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00214087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177
  • 出版时间:2023-03-01
  • 条形码:9787100214087 ; 978-7-100-21408-7

本书特色

16世纪英国国教政制的系统性论述,英国保守主义思想传统的奠基之作。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奥古斯丁的四篇著作《〈加拉太书〉注疏》《〈罗马书〉章句》《未完成的〈罗马书〉注疏》《致奚普里安——答不同问题》,基本上集结了奥古斯丁在公元400 年以前的保罗书信注,对于了解保罗书信在奥古斯丁思想演变过程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奥古斯丁在注释保罗书信时的主要关怀不是讨论抽象的神学疑难,而是为了解决教会中遇到的问题,并反驳摩尼教徒及其他异端对保罗的错谬理解。在某些地方,他也暗中驳斥了其他教父神学家对保罗书信的解释,认为这样的解经有叫人堕入异端的隐患。因此本书对于人们理解保罗神学在早期教会历史中的不同际遇也有一定意义。

目录

编译者前言
《圣经》经卷缩写表
《加拉太书》注疏
《罗马书》章句
未完成的《罗马书》注疏
致奚普里安——答不同问题
展开全部

节选

《奥古斯丁的解经学(“经典与解释”丛编)》:  (5)保罗还讨论了恩典与过犯的另一个分别,他说:“因一人犯罪就定罪,也不如恩赐。原来审判是由一人而定罪,恩赐乃是由许多过犯而称义。”(5:16)(6)“因一人犯罪”可以理解为“因人的一次过犯”,因为接下来说的是“恩赐乃是由许多过犯而称义”。其中的区别在于:罪因亚当一人而定下,但主耶稣恩典赦免的却是许多人的罪。(7)接下来的经文同样表明了这种区别,正如保罗所言:“若因一人的过犯,死就因这一人做了王,何况那些受洪恩又蒙所赐之义的,岂不更要因耶稣基督一人在生命中做王了吗?”(5:17)(8)“它们更要在生命中做王”指向了永恒的生命,“受洪恩”则指许多的罪都被神原谅了。(9)“这就如罪是从一人人了世界,死又是从罪来的”这句经文打断了保罗的讨论次序,在指出恩典与过犯的上述区别后,保罗重新回来讨论他起初想要表达的观点。(10)保罗说:“如此说来,因一次的过犯,众人都被定罪;照样,因一次的义行,众人也就被称义得生命了。因一人的悖逆,众人成为罪人;照样,因一人的顺从,众人也成为义了。”(5:18-19)保罗本来要开始说明亚当乃是将来之人的预象,但他中间插入说明了恩典与过犯的上述两种区别,而他做总结时又重新说明了他的观点:“因一人的过犯,众人就被定了罪。”  30.(1)“律法本是外添的,叫过犯显多。”(5:20)保罗在此充分说明了,犹太人并不理解神为什么要赐下律法。(2)律法并不能救人脱离死亡,脱离死亡乃是本乎恩,因着信。神颁布律法是要使我们清楚地意识到,我们被罪紧紧地困住,我们根本就不能依靠自己的力量来做一个义人。(3)所以世上到处都充满了罪恶,不但律法的禁令使人更加欲火攻心,同时,对那些冒犯了律法的罪人来说,律法的存在就让他们的过犯显得更多了。只要你还记得,人在律法之下这一阶段中的处境,你就会理解这一点。  31.(1)“这样,怎么说呢?我们可以仍在罪中,叫恩典显多吗?断乎不可!我们在罪上死了的人,岂可仍在罪中活着呢?”(6:1-2)保罗在这里表明:人之前所犯的罪已经得到了神的原谅,以前的罪已经被勾销,而神对罪的原谅显示了他丰富的恩典。(2)但倘若有人想增加自己的罪恶,好从神那里得到更多的恩典,那么,他的表现就说明恩典并没有在他身上产生任何的效果。这种人尚不明白,恩典的工作就是让人远离罪恶。  32-34.(1)“因为知道我们的旧人和他同钉十字架,使罪身灭绝。”(6:6)摩西也指出:“因为被挂的人是在神面前受咒诅的。”(申21:23)(2)主耶稣钉十字架象征着旧人的死,而他的复活则象征着生命的重生。(3)保罗指出,主钉上十字架代表了我们这些曾被诅咒的旧人钉死在十字架上,因“他背负我们的罪”(参见约1:29,彼前2:24),“他替我们成为罪”(参见林后5:21),在“肉体中定了罪案”(参见罗8:3)。(4)保罗说“使罪身灭绝”是什么意思呢?他自己的解释是:“因为已死的人是脱离了罪”,“我们若是与基督同死……”它的意思就是,我们已经与基督被同钉十字架。(5)正如他在别处所说:“凡属耶稣基督的人,是已经把肉体连肉体的邪情私欲,同钉在十字架上了。”(加5:24)因此摩西并不是在中伤主,而是作为先知预言了主被钉十字架的意义。  35.(1)“罪必不能做你们的主,因你们不在律法之下,乃在恩典之下。”(6:14)这显然是指人的第三个阶段。在这一阶段,人的身体尽管还顺从罪的律,但内心里面却顺从了神的律(参见7:25)。在身体复活、死亡被得胜吞灭以前(林前15:54),纵然情欲仍然会困扰他,并迫使他让步,但是他并不服从罪的胁迫。(2)因为我们并不同意邪恶的欲念,所以我们就是在神的恩典之下,罪没有在我们朽坏的身子上做王。事实上,保罗在这里说:“我们在罪上死了的人,岂可仍在罪中活着呢?”他描述了在恩典中得到坚立的人。但那些没有脱离罪的人,他们纵然想要抵挡罪,却仍然是在律法之中而不是在恩典之中。  36.(1)“就如女人有了丈夫,丈夫还活着,就被律法约束;丈夫若死了,就脱离了丈夫的律法。”(7:2)我们应当注意,这个类比不同于它的主题。保罗说明了在妻子的丈夫死去的情况下,她可以另嫁意中人,因为她已经完全脱离了丈夫的律法。(2)保罗在这里把灵魂比作女人,而把犯罪的恶欲比作她的丈夫,这恶欲在肢体中发动,以致结成死亡的果子,他们的后代就是这样一种结合的产物。(参见7:4-6)而律法既免不了罪,也不能让人在罪中得自由,它只是把罪在恩典前显明,这就是为什么那些臣服在律法之下的人反而犯罪的欲望更为强烈,罪就因过犯而更多了。(3)因此,保罗的比喻有三重:妻子象征着灵魂,丈夫象征着罪的冲动,丈夫的律法则象征着律法。保罗并不是说,当罪死的时候,灵魂得到了自由,就像丈夫死了女人就自由了一样;而是说,灵魂乃是向罪而死,因此灵魂就从律法中解脱了出来,从而可以归属于另一个丈夫,这就是基督,即便罪好像还是活着,灵魂却已经向罪而死。(4)虽然犯罪的邪情私欲仍然存在,但我们既不顺从它,也不同意它,因为我们在内心顺从神的律,因为我们已经向罪而死。(5)何况,当身体复活时,罪也会死去,对此保罗在稍后说道:“借着住在你们心里的圣灵,使你们必死的身体又活过来。”(8:11)  ……

作者简介

  [古罗马]奥古斯丁(Augustine of Hippo,354-430),古罗马基督教神学家、哲学家,他融合柏拉图主义与基督教教义(特别是保罗神学),从而被认为是基督教哲学的真正创立者。著有《忏悔录》《上帝之城》《论三位一体》等。    尹哲,中国人民大学宗教学博士,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基督教思想和宗教哲学。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