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文详情
  • ISBN:9787208182004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98
  • 出版时间:2023-07-01
  • 条形码:9787208182004 ; 978-7-208-18200-4

本书特色

◎刘少杰| 王宁| 朱国华| 张生| 蓝江| 吴冠军
联袂推荐◎当布迪厄将经济学的视域引向社会基础的时候,他就挑战了当代主流经济学◎布迪厄证明了当“经济人”这一假设脱离了时间维度,就成了纯粹的虚构!

内容简介

从古式社会到当代社会,我们经历了一场广泛而深远的经济革命——从礼物经济到投入与回报“银货两讫”经济的革命。对此,部分社会理论试图将后一种经济模式应用于我们身边所有实践。经济人类学便是对此提出挑战的一门学科。 对于此理论论争,法国社会理论大师皮埃尔·布迪厄于1992—1993年在法国法兰西学院开授了专门课程,本书便是这门课程的课堂实录。他在课堂上提出,他希望通过辨析、批判主流经济理论对社会、人类生活的想象,为提出一种经济人类学的替代理论作出贡献。这种理论将打破个人理性选择不受任何约束的观念,并用由权力关系和象征性斗争构成的经济场域概念取代了纯粹、完美的市场概念。布迪厄表明,在不求助于“经济人”的接近清醒的计算意识或“有限理性”的逻辑的情况下,大多数经济行为的“合理”特征可以以调整主观希望与客观机会来解释。

目录

目录
编者说明/1
**讲 1993年4月1日/1
序言:重提经济学问题。理性行动理论。经济行为与经济世界的祛历史化。礼物的情况。礼物现象学进路(德里达)。礼物的人类学分析。重新整合生活经验,做实践理论。科学所摧毁的时间。学究观点。
第二讲 1993年4月8日/25
听众提问:哲学家的无畏。回礼之于礼物的错误映射。超越礼物的主客观。三种差异。前资本主义经济对计算精神的阻挠。经济秉性与集体压抑。魅惑的经济关系。集体无知的基础。失落乐园的乡愁。
第三讲 1993年4月29日/55
适应规则与自欺欺人。象征性商品经济。对经济行为的历史与经济条件的遗忘。可计算性的产生。
第四讲 1993年5月6日/71
象征性革命与范畴的颠覆。经济世界与经济话语的共同起源。计算意识的普遍错误。交换模型。挑战与蔑视的打击。集体期望(1)。礼物与权力。集体期望(2)。
第五讲 1993年5月13日/97
经营经济学的局限与象征经济学。通过象征性交换建立持久关系。持续重建信念。市场的帝国主义神话与对商品化的抵制。经济关系的象征性维度,以劳动合同为例。消费中的象征逻辑。理性行动的经济条件。
第六讲 1993年5月27日/120
社会学家与经济学家。一种非历史的演绎主义。一种双重的祛历史化。为了一种历史主义的理性主义。市场的定义。纯粹理论的历史条件。
第七讲 1993年6月3日/148
无法被定义的市场。自相矛盾的经济理论。作为力量场的经济场域。经济场域的内在趋势。区分效应与竞争。
第八讲 1993年6月10日/173
马克斯·韦伯的市场概念。间接冲突。哈里森·怀特模型。同源性与消费者的两阶段选择。与韦伯的三重决裂。国家创造市场:以个人住房市场为例。
第九讲 1993年6月17日/201
听众提问。经济场域的分类之争。经济人的三个公设。选言谬误一:个体与集体。(社会的)有限理性。选言谬误二:目的论与机械论。目的性的幻觉。选言谬误三:微观与宏观。
布迪厄作品中的“经济行动的社会基础”课程的情况
朱利安·杜瓦尔 /233
后记 经济学与社会科学:经济理论无能为力的替代方案?
罗贝尔·布瓦耶 /259
附录一 法兰西学院年鉴中的课程概要 /284
附录二 人名索引 /287
附录三 术语索引 /293
展开全部

相关资料

布迪厄的经济社会学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他通过对经济行为中的感性惯习、礼物馈赠、象征意义和实践场域等方面的考察论述,突破了经济学单纯强调理性计算与逻辑推论的市场交易和经济关系的思想理论。
——刘少杰,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
布迪厄另辟蹊径,把被经济学家人为割裂的经济和社会重新整合起来,从本体层面重构了经济现实,并在经济现实中找到了象征层面所占据的不可或缺的地位。睿智、深刻、幽默、流畅,富有创见。这是经济社会学领域一本不可不读的佳作。
——王宁,东南大学人文学院社会学系教授
在《经济人类学》中,布迪厄从一系列迷人的礼物理论故事说起,告诉我们涂尔干的名言“经济中并非所有东西都是经济”为何有理;并且证明“经济人”这一理性行动理论的假设,撇开时间维度就是一个虚构;而就像“看不见的手”那样的市场概念,应该被由装备了资本、惯习之类配套范畴的场域概念所取代。据说,醉心于数学公式的傲慢的经济学家们对本书不以为然。但不管怎么说,当布迪厄将经济学的视域引向社会基础的时候,他当然就构成了对于当代主流经济学的挑战。此书系由讲座整理而成,可读性很强。
——朱国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
布迪厄的课程讲稿从对礼物之谜的解答出发,赋予礼物交换以时间属性,同时从人们的秉性、惯习的角度展开对现代社会中的人们的经济行为的探讨,作出了别开生面的解释,在让人感到妙趣横生之余,又给人以深刻的启发。
——张生,同济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教授
作为布迪厄在《论国家》之后*重要的法兰西学院讲座,《经济人类学》不仅仅延续作为场的国家对经济行为的影响,也试图驳斥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占主导地位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市场学说。布迪厄试图通过“经济人类学”的方式,让经济现象回归到以人类实践活动为基础的社会关系之上。那种脱离社会基础的经济行为,只是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虚构。
——蓝江,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如果有人向你推荐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加里·贝克尔的书,建议你一定要再买一本皮埃尔·布迪厄的《经济人类学》:后者让你清晰地意识到,前者论证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只有界定出隐藏在主流经济学底部的诸种人类学预设,我们才能彻底瓦解“理性经济人”的神话。
——吴冠军,华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院长,
教育 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作者简介

皮埃尔·布迪厄 Pierre Bourdieu
生于1930年,卒于2002年。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哲学家,法国当代社会学大师,也是世界上阅读量、引用量*高的社会学者之一。曾在法国社会科学高等学院、法兰西学院、欧洲社会学中心等机构任职。
主要著作有《区隔》《实践理论大纲》《国家精英》《世界的苦难》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