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英翻译与中国文化译介传播

汉英翻译与中国文化译介传播

1星价 ¥27.3 (7.0折)
2星价¥27.3 定价¥39.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30031654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180
  • 出版时间:2023-05-01
  • 条形码:9787300316543 ; 978-7-300-31654-3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内容囊括三大部分:汉英翻译视域下的中国文化、汉英翻译实践中的中国文化元素、汉译英译者行为研究。具体内容涉及中国文字与传统文化、中国文化精神、语言与文化关系、中国文学艺术传统及中西文化差异。在此基础上,以汉语和中国文化为主题,揉入语言学基础知识,兼及文学及其他相关内容,以西方尤其是英语文字与文化作为参照物,探讨汉英翻译实践中的中国文化因素及应对策略。并以译者行为为研究思路,探讨译者主体性在汉英翻译中的作用。

目录

汉英翻译视域下的中国文化
一 语言和思维与文化
二 文字的功用与翻译
三 中文语言现象
四 汉语中的文化观念
五 中国学术思想
六 中国教育理念
七 中文语境内的翻译场域
八 中国文学艺术传统
中国文化译介传播语境下的汉英翻译
一 汉英翻译实践和教学研究
二 汉英对比研究的语言与文化视角
三 汉英翻译教学中文化意识的培养
四 汉语文化现象在英文中的移植策略
五 汉英翻译实践中的文化移植案例分析
汉译英译介过程中的译者行为研究
一 译者的翻译过程研究
二 文化语境对译者的制约与影响
结??语
参考书目
展开全部

节选

一 语言和思维与文化 语言是形象的象征符号,形象是语言代表的意义。语言的形成和使用与人类大脑的结构有着直接的关联。从人脑的物理构成来看,两个半脑分工不同,左半脑负责语言,其功能为语言思维;右半脑负责形象,其功能为形象思维。从语言形式来看,中西方语言形式的不同直接造成了两种语境下人们思维方式的不同,首先体现在文字书写方式上。中文文字的音、形、意的结合使得中国人长于形象思维,英语这种字母文字割裂了与形象的直接联系,表现为纯粹记录语言的符号,形成了西方人较强的语言思维。 研究表明,语言和思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诸多西方学者也不同程度地表述了这一思想,黑格尔在《逻辑学》第二版的序言中对逻辑的对象——思维形式进行了讨论,认为思维形式首先表现和记载在人的语言里。中国学者强调语言与思维是外壳和内核的关系,认为思想的*高境界无法用语言来表达。《易经 · 系辞》认为“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可见语言作为一种符号,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和有限性。庄子说“得意而忘言”,就是将意义从言辞的局限中释放出来。《庄子 · 秋水》记载,“可以言论者,物之粗也;可以意致者,物之精也。”老子《道德经》开篇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都是这种思想的不同形式的呈现。 语言和思维的内容根基于文化语境之中,是相关文化思想的具体表现。鉴于中西方文化迥然相异,语言形式和思维内涵也呈现出大相径庭的内容。从翻译的视角看,翻译的对象是具体的语言,但翻译的实质是语言背后的文化及该文化所体现的思维内涵。本质上讲,译者处理的并非文字,而是文化。文化元素如何在译文当中得到恰如其分的呈现,是译者和翻译研究者应该尤为关注的问题。

作者简介

杨彩霞,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翻译教授,博士生导师,外国语学院教学督导组组长,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团队负责人,MTI教育中心笔译方向导师,中国翻译协会专家会员。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