湖(彼时称为瓮山泊)后,当地便成了北京运河体系中的蓄水库。明代建立后,随着白浮泉引水工程被废弃,昆明湖水量逐渐减少,随着农业的发展,此地成为京城贵族、文人雅居、市井居民的游玩之地。清乾隆年间,沿香山、樱桃沟引玉泉山水注入昆明湖,此地成为修筑皇家宫苑所用的景观湖泊。 昆明湖与运河结缘,源自郭守敬主持的白浮泉引水工程。自至元二十八年(1291)起,郭守敬在白浮泉修筑引水工程以供给京城漕运所需,源自昌平的河水“西折南转”,注入了时称“瓮山泊”的昆明湖。此后,昆明湖的水面日益扩大,河流上下衔接,湖面一片烟波浩渺,形成了泓澄百顷的美景。元代的昆明湖水量不仅能满足乘船嬉游的需要,而且还能蓄水、泄洪,调节北京市市内水量。1991年初,颐和园曾开展过一次大规模的清淤工程,对湖底的文化遗存进行了调查,发现了湮废于湖底的瓮山泊西堤遗址及诸多金代文物。根据这些发现,学者认为自金代起朝廷便已经尝试以昆明湖水满足中都的用水需求了,而元代则在此地修筑了堤坝以调节大都城内的水位,这就是“西堤”的由来。 明代白浮泉引水工程湮废,昆明湖水量减少,直至清乾隆年间才重新恢复了泓澄百顷的壮观场面。为了保障昆明湖水量充足,乾隆特意命人开发了西山、香山、卧佛寺等地山泉水,完成了汇集西山诸泉水的石槽工程。根据同治六年(1867)的昆明湖水源调查的结果,昆明湖水源于玉泉山,是朝廷借助香山、樱桃沟两泉,加以疏浚、引导后将水流停蓄于此的。此后,昆明湖成为皇家御用湖泊,功能上也由北京的蓄水池转变为皇家的景观湖。 乾隆皇帝扩建昆明湖是为了修建清漪园(即日后的颐和园),而为了保障园中能够复现江南的秀美风景,其中一个措施便是将昆明湖向东、西两面扩展。在施工工程中,原本的“西堤”被铲平,堤东的稻田及零星水面被辟为新湖,还仿杭州西湖的苏堤在昆明湖东岸重修了一道堤坝预防水患。乾隆皇帝在东堤昆仑石碑上题诗云:“西堤此日是东堤,名象何曾定可稽。”有学者认为诗中的“西堤”指的是元代的堤坝,这首诗反映了昆明湖堤坝改造前后的沧桑变化,也有学者认为“西堤”指的是昔日畅春园中位于西侧的堤坝,当颐和园(清漪园)建成后,昔日的“西堤”便成为了昆明湖东侧的“东堤”,一座新的“西堤”则修筑在了昆明湖的西侧。 三、亭台楼阁绕湖边 颐和园昆明湖畔伫立着的亭台楼阁,展现了我国古代古代建筑之美。尽管历经了时代的洗礼,这些美轮美奂的建筑仍然吸引着游客在此驻足。 昆明湖畔的建筑可分为建筑群与单体建筑两种。将昆明湖纳入其中的颐和园本身就是中国皇家园林中颇具代表性的、融人工建筑与自然风光于一体的建筑群,而这一大建筑群内又有多处将科学、艺术与中国古代文化相融合的小建筑群。以曾作为慈禧太后寝宫的乐寿堂为例,其建筑群包括水木自亲宫门、乐寿堂、后罩殿、东西配殿、东西跨院、游廊等。作为乐寿堂宫门的水木自亲殿紧邻昆明湖,门前有御码头,是慈禧太后从水路出入颐和园的登船处,殿两侧修建了白粉墙,墙上装有各色什锦玻璃灯窗,将相对封闭的建筑与窗外的湖光山色相结合,凸显了北方传统建筑与江南明媚风景的交融。作为建筑群的主体建筑,乐寿堂是一座前后两进,左右有跨院的大型四合院,院中依次排列着铜鹿、铜鹤、铜瓶等陈设,传达出对慈禧太后平安长寿的祝愿。乐寿堂院内还栽种了玉兰、海棠、牡丹等植物,寓意“芝兰玉树”,在表达皇家典雅、庄重气息的同时也富有生活感。民间称为“败家石”的青芝釉同样被放置在乐寿堂院中,导游以此为媒介向游客介绍颐和园与慈禧的历史传说,而游客们则在此驻足,感叹这块“败家石”所见证的兴衰更替。 除展现颐和园整体规划的建筑群外,昆明湖畔还有着数量繁多的单体建筑,几乎囊括了中国古典建筑的全部单体形式,如殿、堂、楼、阁、廊、亭、台、塔、桥等。横贯昆明湖的十七孔桥、卧在昆明湖畔的铜牛、恢弘的木结构建筑佛香阁、精致的铜建筑宝云阁、由大块石头雕刻而成的石舫都反映了中国古代建筑的高超工艺水平。以昆明湖畔的铜牛为例,这只神态自若、造型逼真的铜牛集工匠技术与古代文化于一身,被民众视为镇压水患的神物,也是后世考察昆明湖水位变化的重要参照。乾隆皇帝题写了《金牛铭》,首先回忆了“牛”与镇压水患的关系:“夏禹治河,铁牛传颂,义重安澜,后人景从”;又表达了自己对昆明湖畔铜牛所寄予的期望:“制寓刚戊,象取厚坤。蛟龙远避,讵数鼍鼋”,要“金写神牛,用镇悠久”。碑文的*后,乾隆表达了自己的理想与期望:“人称汉武,我慕唐尧,瑞应之符,逮于西海。敬兹降祥,乾隆乙亥。”希望这尊湖畔的铜牛能够为颐和园,为他所统治的大清国带来安宁与祥瑞。这尊铜牛是许多游人来到颐和园必看的景观,乾隆所题的碑文更是颐和园历史的重要见证。 昆明湖所在的颐和园历经岁月的洗礼,至今仍展示着中国古典建筑融人工建筑于自然山水之中的风韵。从清乾隆年间颐和园(清漪园)建筑布局与建筑形式基本奠定,到咸丰年间英法联军焚烧颐和园,再到光绪年间重建颐和园,昆明湖所在的皇家园林见证了中国古代王朝的辉煌与近代中国的艰难坎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颐和园受到重点保护和维护。1951年后,颐和园大批文物回归。1961年颐和园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北京主要的旅游景点之一。多年来政府多次拨专款对颐和园进行修整,2000年后,园内大部分建筑得以重现原有的面貌,其余建筑遗址也得到良好的修缮和维护。 “春风不改旧时波”,昆明湖无时无刻不在注视着北京城的发展。

作者简介

王卫华,中央民族大学文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为民俗学与民间文学,长期从事北京传统文化、大运河文化的研究工作。目前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北运河流域民间文学资源的传承与区域文化建设研究”、北京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北京段大运河民间风物传说搜集与运河文脉资源挖掘运用研究”,作为核心成员参与北京市委宣传部全国文化中心建设重点委托项目“北运河流域民俗文化普查及民俗文化志编纂”。独著及合著专著5部,发表专业学术期刊论文数十篇。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