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与诸神:荷马的世界图景

人与诸神:荷马的世界图景

1星价 ¥118.5 (7.5折)
2星价¥118.5 定价¥15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4479525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738
  • 出版时间:2023-05-01
  • 条形码:9787544795258 ; 978-7-5447-9525-8

本书特色

在这部著作中作者陈中梅以世界眼光聚焦荷马史诗,对其进行独到、深入和系统的探究,为我们呈现壮阔史诗世界的同时,也展现出自身的创造精神和深厚学养。

内容简介

荷马塑造了希腊。荷马史诗凝聚并升华了希腊人的民族自豪感,使他们具备了自己的宗教观、生存理念、审美追求、政治判断力和价值取向,拥有了自己的观念形态。《伊利亚特》和《奥德赛》是希腊民族**次清晰的话语表述,其巧妙糅合了神话的古朴和新视野展望的瑰丽诗句浓墨重彩,为后续时代的希腊人绘制了他们即将进入其中的世界图景。 本书聚焦并围绕荷马史诗展开研究,提出了诸多新观点。在介绍荷马和他的史诗的基础上对荷马的诗学思想进行了深入和全面的探究,研述了史诗语境里的奥林波斯诸神,探讨了宙斯在希腊神系里的霸主地位,分析了他的文本处境;通过解析国王,指出阿那克斯和巴塞琉斯之间的异同,细致剖析了荷马的王者观;又指对英雄,细论其长相、战力、吹擂、“气短”和羞辱意识等,细察英雄世界里普通人的生活,针对其在明喻里的“表现”,做了贴近古代语境和社会状况的梳理;考察英雄时代的议事机制;讨论了史诗人物的“二畏”以及普通人的话语权利等问题;结合钩沉词义的做法,阐述了命运与人生、死亡和诸神之间的关系,分析其对宙斯权力的制衡;从侧面指涉希腊文化的核心,深入研讨史诗人物的悲剧意识,揭示了斯库拉的峭壁和卡鲁伯底斯的漩涡的能指潜质…… 全书内容丰富,立论精当,引证翔实,行文通畅,充分展示了作者的治学理念,实现了学术性、思想性和可读性的完美结合。

目录


年代说明
缩写说明
一、 典
二、 期刊
三、 《伊利亚特》和《奥德赛》

**章 荷马与荷马史诗
一、 荷马
二、 史诗
三、 荷马史诗

第二章 荷马史诗的构合
一、 结构与整合
二、 明喻的构合作用和表义特征
三、 程式与史诗的合成

第三章 诗和诗论
一、 诗人
二、 诗歌
三、 神赋论
四、 自我教授(autodidaktos)
五、 亲临其境者(或亲历者、目击者)的讲述

第四章 史诗语境里的奥林波斯众神
一、 神
二、 奥林波斯(神)与天空
三、 居家奥林波斯
四、 “奥林波斯神”的所指
五、 神的等级之分和性别歧视

第五章 宙斯
一、 天空和奥林波斯的主宰
二、 *强健的神主
三、 谋略之神
四、 局限和面临的挑战

第六章 国王(王者)
一、 阿那克斯和巴塞琉斯
二、 权益与职责
三、 王者之相
四、 神一样的人中豪杰
五、 “佳好的国王”

第七章 英雄
一、 宙斯哺育的人中豪杰
二、 平民英雄
三、 长相、力量和作战技能
四、 英勇战斗

第八章 战场上的人中豪杰
一、 吹擂炫耀
二、 吹擂与战斗
三、 羞辱意识
四、 英雄气短

第九章 普通人的作用与生活
一、 效命疆场
二、 “阿开亚人的话语”
三、 劳作,宴饮
四、 和平时期里的生活
五、 “无声”的作用

第十章 明喻里普通人的生活
一、 明喻
二、 牧人
三、 猎手
四、 农夫
五、 水手
六、 渔人
七、 工匠
八、 木工(和樵夫)
九、 父亲,母亲,孩子

第十一章 话语??协商??集会
一、 话语的内向和外向表述
二、 首领间的协商、辩论
三、 其他人士和士兵群众(或民众)的参与
四、 “我们再也没有集会”

第十二章 民众的议论
一、 体现公正并参与历史的构建
二、 “我要抱怨的是你等众人”
三、 潜在的制约
四、 史诗人物的“二畏”
五、 与知识(或常识)和智性的通连

