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政府担保与融资平台债务风险

政府担保与融资平台债务风险

1星价 ¥50.4 (7.0折)
2星价¥50.4 定价¥72.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301344798
  • 装帧:平装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62
  • 出版时间:2023-10-01
  • 条形码:9787301344798 ; 978-7-301-34479-8

本书特色

在抓实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的背景下,地方融资平台因债务规模较大、发债主体财务基本面较差和偿债主体责任不清晰等问题成为学术界以及业界关注的焦点。这也是中国国情下一种特殊的融资模式滋生的政府或有债务问题。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本书以城投债为切入点分析各种担保因素对城投债券定价的具体影响,从而对地方融资平台的债务风险成因进行深入挖掘,探讨政府担保在我国地方政府债务扩张中的作用机制,从融资平台公司层面、地方政府层面以及中央政策层面说明我国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的多维成因,在此基础上为我国地方政府规范化融资以及隐性债务风险化解提出参考建议。

内容简介

本书在“稳增长、防风险”背景下,对我国2008年金融危机后地方政府债务激增问题进行分析。以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为视角,探讨各级政府担保在我国地方政府债务扩张中的作用机制,从融资平台公司层面、地方政府层面以及中央政策层面说明我国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的多维成因,在此基础上为我国地方政府规范化融资以及隐性债务风险化解提出一些参考建议。 全书按照发现问题-剖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的思路进行撰写。全书八章:**章,地方政府融资模式概述;第二章,融资平台公司发展历程;第三章,融资平台公司运营模式;第四章,融资平台债务分析;第五章,政府担保现状分析;第六章,政府显担保与融资平台债务;第七章,政府隐性担保与融资平台债务;第八章,融资平台债务风险防化。 本书不仅适用于本科生,有助于其了解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融资方式,而且适用于研究生学习金融资产定价相关知识。本书涉及我国地方政府税制改革、地方政府融资渠道变迁以及“土地金融”发展模式等理论介绍,还涉及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应用分析,附件提供了全文数据的源文件和处理代码,可作为金融学、经济学以及财政学学生课外阅读资料。

目录

**章 地方政府融资模式概述
1.1 政府融资相关理论和融资渠道
1.1.1 公共产品理论
1.1.2 公债理论
1.1.3 政府融资渠道
1.2我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模式
1.2.1 融资平台的定义
1.2.2 融资平台的类型
1.2.3 运作模式
1.2.4 案例分析
第二章 融资平台公司发展背景和历程
2.1制度背景
2.1.1 分税制改革
2.1.2 转移支付制度
2.1.3 经济增长目标
2.1.4 土地的财富效应
2.2 发展历程
2.2.1 萌芽阶段(1978—1994年)
2.2.2 推广阶段(1994—2008年)
2.2.3 增长阶段(2008—2010年)
2.2.4 规范阶段(2010—2013年)
2.2.5 治理阶段(2014年至今)
2.3 市场影响
2.3.1 正向作用
2.3.2 不足之初
2.3.3 潜在风险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城投债概况
3.1 城投债规模和风险
3.1.1 发行规模
3.1.2 偿债风险
3.2 理论分析
3.2.1 财政分权
3.2.2 预算软约束
3.2.3 委托代理
3.2.4 官员晋升
3.2.5 政府担保
3.3 信用风险评估思路
3.3.1 潜在影响因素
3.3.2 研究思路
第四章 融资平台信用风险的初步评估
4.1 理论分析
4.2 相关文献
4.2.1 国外市场相关文献
4.2.2 国内市场相关文献
4.3 模型设计与数据说明
4.3.1 模型设计
4.3.2 数据说明
4.4 财务信息对城投债定价影响的实证分析
4.4.1 财务信息对城投债信用利差的影响
4.4.2 异质性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外部担保与融资平台信用风险
5.1 理论分析
5.2 制度背景
5.2.1 外部担保方式
5.2.2 融资平台增信方式演变
5.2.3 研究假设
5.3 数据说明
5.4 实证分析
5.4.1 外部担保对发行评级的影响
5.4.2 外部担保对城投债信用利差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政府显性担保与融资平台信用风险
6.1 理论分析
6.2 研究背景
6.2.1 政府显性担保的表现形式
6.2.2 政府显性担保的案例分析
6.3 数据说明
6.4 实证分析
6.4.1 政府显性担保的表现
6.4.2 政府显性担保对城投债定价的影响
6.4.3 稳健性检验
6.5 潜在风险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政府隐性担保与融资平台信用风险
7.1 理论分析
7.2 研究背景
7.2.1 政府隐性担保带来的风险
7.2.2 隐性担保预期的形成机制
7.2.3 假说提出
7.3 数据说明与描述性统计
7.3.1 数据来源
7.3.2 模型设定
7.3.3 变量说明
7.4 隐性担保预期的测度与分布
7.4.1 隐性担保预期的估计
7.4.2 隐性担保预期的分布特征
7.5 债务置换计划的政策效果
7.6 隐性担保预期的形成机制分析
7.6.1 隐性担保预期的影响因素
7.6.2 稳健性检验
7.6.3 隐性担保预期的形成机制总结
7.7 本章小结
第八章 融资平台债务风险防范化解建议
8.1 融资平台债务风险总结
8.2 融资平台风险防范化解建议
8.2.1 打破隐性担保预期
8.2.2 加快融资平台转型
8.2.3 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
8.2.4 创新基建模式和融资工具
8.3 研究意义
8.3.1 理论意义
8.3.2 现实意义
8.4 创新点与研究展望
8.4.1 创新点
8.4.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陈姗姗,同济大学经济学博士,安徽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地方债、资产定价。已在《中国工业经济》《财贸经济》《当代财经》等期刊发表相关论文,其中,《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全文转载 1 篇。近年来参与多项省部级及以上级别课题。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