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方三部六病应用 : 刘绍武《仲景证治观》钩玄

经方三部六病应用 : 刘绍武《仲景证治观》钩玄

1星价 ¥51.8 (7.5折)
2星价¥51.8 定价¥69.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3281454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592
  • 出版时间:2023-08-01
  • 条形码:9787513281454 ; 978-7-5132-8145-4

内容简介

三部六病学派由山西刘绍武先生所创立,目前该流派和胡希恕先生、叶橘泉先生等流派被大众所熟知,研习者众多。其中《仲景证治观》是刘老关于三部六病学说的集中概括,为了便于理解和应用,收集了三部六病流派的相关书籍及附自己多年来对三部六病的体悟和运用,对刘老的《仲景证治观》进行重新编排整理,整体思路是以三部六病的学术思想为主导,对三部六病进行简述,并且将《伤寒论》115方以及《金匮要略》中大部分的方剂,全部纳入到三部六病体系内。
寒热虽为整体,但是刘绍武先生未结合三部再进一步细分,笔者提出热虽为整体,表热时虽里亦热,但表实热时,恶寒发热而不渴,无便秘即为表实热太阳病,太阳病热化后若出现不恶寒而渴、发汗已身灼热、不便秘则为少阳病,少阳病进一步热化出现便秘则为阳明病,因此热虽为整体,然亦有迹可寻,可进一步从三部细分。
虚而热、实而寒之剂,按照刘老对于六病的阐述,三阳病必实热,三阴病必虚寒。虚而热、实而寒之剂横跨阴阳,按照三部六病的理论无法归类到六病之内。笔者认为“但虚而热者,反而为阳,是为少阳”“但实而寒者,反而为阴,乃为少阴”。“但虚而热者,反而为阳,是为少阳”:胡希恕先生认为反而为阳,笔者认为当更进一步,断此为少阳,因虚者补之,热者寒之,一补一寒谓之和,病为半表半里,未离表亦未离里,因此方证似阴似阳。“但实而寒者,反而为阴,乃为少阴”:胡希恕先生认为反而为阴,笔者认为当往前一步,判此为少阴,因实者攻之,寒者热之,一攻一热谓之和,病为半表半里,未离表亦未离里,因此方证似阴似阳,而太阴和厥阴明确了是不可以攻下的,如《伤寒论》原文太阴病提纲证:“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鞕。”《伤寒论》原文厥阴病提纲证:“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唯有少阴可泄可下可攻可散可消,故而归实而寒为少阴。
笔者对《伤寒论》的相关条文和方剂反复进行研读,对于伤寒论中的方剂进行逐篇进行统计后发现,《伤寒论》其实有一百一十七首,缺方二首,实为一百一十五方。缺少的方剂为禹余粮丸和土瓜根方,此二方有方名,无具体的药物和用法。可见传统的认识不一定就是金科玉律,读书要独立思考,善于思考!

作者简介

黎崇裕(1985- ),男,字小裕,号宗谷散人,网名黎小裕。江西省赣州市寻乌客家人,首批珠海科普讲师团专家,九三学社社员,《中国民间疗法》杂志青年编委,《中国当代医药》杂志特约编委,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师承指导老师。
学会任职:珠海市中医药学会理事、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岭南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经方临床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普骨干、世界中联古代经典名方临床研究专业委员会**届理事会理事。
出版专著《小郎中习医手记》《一个青年中医之路》《三年难得师承录》,合编《100首经方方证要点》,参编著作3部,近年来在《中国中医药报》发表中医科普文章九十余篇。致力于经方医学和客家中医药的研究,提出“舌辨寒热,脉定虚实,腹诊补泻,证分三部,方归六病,屡用达药”的学术观点,现任职于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治未病科,临证善用经方治疗内科、妇科、儿科、五官科常见病、多发病以及各种疑难杂症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