第十三章 命运
一、 人生
二、 部分,份额(或份子)
三、 命运与人生
四、 命运与死亡
五、 daimoni isos
六、 超越命运

第十四章 神与命运
一、 命运女神
二、 神(包括宙斯),神性,命运
三、 宙斯与命运

第十五章 悲剧意识
一、 人生苦短
二、 幸福与苦难
三、 宙斯“喜欢这样”
四、 选择的自由与不自由的选择
五、 塞壬的歌声
六、 斯库拉的峭壁和卡鲁伯底斯的旋涡

第十六章 悲壮人生
一、 阿伽门农
二、 奥德修斯
三、 “朋友,你也只有死亡”
四、 认命与抗争的勇气
五、 萨耳裴冬
六、 赫克托耳

第十七章 阿基琉斯
一、 勇冠全军的英雄
二、 个性犟悍、倔傲
三、 自控能力低下和大局意识薄弱
四、 不听劝说
五、 个人英雄主义
六、 神的批评
七、 “盾牌”的另一面

参考书目
一、 古代典籍择要
二、 西文著述
三、 中文著作和论文
四、 中译外文著作

索引
一、 人神名字
二、 重要希腊词汇和短语
三、 注释中部分内容提示

后记
修订说明
展开全部

节选

**章 荷马与荷马史诗 治学应该严谨,也讲究明晰。但是,问题在于人们经常无法有效控制研究的对象,不能如愿以偿地得到想要得到的澄明。显而易见的是,作为课题的目标方是无意识的,不会因为人的喜好而主动予以配合,它的“状态”,譬如说在源头上的显现是否明晰,通常并不取决于研究者的愿望。具体到本书稿的研究对象,我们将会发现上述提法并非无的放矢。西方人功底深厚和流派众多的作家及作品评论,实际上是从一个至今仍无法不致引起争议地牢固确立的基点上开始的。这么说乍听起来或许显得偏于玄乎,有点令人难以置信,却是我们不得不勇敢面对的事实。说到西方文学的源头,人们会想到荷马。然而,荷马不是我们可以不设前提地放心追溯的文学始祖。事实上,西方文学史上或许没有哪一位有大篇幅作品存世的重要作家,比他的身世更加扑朔迷离。荷马不总是可以“实证”的,有西方学者甚至怀疑历史上是否确有荷马其人。荷马真实,却也虚缈,他的身世和创作年代无法精确核证。我们知道,如果打算有成效地从事哲学研究,专家们会强调先行寻找一个坚实和稳定的基点。但文学有自己的特色,与哲学有所不同。它的*大,也是那种让哲学望尘莫及的能耐,便是能变“废”为“宝”,将无奈转化为魅力。只要认真对待,处理得当,起点上的模糊不仅不会损害文学的接受面,反而还会增添它的妩媚。模糊也是学术赖以生存的一个有意义的起点。当然,哲学所倚重的稳定性也是相对的,涉及它的鼻祖,比如说米利都的泰勒斯(Thalēs),后人的所知同样相当模糊,在一些重要的方面并不一定比对荷马的了解清晰。看来,历史在这一点上是公允的,只要所涉的年代久远,无论哲学还是文学,都会或多或少地在源头上遇到难以正本清源的问题。困难的存在是一个客观事实,但“难 以”不等于放弃。相反,它应该是一种动力,激励我们迎难而上,*大限度地发挥自身(当然 还有资料)的潜力,孜孜不倦地勤奋工作,以期朝着解决难题的方向筚路蓝缕,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迈进。 一、 荷马 历史公允,却并非无懈可击。上述存在于文学和哲学领域里的模糊,倘若从“时间”的角度来评判,其实也说明了历史本身所包含的不明晰。英国诗人兼文论家马修??阿诺德曾用不多的词汇概括过荷马的诗风,其中之一便是思想和表义的“简约”。然而,这位文风庄重、快捷和通常说来比较直朴的希腊史诗诗人却有着不简明的身世,给后人留下了许多不解 其庐山真面目的疑团。首先是他的名字。Homēros不是个普通的希腊人名。至少在希腊化时期以前,史料中没有出现过第二个以此为名的人物。Homēros被认为是homēra(中性复数形式)的同根词,可作“人质”(亦即“抵押”)解。然而,以诗唱换取客地居民招待以解决生计,是古代吟游诗人的常规做法,并非仅为荷马为之(荷马显然不是古希腊*早的歌手或唱诗人<aoidos>),何故由他一人独得此名?