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冷血

包邮冷血

¥37.6 (6.4折) ?
1星价 ¥37.6
2星价¥37.6 定价¥59.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44264341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368
  • 出版时间:2023-01-01
  • 条形码:9787544264341 ; 978-7-5442-6434-1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大众读者被《纽约书评》誉为“美国蕞莞美的罪案纪实作品”
总销量超百万册,被翻译为超过三十种文字
入选美国推理作家协会“百部经典推理小说”、美国国家公共电台“百佳惊悚作品” 直抵心灵废墟,犯罪心理写作的永恒标杆
突破罪犯心防,在访谈、日记、信件中一步步揭示犯罪心理
透视人物的复杂性格与命运,还原凶案背后的冷酷绝境 村上春树力荐的的世纪经典,两百年后的人们仍会阅读的杰作
改变英语文学的世纪经典,村上春树、何伟、王安忆、苏童、梁鸿力荐!
《纽约时报》《卫报》《泰晤士报》《新闻周刊》推荐的人生必读书! 天才作家卡波特耗尽毕生心血的成就
与海明威并称的天才作家,创作生涯传奇杰作
“这部作品折磨我直到骨髓,我觉得把它写出来是一项伟大的义务。” -------------- 《冷血》从作品根源处释放出的力量、致密到莞美的人物描写,几乎令每一个人折服。这是一本堪称“现代经典”的作品。
——村上春树,日本作家、翻译家 在整个二十世纪中,唯有两位杰出的小说家的名字在美国家喻户晓:欧内斯特·海明威和杜鲁门·卡波特。
——雷诺兹·普莱斯,杜克大学教授 与我同辈的作家当中,卡波特接近莞美。他遴选一个个词语,节奏之间环环相扣,创造出美妙的句子。
——诺曼·梅勒,美国作家,普利策文学奖得主 为什么《冷血》始终是非虚构文学里面的经典?因为作家确实一点一点地抽丝剥茧,进入到事件内部,呈现出了它的复杂逻辑。
——梁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作家,《出梁庄记》作者 《冷血》描述美国小镇的方式没有任何居高临下或异国情调,真正展示了堪萨斯州的那个社区和家庭的复杂性。
——何伟,美国作家、记者,《寻路中国》作者 《冷血》不疾不徐,如精密机器以大象之足缓步椎进。那漫长追索的耐心还原、繁花铺陈的人物与细节、似冷酷实则饱含对乏味生活无限爱怜的语调,使其成为非虚构的典范,无人能够绕开。
——鲁敏,作家,鲁迅文学奖得主

内容简介

  一桩灭门案震惊全美。凶手手段残暴,却同时透露着令人匪夷所思的良善。

一场长达六年的调查自此展开。真相是惟一的终点吗?

-----------------------------------------

堪萨斯州,霍尔科姆村。四声轰鸣,良善温和、广受尊敬的克拉特一家惨遭灭门。凶手异常凶残狡猾:被害人均被击中面部,电话线被割断,弹壳也消失不见……一时间,案件震惊了整个美国。

卡波特立即赶到当地,开始了长达六年的访谈和调查,对象包括死者亲友、邻居、当地警察,以及两名犯罪嫌疑人。案件逐渐得以还原,两名凶手从这起案件中得到的只有几十美元、一副望远镜和一个收音机。

