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22420640
  • 装帧:精装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488
  • 出版时间:2023-07-01
  • 条形码:9787122420640 ; 978-7-122-42064-0

内容简介

本书全面涵盖了现代尸体血管造影学的发展历史、检验方法、操作步骤,展示了不同疾病及损伤的影像学表现,并得到传统法医病理检验结果的验证。本书中的尸体血管造影方法已成功应用于500余例尸体的检案实践,并发展成为一项成熟稳定的法医学尸体检验技术。本书对于国内法医学及影像学具有极高的指导意义。 本书适合法医师、法医学专业师生等阅读。

目录

第1部分前言
第1章尸体影像学发展历史 2
1.1X射线的发现 2
1.1.1Wilhelm Rontgen发现X射线 2
1.1.2X射线图片的盛行 3
1.2影像学的早期应用 4
1.2.1尸体影像学的价值 5
1.2.2Charles Thurstan Holland 5
1.2.3埃及古物X射线摄影 5
1.3尸体影像学 6
1.3.1骨龄 7
1.3.2值得铭记的一年 7
1.4法医影像学 7
1.4.1正常影像的奠基人:Alban Kohler和Sebastian Gilbert Scott 7
1.4.2Alban Kohler 8
1.4.3Sebastian Gilbert Scott 9
1.5Buck Ruxton医生杀人案 9
1.5.1案件的发现 10
1.5.2案件的调查 10
1.5.3科学界的合作 12
1.6 大量影像学图谱的出现 12
1.7现代虚拟解剖和尸体CT血管造影 13
1.7.1虚拟解剖的概念 13
1.7.2首次尸体血管造影 13
1.7.3谢菲尔德的新摄影术 14
1.7.4William J Morton和隐形物的摄影 14
1.7.5H. C. Orrin及其图谱 16
1.7.6 Egas Moniz和葡萄牙血管造影学院 19
1.8CT扫描技术 22
1.8.1Hounsfo ield和CT的发明 22
1.9结论 24
参考文献 25
延伸阅读 26

第2章尸体影像学:法医学的重要组成 27
2.1前言 27
2.2历史背景 27
2.3技术发展 28
2.4影像学方法的优势 28
2.5科学界对影像学方法的认可 30
2.6法医学领域引入尸体影像技术缓慢的原因 31
2.6.1“有经验的”鉴定人 32
2.6.2管理方面的挑战 32
2.6.3新一代的科学态度 32
2.6.4法医学专业理解的缺乏 34
2.7衡量新型证据价值的主体:法律适用者 34
2.8新方法的成本问题 35
2.9新检查程序的职责分配问题 35
参考文献 36

第3章尸体影像学:一种获取客观证据的跨学科方法 38
3.1法医病理医师和尸体影像学 38
3.2法医影像医师 40
3.2.1影像质量 40
3.2.2尸体影像学的适用范围 41
3.2.3尸体影像的解读 41
3.2.4尸体影像报告 41
3.3法医影像技师 42
3.3.1法医影像技师的职责 42
3.4要点 43
参考文献 43


第2部分尸体血管造影
第4章尸体血管造影的历史回顾 46
4.1血管系统可视化技术的历史演变 46
4.2尸体血管造影技术的发展 49
4.2.1血管铸型 50
4.2.2微粒明胶或琼脂制剂 53
4.2.3微粒水溶液制剂 54
4.2.4水溶液制剂 55
4.2.5油性液体 55
4.2.6混合材料 57
4.3注射技术 58
4.4我们能从传统技术中学到什么? 59
参考文献 60

第5章尸体血管造影与血管系统死亡学 63
5.1前言 63
5.2血液变化 64
5.2.1血液坠积 64
5.3影响血管系统自身的死亡学变化 65
5.3.1血管系统内气体的出现 66
5.4结论 68
参考文献 69


第3部分现代尸体血管造影方法
第6章多排螺旋CT:尸体血管造影技术的革命 72
6.1尸体血管造影—实现血管系统可视化的关键 72
6.2尸体造影剂应用面临的挑战 74
6.2.1实施PMCTA所面临的挑战 75
6.3结论 78
参考文献 78

