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学人学研究与探索

包邮美学人学研究与探索

¥52.9 (5.4折) ?
1星价 ¥52.9
2星价¥52.9 定价¥9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46822112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410
  • 出版时间:2023-03-01
  • 条形码:9787546822112 ; 978-7-5468-2211-2

内容简介

《美学人学研究与探索》,甘肃省敦煌文艺出版社2023年4月出版,顾祖钊主编。
人的意识是哲学、科学都在研究的。人这样明明白白的知道,人们很需要研究清楚,人类的意识是如何形成的。本书提出,人的精神的本质是明确是谁的有知道功能的一个个体,即“我”,因为“我”有知道的功能,即形成了人类的意识。也就是人的意识是由个体的“我”形成的,个体的“我”的生命只有一次,但是,正是个体的“我”,形成了人类的意识。一个明白的知道自己的存在的东西是唯一的一个存在。在人学理论研究上,为什么提出精神与身体的二元论?因为科学已经确定,“心不等于脑子,脑子分析到*终,就是原子构造”《关于心的研究——新科学的启示》,《西北民族学院学报》1997.2,作者,窦宗仪。另参阅《意识科学的**人称方法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2.《意识的科学研究途径》,光明日报,2004.06.29.
本书提出,美是源于人的审美,但是人的审美并不是人的主观性,而是人类自身的生命存在的本质。因为人是美的需求者,而美的实现是由自然形成的,因而人们说“美景天成”,自然名胜令人“流连忘返”。结合人学研究,本书提出义与利统一的美学论述。正是因为美的本质是在于客观事物满足人的生命需求,美才是这样重要的。本书37万字。参阅《美源于主体的需求》,《社会科学》,2007.1.《乐感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本书通过人学研究,提出人的精神与人的身体是两个方面,因为人的身体就是由原子构成的非常复杂的生物构造,而人的精神是一个知道者、知觉者,即“我”,但是,“我”是由我的大脑形成的,即“自我显然不是人
的身体存在,但却离不开人的身体存在”(作者:陕西师范大学武天林),因为“我”是由我的大脑形成的,这样,在我们的感觉上,身体的快感、痛感,寒冷、干渴等等,通过人学研究,这些感觉实际是人的精神的快感、痛感。我们
可以体会一下,看一看我们有时感觉干渴,实际是我们的精神感觉到干渴。因为人的快感是人的精神的快感,所以人的快感是美感。季羡林也在《美学的根本转型》提问到“口味之美就不能算是美”?但是人的快感必须经过
“我”的认可才是美感,假设人如果吃了珍稀的鸟的蛋,人不但不感觉到美,而且感觉到痛心。
本书还参考:
“人类精神是一个独特的时空世界,它像宇宙、像生命、像历史一样无限深远、无限复杂、无限神秘、无限迷人。探寻这个时空世界的内容、特性、结构和运行规律,是人类主体觉醒和文化自觉的重要内
容,是关系当代人类前途命运的紧迫课题。” 庞井君,《以审美方式探寻人类精神体系之根 》,《学术前沿》(京),2017(5)下
“人类的心灵含有*深的奥秘”(梅俭华主编《自我问题研究》,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6月,184页)
《自我的本质》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20.2
《心灵导论 》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9.7
《中国心灵哲学论稿 》 科学出版社 2020.4

前言

为美学的思考者探索者

美学,是一个人类的难题。公元前五世纪古希腊哲学家就发现“美是难的”,直到今天,美,依然是很难很难的课题!但是,再难,也挡不住中国美学思想家探索的脚步,这本《美学、人学研究与探索》的出版,便是中国美学思考者、探索者仍在攻坚克难的一个证明。它的成书也是中国这个鼓励创新的时代里出现的一个小小的奇迹。毋庸讳言,美学是一个不太被重视的角落,然而,即使在这个学术的角落里,也有一帮梦想着创造奇迹的人。

说此书的出版是一个小小的奇迹,首先是因为它是一部不为当代流所动,而将一群逆行的美学思考者的真知灼见汇集而成的书。记得在19年的某次文艺理论学术会议上,北方某中心的主办者公开宣布:现在是“思想淡出,知识登场”的时代。也许,这是对当今流的一种概括,显然它与那种“去思想化”的暗流合,于是,许多饱学之士便蜂拥而去。然而,这并非民族学术界的幸事,却是我国学术界的悲哀。试想,当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理论界,不以思考创新为己任,而以炫耀知识,是外民族的知识为荣耀的时候,那么这个民族的思想界和理论界就一定会陷入无所作为的停滞时代,这是可怕的学术倾向。所幸上述概括不全是事实,或者说只是于表面戏说。而我们这本思考者、探索者的专集的出版,便以它“硬核”的事实,说明中国美学界仍有人在思考,从没有停止过理论的创新与探索。当它突然地出现在你的面前,着实让人惊奇:中国美学啊,你也有自己的脊梁!