是什么让他们走上这条冷血之路?当作家试图打开凶手的内心时,他自己也经历了一次自省之旅……

目录

**章|死神来临前夕

第二章|不明人士

第三章|水落石出

第四章|角落

展开全部

节选

**章死神来临前夕 霍尔科姆村坐落于堪萨斯州西部高耸的麦田高地上,是一个偏僻的地方,被其他堪萨斯人称为“那边”。这里距科罗拉多州东部边界约七十英里,天空湛蓝,空气清澈而干燥,具有比美国其他中西部地区更加鲜明的西部氛围。当地人操着北美大草原的土语,带有牧场牛仔特有的浓重鼻音;男人大都身着紧腿牛仔裤,戴斯泰森牛仔帽,穿尖头长筒牛仔靴。这里土地非常平坦,视野极其开阔;旅行者远远地就可以看见马匹、牛群以及像希腊神庙一样优雅耸立着的白色谷仓。
霍尔科姆村也可以从很远的地方望见。不过这里没有什么景致,只是一堆参差不齐的建筑。圣达菲铁路的主干线从中间经过,将小村一分为二。这个毫无规划的小村庄,南部流淌着黄浊的阿肯色河,北面是五十号公路,东西两侧是牧场和麦田。这里的街道没有名字、没有树荫,也没有铺柏油,因而每当雨雪消融,厚厚的尘土就会变成恼人的泥泞。村子一头有一幢荒凉陈旧的水泥楼房,屋顶上立着一块霓虹招牌,上面写着“舞厅”二字,只是舞会早已停办,霓虹灯也有好几年没亮过了。附近还有一幢楼房,也有一块失去意义的招牌,安在一块脏兮兮的玻璃窗上,写着“霍尔科姆银行”几个大字,上面的金粉已经剥落。早在一九三三年,霍尔科姆银行就已倒闭,以前的会计室改成了公寓。这里是村里仅有的两座“公寓”之一,另一处房子也是摇摇欲坠,因为当地学校很多教师住在那里,所以被称为“教师公寓”。此外,霍尔科姆大部分住宅都是前门带有门廊的木质平房。
靠近火车站的南边,有一所破败不堪的邮局。女邮政局长面庞瘦削,穿着牛皮夹克、牛仔裤,脚踏一双牛仔皮靴,掌管着这里冷清的业务。火车站本身也显得有些寒碜,黄绿色油漆正在剥落。“酋长号”“大酋长号”“卡皮坦巨岩号”等著名快车天天从这里经过,但从不停留。事实上,除了偶尔有一辆货车停靠外,所有客车都不会停。公路上有两处加油站,其中一处兼做食品杂货店,但货源奇缺,另一处附设咖啡馆——哈特曼咖啡馆,老板娘哈特曼太太卖三明治、咖啡、冷饮以及三点二度的啤酒。像堪萨斯州其他地方一样,霍尔科姆也是“禁售烈酒”的。
除非你把霍尔科姆学校包括进去,否则这些实际就是霍尔科姆村的全部了。这所十分漂亮的学校揭示了小村破败表象下真实的经济状况:总的来说,家长们还是富裕的。他们把子女送进这所现代化、师资力量雄厚、学制也相当完备的学校——从幼儿园一直到高中,学生通常约有三百六十名——他们开着一辆辆的汽车,把子女从附近各地送来上学,有的甚至远在十六英里外。农场和牧场上的人家大部分都在室外劳作,他们早先是来自各国的移民,有德国人、爱尔兰人、挪威人、墨西哥人和日本人。他们饲养牛羊,种植小麦、高粱、草籽和甜菜。农民总要靠天吃饭,但是在西堪萨斯地区,农民们却认为自己是“天生的赌徒”,因为他们必须和极少的降雨量(年均降雨量为十八英寸)以及令人苦恼的灌溉问题做斗争。不过,过去的七年,老天很仁慈,一直风调雨顺。芬尼县霍尔科姆村的农家日子过得很不错。他们不单靠农业挣钱,也靠开采当地丰富的天然气捞点外快。崭新的学校,农舍里舒适的布置,以及高高鼓鼓的谷仓,无一不是证明。
直至一九五九年十一月中旬的一个早晨,很少有美国人——实际上,就连堪萨斯人在内——听说过霍尔科姆这个地方。就像河里的水、公路上的摩托车、圣达菲铁路上疾驰而过的黄色列车毫不在意这块地方一样,此处从未发生过任何戏剧性事件。二百七十名村民满足现状,安于平静的生活:工作、打猎、看电视、参加学校的社交活动、在教堂里练习唱诗、出席4-H俱乐部的会议。但到了十一月那个星期天的凌晨,几声外来的异响,扰乱了霍尔科姆原有的声息——野狼歇斯底里的嚎叫,风吹枯草刮过大地的干裂声,以及火车头渐去渐远的汽笛鸣响。当时,霍尔科姆正沉浸在睡乡之中,竟然没有一个人听见。四声枪响,共夺去了六条人命。打这以后,向来不加防范、夜不闭户的村民们发现:疑神疑鬼的念头改变了他们,那阴森的枪声在多年老邻居之间点燃了猜忌的火花,他们像陌生人一样怪异地互相打量。

作者简介

杜鲁门·卡波特(TrumanCapote,1924-1984)
美国作家。1924年出生于新奥尔良,11岁开始文学创作。1958年,成名作《蒂凡尼的早餐》问世。1966年,代表作《冷血》出版。
1984年8月25日于洛杉矶去世。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