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22725505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270
- 出版时间:2023-11-01
- 条形码:9787522725505 ; 978-7-5227-2550-5
内容简介
本书基于对全国11个省份1126名农村老人的问卷调查,立足社会网络理论,研究社会网络对养老资源的聚纳作用,并进一步分析依托社会网络提供养老服务的可行性,*终构建依托社会网络创新农村养老服务供给模式的实现机制。首先,通过梳理农村地区养老保障变革的脉络和农村养老服务的发展状况,总结农村养老服务发展的困境,了解农村老人的养老服务需求和服务的可及性;其次,通过对问卷调查数据的分析,描述农村老人的社会网络及其典型特征,分析其影响因素,进一步探讨社会网络消减农村老人养老风险感知的作用,以测量社会网络聚纳养老资源的能力;再次,通过建立回归模型,实证分析社会网络、村域社会资本对农村老人提供养老服务意愿的影响以及农村老人接受社会网络提供养老服务意愿的影响因素,从而厘清依托社会网络供给农村养老服务的内在逻辑;*后,从发生、维持、激励保障、监督、反馈等方面构建依托社会网络创新农村养老服务供给模式的实现机制,并提出政策建议。
目录
作者简介
聂建亮,博士,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社会保障学系党支部书记、系副主任,西北大学民政部政策理论研究基地常务副主任,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养老服务分会理事,陕西省社会学会常务理事,陕西省人口学会常务理事,研究方向为养老服务。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1项,全国老龄政策理论研究部级课题1项,中国老龄协会老龄政策理论研究课题1项,厅局级课题近多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等国家级、省部级课题近20项。目前已出版专著1部,参编教材1部,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在《公共管理学报》《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中国农村观察》等CSSCI来源期刊发表论文近50篇,发表论文被下载5万余次,单篇*高下载6000余次,论文观点被引用1000余次,单篇*高引用130余次,执笔多篇报告受到省部级领导批示。曾获陕西省第十五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序1)、陕西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序1)、全国老龄委办公室老龄政策理论研究三等奖(序1)、全国老龄协会老龄政策理论研究优秀奖(序1)、陕西省社会学会学术学年会一等奖(序1)、二等奖(序1一次、序2两次)、三等奖(序1)。
-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12.9¥36.8 -
身为女性的选择
¥19.0¥56.0 -
咬文嚼字二百问
¥11.7¥32.0 -
性心理学
¥19.7¥58.0 -
张舜徽集清人笔记条辨
¥13.4¥32.0 -
乡土中国
¥12.2¥26.0 -
饥饿、富裕与道德
¥11.3¥45.0 -
世界尽头的咖啡馆
¥18.5¥45.0 -
自卑与超越
¥14.7¥39.8 -
我们内心的冲突
¥15.5¥42.0 -
遇见天堂鸟
¥13.5¥45.0 -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探索医疗中的人性落差
¥14.4¥39.8 -
看不见的伤痕(八品-九品)
¥22.1¥69.0 -
非暴力沟通心理学 : 用非暴力沟通化解冲突
¥9.0¥36.0 -
女性生存战争
¥22.6¥66.0 -
理解生命
¥9.8¥32.8 -
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
¥14.7¥46.0 -
说文解字-影印本
¥14.1¥38.0 -
中国人的名·字·号
¥9.0¥28.0 -
万物皆无序
¥17.1¥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