此外,即使有人愿意用 “诨名”相称,荷马也不会乐于接受,日后会予以改变。Homēros亦可拆解作homē(h)oron,意为“看不见(事物)的人”,亦即“盲人”。这一解析同样显得勉强,除了某些后世资证外,也许是根据《奥德赛》里的盲诗人德摩道科斯所作的反推,把荷马想当然地同比为古代诗家中不乏其人的瞽者。细读史诗,我们会发现荷马有着极为敏锐的观察力,对色彩和光亮的分辨尤为细腻。荷马的名字还被解作短诗的合成者。有学者试图从 Homēridai(荷马的儿子们,荷马的子弟们)倒推 homēros 的成因,所作的努力值得嘉许。然而,此类研究也可能走得过远。比如,历史上曾有某位英国学者,此君突发奇想,竟将Homēros 倒读为 Soremo,而后 者是 Soromon(所罗门)的另一种叫法,由此将荷马史诗归属到了一位希伯来国王的名下。应该指出的是,从字面推导含义是西方学者惯用的符合语文学(philology)释事规则的常规做法,即便尝试倒读人名,也算不得十分荒唐,只是由此得出的结论可能与事实不符乃至南辕北辙,这是我们应该予以注意的。 诗向来是一种神奇的东西,在生产力落后,人们的智力和智性尚待开发的古代尤其如 此。在荷马史诗里,歌手可以不至过分地像对待王者、首领和英雄们一样,称诗人为“神圣的”(或“神一样的”)。如此称呼合乎传统,既不会引起史诗人物的反感,也不致使荷马时代的听众产生不舒服的感觉。屠格涅夫说过,诗是上帝的语言。T.S.艾略特认为,一切真正的诗歌首先是传达神意(里尔克也持类似的见解),然后才能被人理解。二位大诗人不一定知晓,当他们如此说话的时候,他们正以自己的方式,富有新时代特征地表述了荷马对诗和诗人的认识。诗人神圣,荷马本人当然不会例外。当然,这么说不是暗示荷马有意借颂扬诗人之名,行突出自己之实。我们知道,荷马没有像赫西俄德那样,在诗作里“顺便”提及自己的名字。然而,希腊人需要有一位属于这个伟大民族的神圣诗人。在他们看来,荷马有传统赋予的古远和无与伦比的天资,有那样澎湃的诗情,那样丰广而高远的人文情怀和深厚的历史感,因此比任何诗人都更为接近于神圣,“神圣的”于他当之无愧。“神圣的荷马”(theios Homēros)出现在喜剧诗人阿里斯托芬的作品里。可以肯定,在公元前五世纪的雅典和其他城邦,这不太可能只是个别人的提法。柏拉图(Platōn)批评荷马的神学,却推崇他的诗才。通过苏格拉底的如簧之舌,他称荷马为*好(aristōi),也是*神圣的(theiotatōi)诗人。柏拉图的赞誉不像是言不由衷的。或许,正因为荷马是古代的 诗歌权威,才促使他把荷马当作批判的主要对象,立志战而胜之,用哲学的逻格斯(logos)取代诗歌的秘索思(mythos或 muthos)。显然,尽管受到一些哲人的批评,荷马已经如日中天,theios于他当之无愧。亚里士多德(Aristotelēs)对荷马的赞美,在《诗学》里可 谓溢于言表。他认为荷马独步天下,全面超越了其他史诗诗人。在情节的取舍方面,荷马同样胜人一筹,可谓出手不凡(thespesios)。thespesios的字面意思为“神说的”(或 “神圣的话音”),亚里士多德没有用它赞誉过别人,包括他的老师柏拉图。诗艺唤天资(euphous),需要迷狂(manikou)。在这里,亚里士多德用他的理性主义和当时广为人知的“迷狂说”,取代了荷马的神赋论。然而,在希腊人看来,迷狂是通连神意的,亚里士多德没有指出这一点,但我们却可以从柏拉图的《伊安篇》里非常清晰地了解到它的神学背景。亚里士多德是了解荷马之神圣的(theios),但他的理性主义诗学观却似乎不允许他从正面赞扬荷马的“神性”。thespesios的使用,或许反映了他的矛盾心情。这个词的常规意思 带有“似神的”内涵,但在它所出现的上下文里却不宜直白地作如是释解。