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万川之月:中国山水诗的心灵境界(精装)

万川之月:中国山水诗的心灵境界(精装)

1星价 ¥34.1 (6.2折)
2星价¥34.1 定价¥55.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7600184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76
  • 出版时间:2020-09-01
  • 条形码:9787576001846 ; 978-7-5760-0184-6

本书特色

1、著名学者胡晓明精选中国山水诗中200余首佳作,以美学和哲学视角探索中国山水诗的内涵,探索天地与人心的统一。 2、在美学阐释的背后,作者更以哲学的思辨透析中国山水诗歌中的不同之“境”:飘泊与安顿、悲哀与复苏、有我与无我、向上与超越、勉励与纵浪…… 3、安顿生命,这是中国山水诗永恒的乡愁冲动的一个侧面。人在大自然的怀抱里沐浴灵魂,陶冶性情,开拓胸襟,提升人的精神存在。如果没有这心灵的远游,那么,人类的心智将封闭、枯竭而死亡。 4、本书共十章,分别阐释了作者眼中中国山水诗的各种境界,旨在站在中国哲学的学术立场来看中国山水诗歌,从中国山水诗歌的特殊角度来看中国哲学,文字古典优美,清心养气。 5、书中收录30幅古典山水画,诗画同赏。 6、布面精装,附赠蓝丝带书签,古朴典雅。

内容简介

《万川之月》是一本从新的角度解读中国山水诗歌的书。中国山水诗,乃是中国哲学精神的感性显现,除了表达诗人的心境,更是表达着中国诗人代代相承的共通的心境,集体的意欲;这共通的心境与意欲,正映射着中国哲学的真正性灵。本书不仅仅把山水诗作为精妙优美的语言文字或风景画来看待,更重在探究山水诗中所表现的中国文化的心灵境界,试图发现中国山水诗隐藏在技法、家数、渊源、流派以及风格背后的共通的民族文化的诗心。从中国哲学的学术立场看中国山水诗歌,从中国山水诗歌的特殊角度看中国哲学,这是本书的宗旨所在。

目录

作者序
**章 雪夜人归――生命的飘泊与安顿
第二章 啼鸟处处――生命的悲哀与复苏
第三章 花泪蝶梦――有我与无我
第四章 泰山秋水――向上与超越
第五章 逝者如斯――勉励与纵浪
第六章 鱼跃鸢飞――流动飘逸之境
第七章 荒天古木――荒寒幽寂之境
第八章 风日流丽――绮丽华滋之境
第九章 一窗梅影――清莹透明之境
第十章 扁舟一棹――音乐与绘画境界
结语
后记
主要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节选