说此书的出版是一个小小的奇迹,其次是因为它的成书,是一种来自社会底层的自发力量。这里的文章,很少是为某个项目、某个而写作,发表的刊物也不是多么高级,一般都没有某种利的推动,而多半是发自良知的即学术良心的学术冲动。而这本书的成因更是一种民间的自发行为;本书文章的收某者和出版经费的资助者,本是一位天津的普通科技工作者,居然能对美学发表一些质朴的一针见血的看法。不仅拿出他并不富裕一点积苦资助本书的出版,还给每位作者发了再版稿费;花了好几年的时间收集美学论文,找出版社,几受控,摄转多地,才找到了出版社愿意承担。看到他那执着而沧桑面容,才懂得他为这本书付出多少辛劳。他如此无想无艾地为中国美学的未来操劳,深深地感动了我:中国居然有这样的美学布速者和志愿者,这本身就是一个奇迹!更说明中国美学的未来是有希望的。

翻开目录,你就会发现,这本书在提倡人学视角、生命美学和生活关学。对中国古代美学也颇感兴趣。它集中了中国美学界老中青三代人的智慧,呈现了新时代美学论坛百家争鸣盛况的一个侧面。是一本中国美学研究者的案头书,一本难得的参考书。

说它是新时代美学论坛百家争鸣盛况的一个侧面,是因为美学探索者们可以说是放言无忌的,比任何时代都自由。例如,尊敬的胡经之先生提出:不能把本质力量对象化无服夸大,阳光空气不必经过这种对象化,一样可以是很美的。华人把中秋的明月当成审美对象,说上面有美丽善舞的结氓,照桂花酒的吴刚,还有常年捣药的玉兔。显然这是把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了,所以中秋的月亮成了审美对象,但是能不能说这就是实践呢”显然不能。所……层次的综合”的主张,马大康提出的“审美幻象”概念,杨修品提出的“爱才觉得美”的高见等等,都是走向创造和建构的重要参考。可惜许多高见不能一一罗列了。

之,本书给人以新意送出,琳琅满目之感。美学能遇到的问题,这里几乎都已涉及。如要继续我们对美学的思考与探索,此书便是咱们共同的起点。

是为序,又代前言了。

目录

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
人,应该搞清自己与自然界的关系
“”——中国古代的“生命美学”
中华哲学美学四大有世界意义的贡献
走向人学的美学——论当代审美理论的“阿基米德
21世纪中国美学:抵抗“散文化”
与断崖:当前中国美学研究的成就与局限
——从陈炎版《美学》教材说起
中国美学之生命美学精神
生命美学:崛起的美学新学派
论美是普遍快感的对象
审美与生活的同一
——在阐释中理解当代审美文化
论当代审美文利性的回归
美学大势与人学
爱便是美
关于义利关系的哲学思考
美与“自由”关系的反思
美学研究的展
生活美学:21世纪的新美学形态
从生命美学看审美价值的主体回归
从生命美学再认识:美学自律与审美自律
生命的宣言与告白——“生命美学”述评
新世纪美学基本理论建设的几点思考
——从马克思主义出发
论当代中国美学的生命转向
从比较视域看中国美学的基本
从“乐感”探寻美学的理论基点
关于实践观的种种问题
心之存在的证明——罗蒂后现代心灵观批判
美从“乐”处寻:《乐感美学》的现
《林语堂的生活美学》代序
身体美学的当代建构意义
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美学
“日常审美经验”与“感知星丛”——生活论美学的“建构性”
论利益是社会历史发展的终动力
生活美学的价值取向及其现实意义析论
美学研究与人学研究
美是什么?——对于美的本质的分析、讨论
对美学、人学、价值的实质的综合分析
对美学、人学理论研究的几点讨论
论著索引
后 记
展开全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