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7603737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584
  • 出版时间:2023-05-01
  • 条形码:9787576037371 ; 978-7-5760-3737-1

本书特色

“快与慢”文丛, 来自《海德格尔全集》主编的“黑皮书”解密,还原海德格尔哲学公案的来龙去脉 冯·海尔曼和阿费利无与伦比的精细研究,其优点在于重新发现了海德格尔作品的解释学图景,揭示了海德格尔哲学中未被思及的维度。两位杰出学者的合作,既拓宽又平衡了关于近来黑色笔记本所引发争议的讨论。他们的著作以一种尤为及时的方式脱颖而出,成为近些年来对海德格尔研究*重要的贡献之一。 ——沙洛(Frank Schalow)

内容简介

本书是《海德格尔全集》主编冯·海尔曼及其助手弗朗西斯科·阿费利关于海德格尔“黑皮书”的正本澄源之作,力图还原海德格尔思想的本来面目。冯·海尔曼清晰明了地展现了海德格尔从基础存在论到本有之思的思想历程。弗朗西斯科·阿费利则通过对相关文本的精细解释学研究,首次向读者展现了“黑皮书”的总体视域和思路。

目录

前言 (阿诺夫·海德格尔)
德文版前言 (弗里德里希威尔海姆·冯·海尔曼)
致谢

导言
**章 (弗里德里希-威尔海姆·冯·海尔曼)
对“黑皮书”的必要澄清
——从有计划的、基于随意猜测的榨取性利用说开去
1.对马丁·海德格尔的“黑皮书”或“笔记本”的先行评述
2.对“黑皮书”的混乱读解的根源
3.海德格尔的“笔记本”或“黑皮书”在其著作整体中的位置
4.“黑皮书”中涉及犹太人的文字在哲学系统性上是无关紧要的
5.为何马丁·海德格尔的存在历史性思想不可能具有反犹主义性质
6.马丁·海德格尔思想道路的重大意义
6.1 海德格尔对于一种“活生生的生活之哲学”的思之经验
6.2 海德格尔在1919至1923年期间的讲师授课——作为实际生活之解释学现象学的道路的雏形
6.3 1923/1924至1928年的马堡讲座之为通向**部主要作品《存在与时间》的道路
6.4对存在本身之历史性的经验与存在历史性思想的道路
参考书目

第二章 (弗朗西斯科·阿费利)
对“黑皮书”的不带有私人意见的历史批判性分析
1.前言:“给少许罕见之人”的开场白
2.深思II—VI(“黑皮书”1931—1938)
2.1 海德格尔面对民族社会主义的坚定的姿态
2.2 离脱根基[Entwurzelung]、地基[Boden]与相关的合成词:这些词语的“本源”及其非政治性的用法
2.2.1 离脱根基——能够抵抗一切阻力的能力
2.2.2 “根基”和与之相关的表述及合成词
3.深思VII—XI(“黑皮书”1938/1939)
3.1 海德格尔对民族社会主义明确无疑的“远离”及其积极沉默的理由
3.2 “新时代的人”之于“将来之人”
4.深思XII—XIV(“黑皮书”1939—1941)
4.1民族社会主义的世界观:其“‘文化’毁灭之影响”的后果
4.2不可见的“荒漠化”之为可见“毁灭”的隐蔽前提
5.评注IV(“黑皮书”1942—1948)
5.1让海德格尔自己发言:“我指出的这些不是辩护,而只是事实”
5.2“自我消灭”:从《深思》到《评注》
6.附言
参考书目

第三章 (弗朗西斯科·阿费利)
弗里德里希-威尔海姆·冯·海尔曼未公开的信件
1.前言:埃迪特·施泰因与马丁·海德格尔
2.公布相关信件的标准
3.海德格尔与冯·海尔曼之间相互交流的三封信件
3.1马丁·海德格尔写给冯·海尔曼的**封信件
3.2马丁·海德格尔写给冯·海尔曼的第二封信件
3.3海因里希·海德格尔写给冯·海尔曼的信件
4.伽达默尔和1987年发生的法里亚斯事件
4.1伽达默尔写给冯·海尔曼的**封信件
4.2伽达默尔写给冯·海尔曼的第二封信件
4.3伽达默尔写给冯·海尔曼的第三封信件
参考书目

后记 对“存在历史上的”或是“形而上学上的”反犹主义的考察
“黑皮书”中的“犹太问题”——在“形而上学批评”的光照下(莱昂纳多·墨西拿)
1.引言
2.某些依据所谓“反犹主义”对海德格尔思想所作的解读——在“黑皮书”出版之前
3. 彼得·特拉夫尼的论题:存在历史上的反犹主义
4. 唐娜泰拉·迪·切萨雷提出的“形而上学上的反犹主义”的论题
参考书目

刊后语 马丁·海德格尔不是反犹主义者(赫尔曼·海德格尔)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冯·海尔曼(Friedrich-Wilhelm von Herrmann),曾任欧根·芬克的助手(1961—1970)和海德格尔的*后一任私人助手(1972—1976),被海德格尔指定为《海德格尔全集》(1975年至今仍在出版中)的主编。1979—2000年,在布莱斯高的弗莱堡大学执掌哲学教席。他致力于诠释海德格尔的文本,同时研究胡塞尔现象学以及奥古斯丁、笛卡尔、莱布尼茨和埃迪特·施泰因等人。 弗朗西斯科·阿费利(Francesco Alfieri),米兰圣拉斐尔生命健康大学(Vita-Salute San Raffaele University)哲学教授。他在2016年成为冯·海尔曼的私人助手,并与科克霍芬(Guy van Kerckhoven)教授合作编辑了欧根·芬克著作的评述版。此外他还是葡萄牙的《埃迪特·施泰因作品集》系列的编委员会成员、意大利的《黑德维希·康拉德-马悌优斯全集》评述版编辑。 译者简介: 严登庸,山东大学与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生,发表海德格尔研究论文多篇,翻译了海德格尔全集第70卷《度起源》。 车浩驰,中山大学哲学系博士研究生,以现象学为主要研究方向,长期从事《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译文校对和编辑等工作。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