第7章基于水溶性造影剂的全身PMCTA 80
7.1前言 80
7.2基于水溶性造影剂的PMCTA 80
7.2.1方法 81
7.2.2案例报道及其相关影像 82
7.3基于PEG水溶性造影剂的PMCTA 86
7.3.1方法现状 86
7.3.2PEG和水溶性碘造影剂的特性 86
7.3.3造影剂注射方案 87
7.3.4案例报道 87
参考文献 90

第8章尸体冠脉靶向血管造影 92
8.1前言 92
8.2冠脉靶向PMCTA的方法 93
8.2.1插入造影导管的方法 93
8.3冠脉靶向血管造影的解读 96
8.3.1利用PMCTA评估冠状动脉血管 96
8.4死亡原因的认定依据:“盖然性优势”标准 104
8.5结论 105
参考文献 105

第9章基于CPR的PMCTA技术:死后立即注射造影剂并实施胸外按压 107
9.1前言 107
9.2方法 108
9.3案例报告和影像 109
9.3.1案例1:主动脉夹层 109
9.3.2案例2:肺和深静脉血栓栓塞 110
9.3.3案例3:多发性外伤性损伤 110
9.3.4案例4:多发性外伤性损伤 111
9.3.5案例5:多发性外伤性损伤 113
参考文献 113

第10章尸体多期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 115
10.1前言 115
10.2MPMCTA方法的建立过程 116
10.3MPMCTA的技术方案 119
10.4股血管造影法 119
10.4.1插管部位的选择 120
10.5腋血管造影法 125
参考文献 127


第4部分尸体CT血管造影中的影像解剖
第11章尸体血管造影中的头部解剖 130
11.1颅内动脉系统 130
11.1.1脑的动脉血供 130
11.2颅外动脉系统 135
11.2.1颈内动脉及其分支 135
11.2.2颈外动脉及其分支 136
11.3颅内静脉系统 140
11.3.1静脉窦和脑静脉 141
11.3.2海绵窦 143
11.4颅外静脉系统 143
11.4.1颅外静脉 143
11.4.2面静脉 144
参考文献 146

第12章尸体血管造影中的颈部解剖 147
12.1颈部的动脉血供 147
12.1.1颈总动脉 148
12.1.2锁骨下动脉及其颈部血管分支 148
12.2颈部静脉 151
参考文献 153

第13章尸体血管造影中的心肺解剖 154
13.1心脏 154
13.1.1心腔 154
13.1.2心脏瓣膜 155
13.1.3冠状动脉 157
13.1.4冠状动脉优势类型 160
13.1.5冠状动脉变异类型 160
13.1.6冠状静脉 162
13.2肺脏 163
13.2.1肺动脉 163
13.2.2肺根 163
13.2.3支气管肺段 164
13.2.4肺静脉 165
参考文献 166

第14章血管系统:主动脉、腔静脉及二者分支 168
14.1主动脉 168
14.1.1升主动脉和主动脉弓 168
14.1.2胸主动脉 170
14.1.3腹主动脉 172
14.2上下腔静脉 175
延伸阅读 177

第15章胃肠道 178
15.1腹腔干 178
15.1.1胃 178
15.1.2十二指肠 179
15.2肠系膜上动脉 179
15.3肠系膜下动脉 181
15.4门静脉 182
延伸阅读 182

第16章腹腔脏器 183
16.1腹腔内的主要血管 183
16.2胰腺 184
16.3脾脏 185
16.4肝脏 185
16.5胆囊 186
16.6肾脏 187
16.7肾上腺 187
参考文献 188

第17章上肢血管 189
17.1上肢的主要血管 189
17.2锁骨下动脉 191
17.3腋动脉 191
17.4肱动脉 192
延伸阅读 192

第18章下肢血管 193
18.1髂总动脉 193
18.2髂内动脉 194
18.3髂外动脉和股动脉 194
18.4腘动脉 196
18.5小腿和足部血管:腘动脉和胫腓干 197
18.6足部 198
延伸阅读 199

