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曹植与其作品的经典化研究

曹植与其作品的经典化研究

1星价 ¥82.6 (7.0折)
2星价¥82.6 定价¥118.0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2718514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344
  • 出版时间:2023-07-01
  • 条形码:9787522718514 ; 978-7-5227-1851-4

内容简介

作家作品的经典化是一个以本文(包含作家与作品)潜在经典性为起点的,经由读者发现、揭示而走向经典的阶段性过程。在此过程中,创作型读者的模仿学习有时是先于注、评、选等方式的更重要的经典化方式。作家其人、其文的经典化往往并不同步,且存在相互制约或促进的关系,但对经典大家而言,其人、其文的经典化*终会趋向统一。曹植融会其前文学传统而独创,其文学经由两晋、宋齐读者的创作接受而逐渐经典化,唐人的模拟、借鉴又进一步扩充了曹作经典系列《文选》《诗品》《文心雕龙》及唐代李善、五臣等对曹作经典性进行了不同程度、或隐或显的阐发,其观点多成为曹作经典的次生层,影响着后世读者的批评视野,而由于魏晋南北朝读者对曹植人格精神的相对忽略,曹植其人的经典化遭遇了漫长的过程,直到唐代读者那里,其儒者之义终与其文统一起来,其中国文学史大家的地位方由此确立。

目录

前言 **章 经典化与经典的前身后世:以中国古代文学为对象的思考 **节 经典化的两极 一 已有经典化两极的观点 二 对已有经典化两极观的疑问 三 对经典化两极的辨析 第二节 经典的前身:作为经典化起点的作品 一 作品是一种自足的存在 二 作品蕴含传统 三 作品的创新与传统 第三节 经典化的中介——读者 一 读者的特性 二 读者创作接受对作品经典化的影响 三 读者阐释对作品经典化的影响 第四节 经典化的另一极点——经典 一 经典确立的标准 二 经典的两个指向 三 潜在经典性与经典经典性 第五节 经典的后世:经典确立后的接受 一 经典开放性的实质 二 经典序列的稳定性 三 经典接受的动态性 第二章 曹作经典化的起点:政治身份、文学思想与传统、创新 **节 曹植的政治身份:有影响力的王子、藩王 一 从曹操对曹植及其兄弟的培养言 二 从太子之争事件后的政派斗争言 三 从曹植的政治素养及身份认同言 第二节 曹植的文学思想:从《与杨德祖书》到《前录自序》 一 曹植“辞赋小道”观念的现实性 二 曹植“君子之作”观念的内涵 三 曹植“君子之作”的批评史意义 第三节 曹植作品的传统:曹作源出《诗经》论的内涵 一《诗经》的本质特点 二 曹作源出《诗经》论的思考 三 曹作对《诗经》诗法的学习借鉴 第四节 曹植作品的传统与创新:一种综合的视角 一 以《美女篇》《七哀》为例的分析 二 曹植女性诗作的文化传统及其变化 三 曹植诗歌赋法的传统与创新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曹植经典序列的形成与其经典地位的确立 **节 此期曹植作品的传播、整理与艺术转换 一 曹魏时期曹植作品的传播、整理 二 曹叔撰录曹植文集的政治背景、意图与影响 三 两晋时期曹植作品的艺术转换 第二节 此期读者借鉴创作与曹植作品经典序列的形成 一 此期读者学习曹作篇目梳理及其学习特点分析 二 此期重点读者对曹作的学习借鉴 三 梁陈以及北朝对曹植作品的学习借鉴 第三节 此期读者阐释与曹植作品的经典化 一 曹魏时期的曹植文学评价 二 两晋时期的曹植文学评论 三 南朝时期的曹植文学批评 第四节 此期读者接受与曹植其人的经典化 一 晋宋历史学家笔下的曹植形象 二 曹植形象的故事化、宗教化 三 曹植形象的文学化 四 曹植儒家精神的初步发现 第四章 唐代对曹植作品经典性的阐发批评 **节 唐代类书对曹植作品的隐含阐释及其意义 一 《北堂书钞》《初学记》《艺文类聚》于唐代的流传情况 二 《北堂书钞》《初学记》《艺文类聚》的编辑体例、作用 三 《北堂书钞》《艺文类聚》《初学记》于曹植文学的批评与意义 第二节 李善注对曹作的导读与批评及五臣注的意义 一 李善注对曹作的导读与批评 二 五臣、李善注曹作比较及五臣注曹作的特点、意义 第三节 李善注《洛神赋》引《感甄记》之可能与其文学批评意义 一 《感甄记》故事生成时间推断 二 李善注引《感甄记》的合理性及其文学批评意义 三 唐人对《洛神赋》、曹甄故事的态度 第四节 唐代王昌龄、皎然对曹植诗法的批评 一 王昌龄对曹植诗法的批评 二 皎然对曹植诗法的批评 第五章 唐代曹作经典接受及隋唐曹植其人的经典化 **节 唐代对曹植作品的学习化用 一 唐人对曹作词句的借用 二 唐人对曹诗诗意的化用 第二节 唐人学习曹植诗作特点及其原因分析 一 唐人对曹作的学习从属于对唐前作品的学习 二 唐人的学习主要是借词、借句与化用其意、势 三 四杰起至盛中唐对曹作的学习更为开阔 第三节 隋唐曹植人格精神揭示与其大家地位的确立 一 隋代对曹植道德精神的揭示 二 唐代对曹植为人与为文的认定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王津,河南驻马店人。2014年毕业于山东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郑州轻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唐前文学,包括曹植接受史、《古诗十九首》、《文选》等研究。主持教育BU人文社会科学项目、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各1项。在《湖北社会科学》、《江西社会科学》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其中新华文摘网络版全文转载1篇。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