诗的类型起源于某些普遍的心理需要。史诗满足了英雄崇拜、祖先仰慕的需要;哀悼诗是出于人类向死者道别的需要而产生的形式;格言诗满足了表达思想中欢乐经历的需要;宴饮诗满足了人类对“不散的筵席”的奢想;等等。 山水诗满足什么样的心理欲求呢?只要看中国古代山水诗中,有那么多的宁静安谧的村庄、田园、古刹,只要再看看*早的山水诗,其实是对不自由人生的一种逃避,我们不妨认为山水诗是一个*大的补偿意象(compensatory image),尽管诗人们的真实命运中,充满了颠沛流离和不安焦虑的因素,他们对山水的崇尚心理,扎根于一种对更自由、更永恒、更真实的人生形式的持久的精神追求之中。宋人有两句诗:“水隔淡烟修竹寺,路经疏雨落花村。”(杨徽之《寒食寄郑起侍郎》)其实,每一个中国诗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处隔水相望的“淡烟修竹寺”与“疏雨落花村”。尽管山水诗语言、风格有各种变化,但其中所代表的那一份普遍的精神需求,却绝不会消失。 山水诗的产生,充满了诗人生命漂泊之感,山水诗的发展,又越来越作为诗人生命安顿的形式。山水诗既包含着痛苦的体验,又包含着愿望的实现。 元人马致远小令《天净沙》云:“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实在是中国山水诗一个*精彩的诗品。这阕小令的意义,或许并不在诗的本身,而在于这种漂泊无依的情感原型,在于《秋山行旅图》中诗人形象中具普遍意义的那一份千年游子心。 循着这一条“西风古道”,我们或许可以找到中国山水诗的真正源头。也即是说,中国诗人背井离乡、行役征戍以及由此产生的生命漂泊之感,与向往安顿之感,无疑构成了山水诗的一个极重要的精神源头。凡**等的诗歌,总是包含着*基元的情感要素。你看马致远这首小诗:西风瘦马断肠人,何其孤零的身影!小桥人家流水处,何等温馨的憧憬! 将自然风景的描写,染上人的漂泊感受的诗,是从《诗经》、《楚辞》开始的。《诗经》中虽然有不少关于远离家园、行役征戍的咏唱,但诗人的漂泊感受并没有借山水的形式来表达。只有一些不完整的自然风景片段,作为起兴的引子。如清人恽敬云:“《三百篇》言山水,古简无余词,至屈左徒而后,瑰怪之观,淡远之境,幽奥朗润之趣,如遇于心目之间。”(《游罗浮山记》,《大云山房文稿》二集卷三)但他还没有说出屈原那些“侔色揣称”、“循声得貌”的山水之辞背后的心理原因。《九章》里写道: 入溆浦余儃佪兮,迷不知吾所如。 深林杳以冥冥兮,猨狖之所居。 山峻高以蔽日兮,下幽晦以多雨。 (《涉江》) 冯昆仑以瞰雾兮,隐山以清江。 惮涌湍之礚礚兮,听波声之汹汹。…… 悲霜雪之俱下兮,听潮水之相击。 (《悲回风》) “迷不知吾所如”,王逸注:“言己思念楚国,虽循江水涯,意犹迷惑,不知所之也。”一方面,水的样式反映了人的情感心理——“猨狖之所居”,王逸注:“非贤士之道径。”另一方面,山水也是非人的存在。这强烈抒发了诗人远离故土所感到的生命的无目的与人生的无依托;浪涛狂涌,大雾藏山,深林杳杳,这些完整的自然风景,都既是漂泊生命的情感显示,又是以“异己”的存在而表现的。 王逸《九章序》中说:“屈原放于江南之野,思君念国,忧心罔极,故复作《九章》。”又《九歌序》中说:“屈原放逐,窜伏其域,怀忧苦毒,愁思沸郁。……因作《九歌》之曲……下见己之冤结,托之以风谏。”又《天问序》也说:“屈原放逐,忧心愁悴。彷徨山泽,经历陵陆。嗟号昊旻,仰天叹息。……以渫愤懑,舒泻愁思。”王逸之所以特为强调“屈原放逐”,强调从一个共同体中被抛出的状态,强调身在异域的感受,是因为失土失根的苦痛,漂泊无依的悲凉,实在是诗人创作的心理动力之一。诗人需要表达这种漂泊的悲哀,于是以异域,也同时是异己的山水作媒介。 中国诗人为什么需要山水诗,由这里可以获得一个新的解释。刘勰称“屈平所以能洞监风骚之情者,抑亦江山之助乎!”(《文心雕龙·物色》)并没有真正懂得屈原笔下的山水,而钟嵘所谓“离群托诗以怨”,并以“楚臣去境”为“怨”之例(《诗品·序》,何文焕辑《历代诗话》),则看得比刘勰深了一层。

作者简介

胡晓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现从事中国诗学及近现代学术思想的研究。已出版有《中国诗学之精神》《诗与文化心灵》《江南女性别集(全四编)》《灵根与情种:先秦文学思想研究》《丽娃河畔札记》《万川之月:中国山水诗的心灵境界》《文化的认同》《文化江南札记》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