第19章尸体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中的伪影 200
19.1前言 200
19.2与灌注方法相关的伪影 201
19.2.1造影剂分层现象 201
19.2.2无分层的血管显影密度不均(充盈缺损伪影) 201
19.2.3头颈部血管的不完全灌注 206
19.3与死后变化相关的伪影 207
19.3.1消化道黏膜的伪影 207
19.3.2造影剂胰周外渗 209
19.3.3血管系统死后变化来源的伪影 209
19.3.4死亡时间的影响 211
19.4医源性伪影 211
19.4.1样本采集时产生的伪影 211
19.4.2其他医源性伪影 213
19.5结论 214
参考文献 215


第5部分尸体血管造影在自然死亡中的应用
第20章心脏病理学 218
20.1前言 218
20.2心源性猝死和心脏病变 219
20.3畸形 219
20.3.1冠状动脉畸形 219
20.3.2卵圆孔未闭 219
20.4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有关的缺血性心脏病 220
20.4.1冠状动脉钙化 220
20.4.2冠状动脉狭窄 220
20.4.3冠状动脉斑块 221
20.4.4心肌缺血 225
20.5冠状动脉炎/夹层 228
20.6心脏肿瘤 230
20.7心肌病 230
20.8冠脉支架与冠脉搭桥 231
20.9心脏大小 233
20.10瓣膜畸形 234
参考文献 234

第21章血管病理学 236
21.1前言 236
21.2肺栓塞 236
21.3脑卒中 237
21.4血管的肿瘤浸润 238
21.5动脉瘤 239
21.6动脉壁夹层 241
参考文献 242

第22章系统性疾病、败血症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243
22.1系统性疾病 243
22.2败血症 247
22.3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249
参考文献 250

第23章胃肠道病理学 251
23.1诊断方法 251
23.2胃肠道出血所致的自然死亡 252
23.3手术或介入后的并发症 254
23.4血管变异和畸形 257
参考文献 260


第6部分尸体血管造影与临床介入治疗
第24章尸体血管造影与临床病理学 262
24.1穿刺和插管 262
24.2心导管插入术 267
24.3动脉瘤腔内修复术(EVAR) 270
参考文献 274

第25章术后死亡的尸体血管造影 275
25.1心血管手术 275
25.2腹部外科手术/腹部术后并发症 282
参考文献 286


第7部分尸体血管造影与创伤性死亡
第26章钝器伤 290
26.1不同部位的钝器伤 290
26.1.1皮肤和肌肉部位的钝器伤 290
26.1.2头部损伤 293
26.1.3胸部损伤 301
26.1.4膈肌损伤 317
26.1.5盆腹部损伤 317
26.1.6四肢损伤 323
26.2高坠的细节特征 324
26.3机动车事故的细节和特征 329
26.3.1正面碰撞类撞击 329
26.3.2侧面碰撞类撞击 331
26.3.3安全带损伤 332
26.3.4行人的撞击伤 332
26.4结论 333
参考文献 333

第27章锐器伤 336
27.1前言 336
27.1.1法医病理学中锐器伤的重要性 336
27.1.2PMCT在锐器伤案件中的应用 337
27.2各解剖部位的锐器伤 337
27.2.1外皮和肌肉 337
27.2.2颅骨损伤 340
27.2.3颈部损伤 341
27.2.4胸部损伤 344
27.2.5腹盆部损伤 347
27.2.6四肢损伤 360
27.3关于锐器伤具体问题的处理 363
27.3.1尸表创伤的显示 363
27.3.2异物(碎片/凶器)位置的确定 363
27.3.3创道轨迹的评估与可视化 366
27.3.4多发性锐器伤 368
27.4结论 369
参考文献 369

第28章枪弹损伤 371
28.1前言 371
28.1.1枪弹损伤在法医病理学中的重要性 372
28.1.2X射线应用于枪击案尸体检验简史 372
28.1.3尸体影像在枪弹损伤案件检验的应用现状 373
28.2不同解剖位置的枪弹损伤 373
28.2.1皮肤与肌肉损伤 374
28.2.2头部损伤 375
28.2.3颈部损伤 377
28.2.4胸部损伤 378
28.2.5腹盆部损伤 380
28.2.6四肢损伤 383
28.3枪弹损伤中的一些具体问题 384
28.3.1射入口和射出口 384
28.3.2异物(弹头)位置的确定 388
28.3.3弹道轨迹的评估 390
28.4结论 398
参考文献 398


