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20734905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876
- 出版时间:2023-10-01
- 条形码:9787520734905 ; 978-7-5207-3490-5
本书特色
本书告诉我们中国原处何地,现在何方,将欲何往? 2011年,《黄河边的中国》这部“中国内地农村的百科全书”以巨大的现实感与深刻的历史感与《孙子兵法》一起,被英国《卫报》列入人类有史以来100种“*伟大的非虚构图书”。本书向我们展现了改革开放后,20世纪90年代中原乡村社会“三农”问题产生的由来和真实面貌,由此引发了社会和政府对“三农”问题和农民处境的广泛关注,也为后来的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坚实的事实参考。曹锦清先生继承了梁漱溟、费孝通等乡建前辈在20世纪30年代所进行的关于中国乡村建设与田野调查的优良传统,由他直达村落、农舍、田间的现场所构成的这部著作,应该说是20世纪关于中国“三农”问题的一部里程碑式的著作,是一部能让我们认清自己的来龙去脉的书,对当今的中国农村建设与治理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内容简介
本书是学者曹锦清1996年5月—11月期间深入黄河流域的河南地区的田野调查,是一部当代中国少见的实证考察著作。作者走访数县、数十乡、数百家农户,并通过市、县两级的党校系统访谈数十位县、乡、村三级官员,以逐日访谈纪要的方式,真实记录了正在转型中的中原乡村的社会生活,涉及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后的农民与土地、与市场、与血缘人情网络、与地方政府关系的变化现状;涉及农村、农民、农业、收支、农民负担、计划生育等诸多方面;涉及日益庞大且凌驾于农村社会之上的地方政府与分散经营的农民为争食有限的农业剩余而引发的各种矛盾,涉及作为一种显示力量的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努力之间的强大张力。作者在努力描述中原乡村社会事实的同时,着力反映社会转型过程中小农阶层的利益、情绪与态度。
目录
作者简介
曹锦清, 1949年生,浙江兰溪人。中国著名社会学家,“三农”问题专家。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导,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中国城乡发展研究中心名誉主任,于2019年退休。主要著作有《现代西方人生哲学》《平等论》《当代浙北乡村的社会文化变迁》《走出理想的城堡——中国单位现象研究》《中国七问》《黄河边的中国》《如何研究中国》等。其中,《当代浙北乡村的社会文化变迁》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14.1¥38.0 -
身为女性的选择
¥19.0¥56.0 -
咬文嚼字二百问
¥11.7¥32.0 -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12.9¥36.8 -
性心理学
¥19.7¥58.0 -
语文闲谈
¥12.2¥29.0 -
饥饿、富裕与道德
¥11.3¥45.0 -
乡土中国
¥12.2¥26.0 -
张舜徽集清人笔记条辨
¥13.4¥32.0 -
遇见天堂鸟
¥13.5¥45.0 -
中国人的名·字·号
¥9.0¥28.0 -
非暴力沟通心理学 : 用非暴力沟通化解冲突
¥9.0¥36.0 -
看不见的伤痕(八品-九品)
¥22.1¥69.0 -
世界尽头的咖啡馆
¥18.5¥45.0 -
自卑与超越
¥14.7¥39.8 -
理解生命
¥9.8¥32.8 -
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
¥14.7¥46.0 -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探索医疗中的人性落差
¥14.4¥39.8 -
汉字王国
¥11.5¥46.0 -
非暴力沟通(修订版)
¥40.1¥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