借助表义上的模 糊,亚里士多德巧妙地打了一个擦边球,既委婉肯定了荷马的“神圣”,亦即非同寻常,又赞扬了他构诗技巧的出类拔萃。 希腊人认同荷马,其中许有民族的感情色彩,也有想当然的成分,但是支撑他们在这一 问题上形成共识的依据,主要还是他们所知道的一些散见于史料中的记载,以及根据这些记 载所形成的认知传统。对于他们,否定荷马是不可想象的。否定确有荷马其人,甚至比否定 传统的神祇,包括长期声名显赫的奥林波斯神族的权威更难。希腊人*终接受了耶稣,在信 仰上放弃了宙斯,但他们却没有因为喜欢莎士比亚和普希金,没有因为世界上出现了许多诺 贝尔文学奖得主而放弃荷马。过去、现在如此,将来大概也只能这样。古希腊人相信,现代 希腊人亦然,他们的祖先中有一位名叫荷马(Homēros)的诗人(aoidos),他天分极高,阅历丰富,创编过宏伟、壮丽和含带浓烈悲剧色彩然而却脍炙人口的史诗,是民族精神的塑造者,民族文化的奠基人。一般认为,荷马出生在小亚细亚沿岸的希腊人移民区,因而是一个伊奥尼亚希腊人。据后世的《荷马生平》和其他古代文献的通常需要使用者去粗取精乃至沙里淘金的记载,荷马的出生地至少多达七个以上。至公元前六至前五世纪,古希腊人一般将他的“祖城”限定在下列地名中的一个,即基俄斯(Chios)、斯慕耳纳(Smurna)和科洛丰(Kolophōn),其中尤以基俄斯的呼声*高。在一篇可能成文于公元前七世纪末或前六世纪初的颂神诗《阿波罗颂》里,作者以一位**诗人的口吻称自己是一个“来自山石嶙峋的基俄斯的盲(诗)人”(tuphlos anēr),是一名*出色的歌手。马其顿学问家斯托巴欧斯 (Johannes Stobaeus,亦即 John of Stobi,“斯多比的约翰”)编纂过一套诗文集,其中引用了从荷马到塞弥斯提俄斯(Themistios)等众多古代诗人和作家的语句。根据他的记载,抒情诗人塞蒙尼德斯(Sēmōnidēs)曾提及荷马的诗行(即《伊利亚特》6.146),并说引用者认为这是一位“基俄斯(诗)人的话”(Chios eeipen anēr)。值得一提的是,塞蒙尼德斯没有直呼荷马其名,似乎以为只要提及“基俄斯人”,人们就会知晓它的所指。上述引文或许还不能一锤定音地证明荷马(或一位创编过史诗的盲诗人)的家乡就是小亚细亚的基俄斯岛,但至少可以就诗人的故乡归属问题,给我们提供一个大致的范围或参考项,为我们了解荷马其人,提供一条虽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仍然存在着一些疑点的线索。

作者简介

陈中梅:毕业于美国杨百翰大学,获博士学位,曾访学希腊亚里士多德大学古典系。退休前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古希腊文学、文论、荷马史诗以及西方文化基本结构研究。出版专著《从物象到泛象——开辟文艺研究的新视角》、《柏拉图诗学和艺术思想研究》、《荷马史诗研究》等。译注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译注并附文阐释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发表论文《亚里士多德〈诗学〉**章研析》、《论柏拉图哲学的文学基础》、《试论希腊思辨体系中的technē》、《希腊神族的起源》《〈奥德赛〉的认识论启示——寻找西方认知史上logon didonai的前点链接》《表象与实质——荷马史诗里人物认知现象的哲学暨美学解读》等。多年来尝试运用新思路探究西方文化基本样态的要素构成,成果主要见诸长文《秘索思词源考——兼论西方文化基本结构的形成及其展开态势》和《秘—逻模式与西方文化基本结构的形成及其展开态势研究续篇》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