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而贫贱:美国底层社会的贫穷与愤怒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 ISBN:9787504699817
- 装帧:平装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40
- 出版时间:2023-07-01
- 条形码:9787504699817 ; 978-7-5046-9981-7
本书特色
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普利策文学奖得主全新力作。 作者沿公路驱车,对身处底层的美国民众进行跟踪调查,向读者展现贫富悬殊、种族歧视、阶层固化等根植于美国社会中的顽疾如何在疫情的冲击下集中爆发,讨论如何缓解美国工人阶级生活状况日益恶化的趋势。
内容简介
获得普利策文学奖的调查记者戴尔•马哈里奇在书中记录了美国工人阶级生活状况日益恶化的趋势,探求在“美国梦”已然破碎的现在,如何重塑美国社会。 马哈里奇在加利福尼亚州沙漠中的一个废弃加油站里发现了很多涂鸦,他意识到,对于20 世纪 20 年代的许多人来说,贫困既是现实,也是命运,一种从出生就注定的命运。加油站里用喷漆赫然写下的几个大字令他难忘:“生而贫贱”。以此为契机,在疫情、经济危机和社会运动即将颠覆美国既有秩序的背景下,马哈里奇沿公路驱车,探访受疫情冲击的底层民众。书中部分是原始回忆录,部分是调查性新闻报道,以及作者在美国各地拍摄的照片,进而帮助读者了解美国的贫困史和马哈里奇每天听到的人们的心声。在前所未有的社会活动和经济危机时代,世界各地响起变革的声音,马哈里奇在其调查采访旅程中传递乔治•奥威尔和詹姆斯•阿吉詹姆斯·艾吉的精神,提出关于阶级、特权和“向上流动性”等概念的问题,同时呼吁美国政府和社会亟需采取行动。从萨克拉门托到丹佛,从扬斯敦到纽约市,《生而贫贱》让读者敢于从那些*痛苦的人身上看到自己、正视现实,重新发现我们需要做的事情。
目录
作者简介
戴尔·马哈里奇,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教授,1990年凭借其著作《他们的后代》(And Their Children After Them)获得了普利策文学奖。戴尔·马哈里奇几十年来笔耕不辍,调查报道美国底层人的生活境况,热衷于改善社会不平等问题。他曾是获得哈佛大学尼曼奖学金的学者,并在亚多和麦克道威尔艺术家社区驻留创作。
-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14.1¥38.0 -
身为女性的选择
¥19.0¥56.0 -
咬文嚼字二百问
¥11.7¥32.0 -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12.9¥36.8 -
性心理学
¥19.7¥58.0 -
饥饿、富裕与道德
¥11.3¥45.0 -
张舜徽集清人笔记条辨
¥13.4¥32.0 -
乡土中国
¥12.2¥26.0 -
语文闲谈
¥12.2¥29.0 -
遇见天堂鸟
¥13.5¥45.0 -
中国人的名·字·号
¥9.0¥28.0 -
看不见的伤痕(八品-九品)
¥22.1¥69.0 -
非暴力沟通心理学 : 用非暴力沟通化解冲突
¥9.0¥36.0 -
理解生命
¥9.8¥32.8 -
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
¥14.7¥46.0 -
世界尽头的咖啡馆
¥18.5¥45.0 -
自卑与超越
¥14.7¥39.8 -
汉字王国
¥11.5¥46.0 -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探索医疗中的人性落差
¥14.4¥39.8 -
非暴力沟通(修订版)
¥40.1¥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