第8部分与血管造影有关的特殊问题
第29章尸体血管造影后的组织学检验 402
29.1取材和组织学染色 402
29.1.1取材 402
29.1.2染色 402
29.2组织病理学 403
29.2.1一般性改变 403
29.2.2肺脏 404
29.2.3心脏 406
29.2.4肝脏 406
29.2.5脾脏 406
29.2.6肾脏 406
29.3小结 407
参考文献 407

第30章尸体血管造影后的补充检查 409
30.1尸体生物化学 409
30.2尸体微生物学 410
30.3尸体毒理学 410
30.4基于尸体血液DNA的个体识别 411
30.5脂肪栓塞 411
30.6结论 412
参考文献 413

第31章改变型尸体的PMCTA 415
31.1前言 415
31.2腐败 415
31.2.1影像上的腐败 415
31.2.2腐败尸体的PMCTA 418
31.2.3腐败尸体的特殊伪影 420
31.2.4腐败尸体的心血管CT影像 420
31.3创伤性改变 424
31.3.1影像片中的创伤性改变 424
31.3.2创伤性改变尸体的PMCTA 425
31.3.3创伤性改变尸体的特殊伪影 425
31.3.4用于创伤性改变尸体案例的特殊技术 426
参考文献 427


第9部分尸体血管造影在教学和临床解剖中的应用
第32章尸体血管造影在医学教学中的应用 430
32.1解剖教学 430
32.1.1血管造影 430
32.1.2与尸体CT影像、血管造影、解剖和断层标本制备有关的硕士课题 431
32.2方法学 431
32.2.1人类尸体 431
32.3结果 433
32.3.1脑血管造影和Willis环 433
32.4讨论和结论 447
参考文献 449

第33章尸体血管造影在临床解剖学中的应用 452
33.1前言 452
33.2临床解剖学中使用的尸体保存方法 452
33.3死后循环(PMC)的重要性 453
33.4动物模型上的PMC 453
33.5人类尸体上的PMC 458
33.5.1材料与方法的详细介绍 458
33.5.2应用价值 459
33.6结论 464
参考文献 464


第10部分尸体血管造影的附加价值
第34章尸体血管造影在法医学日常工作中的优势 468
34.1主要优势 469
34.2主要成本 470
延伸阅读 470

第35章如何组建影像工作团队 471
35.1影像团队组建工作的启动 471
35.1.1团队的组成 472
延伸阅读 473


第11部分尸体影像学的未来展望
第36章法医影像学的未来展望 476
36.1前言 476
36.2PMCT 476
36.3PMMR 477
36.4其他尸体影像方法 478
36.4.13D表面扫描 478
36.5结论 480
参考文献 480

第37章尸体血管造影方法技术工作组(TWGPAM) 481
37.1前言 481
37.2TWGPAM的创建 481
37.3首次跨中心研究的组织情况 482
37.4作为独立研究小组的TWGPAM 483
37.5TWGPAM的未来 485
37.6结论 485
参考文献 486


索引 487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夏志远,博士,虚拟解剖领域专家,我国首位在国家留学基金资助下赴瑞士系统学习虚拟解剖技术的学者,长期从事虚拟解剖的科学研究、技术推广、检案实践和教育培训工作。主要研究方向有尸体计算机断层扫描(PMCT)、尸体全身多期血管造影(PMCTA)、尸体通气计算机断层扫描(VPMCT)、影像引导尸体组织微创提取(PMCTIGB)、尸体3D体表扫描(3DSS)、纳米磁流体血管造影技术等,目前已完成猝死、交通事故、溺死、缢死、高坠、枪弹损伤、爆炸损伤、高低温损伤、烧死等各类虚拟解剖检案研究达1000余例,并在全国各地开展虚拟解剖技术培训或讲座20余次。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