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2720951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05
  • 出版时间:2023-07-01
  • 条形码:9787522720951 ; 978-7-5227-2095-1

内容简介

本书从文学史和批评史的角度,对连接唐宋诗史的重要诗风西昆体在宋金元明清的接受,做了较为细致深入的梳理,填补了学术空白。宋代以后期西昆派、欧阳修、王安石、苏轼、黄庭坚、朱熹、陆游、刘克庄等的接受为重点;金元时期以王若虚、方回等人的接受为重点;明代以王世贞、胡应麟、袁宏道等人的接受为重点;清代以冯班、宋荤、王士镇、翁方纲、刘熙载、俞越等人的接受为重点。在这些重要的文学史人物之外,还遍搜历史上的西昆体接受资料进行梳理研究,充实了西昆体接受的历史细节;并从科举、政治、文化、明清《西昆酬唱集》版本等角度,探讨了西昆体的接受。

目录

绪论 **节 本课题的研究对象 第二节 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第三节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章 北宋前期对西昆体的接受 **节 参加西昆唱和的诗人及后期西昆派诗人对西昆体的疏离及其原因 一 参加西昆唱和的诗人对西昆体的疏离 二 后期西昆派诗人对西昆体疏离的原因 第二节 西昆诗人门生对西昆体的接受 一 黄鉴 二 李遵勖 三 晏殊 四 谢绛(附 胡宿) 五 二宋 六 王质 七 其他 第三节 北宋前期的诗文革新派及其他诗人对西昆体的接受 一 北宋前期的诗文革新派对西昆体的接受 二 北宋前期其他诗人对西昆体的接受 第四节 朝廷政令与西昆体接受的关系 一 “祥符文禁”与西昆体 二 省题诗与西昆体 第五节 “西昆”一词含义在接受中的发展变化 一 从昆仑之称到秘阁之代称 二 从西昆体诗到李商隐诗 三 从西昆体诗到西昆体文 第二章 北宋中后期对西昆体的接受 **节 王安石对西昆体的接受 第二节 苏轼对西昆体的接受 第三节 黄庭坚对西昆体的接受(附 朱弁) 一 黄庭坚对西昆体的评价 二 “用昆体工夫,而造老杜浑成之地” 三 “有昆体之变,而不袭其组织” 第四节 陆佃对西昆体的接受 第五节 北宋中后期其他诗人对西昆体的批判 一 黄庶(附 王得臣、魏泰) 二 刘放 三 蔡居厚 四 晁说之 五 叶梦得 六 张表臣 七 《黄鲁直传赞》 第三章 南宋对西昆体的接受 **节 对西昆体的批判 一 张元幹(附 王十朋、喻良能、陈造) 二 陆游(附 吕中) 三 魏了翁 四 黄公绍 五 对西昆体风格的概括 第二节 对西昆体的肯定 一 周必大(附 袁说友) 二 朱熹 三 汪莘(附 韩淲) 四 冯去非 五 林希逸 第三节 刘克庄对西昆体的接受(附 葛立方、刘克逊、赵与虤) 一 “首变诗格者,文公也” 二 “对偶字面虽工,而佳句可录者殊少” 三 与西昆体有关史事的记载与考证 第四章 金元两代对西昆体的接受 **节 金代对西昆体的接受 一 王若虚(附 刘从益) 二 李纯甫 第二节 方回对西昆体的接受 一 方回对西昆体的评价概况 二 方回对西昆体的诗学史定位 三 初步建立宋代西昆体诗史 四 方回对西昆体的艺术评价 第三节 元代其他诗人对西昆体的接受 一 刘埙 二 袁桷 第五章 明代对西昆体的接受 **节 明代前期对西昆体的接受 一 宋濂(附 王祎) 二 周叙、何乔新 第二节 明代中期对西昆体的接受 一 王世贞(附 李蓘) 二 顾璘 三 张 四 胡应麟 第三节 明代后期对西昆体的接受 一 许学夷 二 邓云霄 三 冯复京 第六章 清代对西昆体的接受 **节 清代前期对西昆体的接受 一 冯舒、冯班、冯武(附 朱俊升) 二 贺裳 三 吴乔 四 宋荦 五 王士禛 六 周桢、王图炜的《西昆酬唱集》注本 第二节 清代中期对西昆体的接受 一 郭起元 二 翁方纲 三 张云璈 四 《四库全书总目》 第三节 清代后期对西昆体的接受 一 斌良 二 刘熙载 三 俞樾 第七章 从版本流传看明清对西昆体的接受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段莉萍,女,四川仁寿县人,文学博士,2004年6月毕业于四川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师从祝尚书教授。目前为西南交大人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曾主持教育BU人文社科项目一项,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科技创新项目一项。在《中国诗学》《民族文学研究》《敦煌研究》等国内重要期刊上发表论文三十余篇。曾出版专著《后期西昆派研究》,参著《宋才子传笺证》。主要研究方向为唐宋金元文学,少数民族文论。 张龙高,北京科技大学学士、西南交通大学中国古典文学说是,曾任人民出版社编辑,现从事新媒体工作。 熊倩,西南交通大学中国古典文学硕士,曾发表《论王士禛对西昆体的接受》等学术论文。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