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事裁判理由论证研究

包邮民事裁判理由论证研究

¥46.5 (7.2折) ?
1星价 ¥46.5
2星价¥46.5 定价¥65.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163238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268
  • 出版时间:2023-03-01
  • 条形码:9787521632385 ; 978-7-5216-3238-5

内容简介

  民事裁判理由论证旨在说服当事人接受司法机关的裁断,使当事人自愿履行生效裁判中确定的义务,维护司法机关。裁判理由内容的确定和论证影响着当事人对裁判结论的接受。  民事裁判理由论证包含法律论证理论、裁判方法和论证技术,是一个涉及多学科的命题。民事裁判理由论证关涉民事裁判理由论证要素、民事裁判理由论证的结构图式,民事裁判理由论证合理性的判断和民事裁判理由的效力等。民事案由、审级制度、法律规范的生成和适用、关联制度等因素影响民事裁判理由的论证。  《民事裁判理由论证研究》还阐述了我国民事裁判理由论证合理性的路径选择,以期对裁判理由论证有所裨益。

目录

导论

上篇

**章民事裁判理由论证的范畴

第二章民事裁判理由论证的要素

第三章民事裁判理由论证结构

第四章民事裁判理由论证的合理性

第五章民事裁判理由的效力

下篇

第六章我国民事裁判理由论证样态

第七章民事裁判理由论证样态的效应及缘由

……

展开全部

节选

  《民事裁判理由论证研究》:  二、民事裁判理由论证关联性  民事裁判理由论证关联性是指裁判理由的内容和裁断结论之间具有某种因果关系。这种因果关系表现为裁判理由能够支持(推论)裁断结论。关联性有强弱之分,但它并不要求论证的内容对论点的支持或者证明达到充分性的程度。关联性可以是正相关的联系,即支持结论的联系,亦可是负相关的联系,即否定论证结论的联系。如若论证的内容违背了论证相关性规则,那么论证则是无效的。  在民事裁判理由中,法官认定的案件事实和适用的法律规范是法官作出裁判结论的原因(依据)。在适用法律规范明确的情形下,演绎推理论证结构是法官推演出裁判结论的逻辑证立形式。在涉及对法律规范的价值判断时,可以运用修辞、利益衡量等论证模式证立裁断结论。  裁判理由和裁断结论之间的相关性表现为论证裁判理由的事项和裁断结论之间具有某种联系。和裁判结论无关的事项不应出现在裁判理由中。由此,裁判理由论证的关联性如下:  **,事实认定的关联性。  对案件事实的认定是法官作出裁断结论的基础,亦是适用法律规范的前提。当事人之间发生的纠纷事实枝节较多,法院在审理案件的过程中,并不需要对当事人之间发生的纠纷事实一一查明。在对抗制的审判模式下,当事人基于自身诉求和身份的限制对案件事实的陈述差异较大。法官认定的案件事实需和裁断结论之间具有相关性。  案件事实是法院作出裁判结论的事实依据。法院根据当事人的实体请求权认定争议的案件事实,即法律事实。法律事实是指作为裁判基础的主要事实,亦是当事人承担法律责任的实体要件事实。要件事实是引起、变更和消灭民事法律关系的事实。法官认定的案件事实是指当事人之间发生、变更和消灭的民事纠纷事实。譬如,甲公司诉乙公司支付货款的纠纷。需要查明的要件事实有:甲、乙公司签订合同的事实,分别履行合同的事实,违约的事实等。认定的事实是当事人承担民事法律后果的事实,这些事实和裁判结论之间具有关联性。如果认定的事实不属于作为当事人请求权基础的要件事实,或者裁判结论不是根据认定的事实作出的,那么则不符合关联性的要求。  当事人实施了民事法律规范中的事实行为,则需要承受该法律规范的效力后果,即裁断结论。判断案件事实和裁断结论之间关联性的依据则是当事人实施的民事行为是否符合其提起诉讼所依据的民事实体法律规范,案件事实是否符合该民事实体法律规范中的要件事实。对此,则需要裁判者给予充分的论述。  第二,法律规范适用的关联性。  法律规范适用的关联性是指法官所适用的法律规范和案件事实、裁判结论之间具有某种连接因素。  案件事实和民事法律规范之间的关联表现于案件事实是适用民事法律规范的前提。查明案件事实是适用民事法律规范的基础。当事人依据民事实体法的请求权提出诉讼请求。法院则需对该请求权所依据的案件事实是否存在作出判断。正如拉伦茨所言,眼光在事实和法律之间流连忘返,使事实符合于法律规范,法律规范适合于事实。法官对确认的案件事实涵摄于法律规范之中的论述,呈现了二者间的关联性。换言之,法官需要论证认定的案件事实一一对应于法律规范中事实要件的构成要素。  裁判结论是法院对当事人的诉讼请求能否成立所做的司法判断。法官依据认定的案件事实和适用的法律规范推论出裁判结论。法律规范是法官审查当事人请求权是否符合法律规范要件事实的基础,亦是作出裁断结论的法律依据。法官根据该法律规范,判断当事人所实施的民事行为是否承受法律规范中的效力后果。由此,民事法律规范是判断案件事实和裁判结论之间是否具有关联性的依据。这是由法律规范内在的逻辑结构所决定的。  在疑难案件中,法官需要对适用的法律规范进行解释或者确定适用的法律规范。在此类案件中,对法律规范适用过程的论证关涉裁判结论的正当性,它可能成为此后类似案例的参照。人们正是通过法律论证来调整其在社会中的私法行为或者日常活动,诠释对公平正义的价值追求。  第三,论证结构和裁判结论的关联性。  一个文本的论证是由论证结构形成论证结论。法官对裁判理由的论证,亦是按照一定的论证结构推断出裁断结论的。  民事裁判理由论证的结构大多是演绎推理。大陆法系成文法的特点决定了演绎推理是裁判理由论证的主要结构。这种结构本身表明了裁断结论来自法律规范的内在逻辑构成。  在适用法律规范模糊或者需要确定适用的法律规范时,对原则、公平、正义等价值的判断则是以听众为核心的论证结构的呈现。麦考密克的后果主义论辩方式和融贯协调的论证模式有利于实现论证的目的。根据这些价值所作出的判断和由此推论出的裁判结论的连接则体现了论证的关联性。  ……

作者简介

王合静: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副教授,诉讼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武汉大学法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博士后。主持有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和中国法学会项目,主持和参加省部级项目多项,发表论文近二十篇,出版专著两部,合著两部,参与翻译著作一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