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法典民事责任竞合规定适用中重复起诉识别问题研究

包邮民法典民事责任竞合规定适用中重复起诉识别问题研究

¥55.6 (7.1折) ?
1星价 ¥55.6
2星价¥55.6 定价¥7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5412511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64
  • 出版时间:2022-12-01
  • 条形码:9787515412511 ; 978-7-5154-1251-1

内容简介

我国《民法典》第186条的民事责任竞合规定与原《民法总则》第186条、《合同法》第122条的规定一脉相承。近年来,国内学术界围绕这一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如何建构与我国请求权选择理论相协调、裁判方法相一致、兼顾程序与实体要素的诉讼标的及既判力客观范围理论,是改善民事责任竞合规定适用实践的关键问题。以此为问题意识的本课题研究具有利于促进诉权保障、程序安定性、类案同判等实际意义和推动民事责任竞合理论与诉讼标的、既判力理论进一步优化的理论意义。

目录

目 录 导 言 一、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二、责任、民事责任、竞合的概念解析 (一)法律责任与民事责任 (二)民事救济法律关系中的基础权利、救济权、责任 (三)民事救济法律关系中的诉权与实质救济权、责任 (四)民事救济法律关系中实质救济权的类型 (五)民事责任竞合的概念界定 三、本课题研究的文献综述及主要研究内容、研究重点 与研究方法 (一)本课题研究的文献综述 (二)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三)本课题的研究内容重点 (四)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章 责任竞合与重复起诉的规制目的 一、责任竞合规范的规制目的 二、规制重复起诉的目的 (一)规制重复起诉的规范体系 (二)目的体系中的目的探寻 (三)制度类型差异视角下的目的探寻 三、实体与程序规范目的之交错与整合 (一)民法与民事诉讼法的关系 (二)交叉型规范的规制目的 第二章 民事责任竞合时识别重复起诉的实践样态 一、展开实证分析的案件类型基础与分析路径 (一)展开实证分析的案件类型基础 (二)展开实证分析的路径 二、对《民诉解释》颁行后涉重复起诉的指导性案例裁判文书的分析 (一)对指导性案例第84号裁判文书涉重复起诉部分的分析 (二)对指导性案例第161号裁判文书涉重复起诉部分的分析 (三)对指导性案例第167号裁判文书涉重复起诉部分的分析 (四)小结 三、对《民诉解释》颁行后四级人民法院涉重复起诉的裁判文书的 抽样分析 (一)对基层人民法院裁判文书的抽样分析 (二)对中级人民法院裁判文书的抽样分析 (三)对高级人民法院裁判文书的抽样分析 (四)对人民法院裁判文书的抽样分析 四、规制重复起诉的法律适用与实务逻辑 第三章 民事责任竞合时的诉讼标的、请求权与事实 一、诉讼标的之法律界定、实务界定与学理界定 (一)诉讼标的之法律界定 (二)诉讼标的之实务界定 (三)诉讼标的之学理界定 二、诉讼标的与请求权竞合 (一)两种破解请求权竞合现象的理论组合 (二)请求权自由竞合论的本土困境 (三)请求标的论与法条竞合论的结合设想 (四)诉讼标的概念的理论功能及其合理运用 三、民事责任竞合时的事实要素 第四章 民事责任竞合时的既判力客观范围 一、我国民事诉讼法中程序意义的既判力 二、民事责任竞合时既判力客观范围识别之实践样态 (一)采行宽幅既判力客观范围观的典型案例 (二)采行窄幅既判力客观范围观的典型案例 (三)采行中幅既判力客观范围观的典型案例 (四)民事责任竞合时分歧明显的既判力客观范围识别实践样态 三、对民事责任竞合时既判力客观范围作用范式的比较观察 (一)既判力不遮断竞合后诉范式 (二)既判力遮断竞合后诉范式 四、既判力规范补全前提下的既判力客观范围确定路径 (一)判决标的与诉讼标的 (二)诉讼标的与诉讼请求、辩论争点 第五章 法律应用方法与民事责任竞合问题的解决 一、起诉模式与竞合问题化解方式的互动关系 (一)可用规范不确定性、“找法”的方法与基于完全分析的起诉 模式 (二)事实不确定性、“锁定”事实的方法与基于完全分析的起诉 模式 二、结构化法律应用方法与竞合问题化解方式的互动关系 三、合并审理模式与竞合问题化解方式的互动关系 第六章 系统化解民事责任竞合问题的路径 一、民事法律应用系统内的路径探寻 (一)民事法律应用过程系统内的解决路径 (二)民事法律应用解释系统内的解决路径 二、民事法律应用解释系统的功能局限 三、法律制定系统内的路径探寻 (一)增补既判力客观范围的规定 (二)增补诉的合并制度的规定 (三)明确关于诉讼标的同一性的判断依据 结 语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韩波,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清大学法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博上后;北京志愿服展研究会监事长;北京市人民检察院民事诉讼监督究基地研究员。著有《民事诉讼判决生效后救济程序究》《当代中国民事诉讼思潮探究》《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审判终极性:路径与体制要素》《民事证据开示制度研究》等学术专著,《清华法学》《法律科学》等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