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季冻区高速铁路路基服役性能与孕灾风险研究

季冻区高速铁路路基服役性能与孕灾风险研究

1星价 ¥78.4 (8.0折)
2星价¥78.4 定价¥9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13299347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7cm
  • 页数:184页
  • 出版时间:2023-04-01
  • 条形码:9787113299347 ; 978-7-113-29934-7

内容简介

本书对季冻区高速铁路路基服役性能演化规律与孕灾风险评估理论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内容包括季节性冻融环境下高速铁路路基填料性能时效演化规律及力学表述、非饱和粗粒料冻胀规律与多场耦合模型、季冻区高速铁路路基动力响应规律与变形稳定状态、季节性冻融环境下高速铁路路基结构服役状态综合评价方法、季节性冻融环境下高速铁路路基冻胀维护技术,涵盖了季冻区高速铁路路基服役性能演化与孕灾风险评估的基础理论、试验验证、工程应用等*新研究成果,为我国季冻区高速铁路路基服役劣化分析评估和科学维养提供了理论参考和支撑,对类似应用场景下季冻区交通基础设施的工程建设、耐久性评估、病害控制、灾变防控等具有指导意义。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季冻区高速铁路路基服役现状与特点 1.2 季冻区高速铁路路基服役性能分析评估理论及发展 1.2.1 高速铁路路基及其填料 1.2.2 岩土冻胀理论 1.2.3 岩土损伤力学 1.2.4 冻融环境下岩土性能演化规律 1.2.5 路基-轨道相互作用关系模型 1.2.6 高速铁路路基孕灾风险评估理论 1.3 季节性冻融环境下高速铁路路基维护技术研究与应用现状 1.3.1 路基冻害检测技术 1.3.2 路基冻害评估技术 1.3.3 路基冻害整治技术 第2章 季节性冻融环境下高速铁路路基填料性能时效演化规律及力学表述 2.1 试验设备与试验方案 2.1.1 试验仪器简介 2.1.2 试验材料与试样制备 2.1.3 试验方案 2.2 试验结果与分析 2.2.1 冻融循环对路基填料动力性能影响分析 2.2.2 考虑冻融循环效应的路基粗粒料动力学指标方程 2.2.3 考虑温度和频率耦合效应的路基粗粒料动力学指标方程 2.3 冻融循环-行车振动耦合作用下路基填料安定特性分析 2.3.1 路基填料长期□形发展趋势与安定特性的关联 2.3.2 路基填料长期□形演化安定特性 2.3.3 基于安定理论的长期□形收敛性判别标准 2.3.4 路基填料安定临界条件分析 2.3.5 冻融循环-行车振动耦合作用对填料安定特性的影响 第3章 非饱和粗粒料冻胀试验与多场耦合模型 3.1 冻胀试验装置与试验方案 3.1.1 试验装置 3.1.2 试验步骤与工况 3.2 试验结果分析 3.2.1 温度分布 3.2.2 水-气迁移与冻胀量 3.2.3 冻结深度 3.3 水-热-气多场耦合理论 3.3.1 非饱和土水分场控制方程 3.3.2 非饱和土温度场控制方程 3.4 粗粒料冻胀数值模型 3.4.1 计算参数 3.4.2 模型可靠性验证 第4章 季冻区高速铁路路基动力响应规律与□形稳定状态 4.1 高速铁路路基振动分析模型 4.1.1 三维有限元模型 4.1.2 模型可靠性验证 4.1.3 冻胀模型 4.2 路基冻胀□形传递映射规律 4.2.1 □形传递关系 4.2.2 轨枕-道砟接触应力 4.3 不均匀冻胀影响下车辆-轨道-路基动力响应特征 4.3.1 列车动力响应 4.3.2 钢轨与道砟动力响应 4.3.3 路基动力响应 4.4 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4.4.1 冻胀幅值 4.4.2 冻胀波长 4.4.3 冻胀波距 4.5 耦合体系动力响应与路基冻胀的数学方程 第5章 季节性冻融环境下高速铁路路基结构服役状态综合评价方法 5.1 评价方法选择 5.2 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构建 5.2.1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5.2.2 评价权重确定 5.2.3 评价指标分级标准与隶属度确定 5.2.4 体系运营状态安全度计算方法 5.3 体系安全度评价模型 5.4 路基冻胀阈值安全分区 第6章 季节性冻融环境下高速铁路路基冻胀维护技术 6.1 寒区高速铁路路基冻胀监测技术 6.1.1 寒区铁路冻胀监测要求 6.1.2 高精度冻胀时空监测技术 6.1.3 应用案例 6.2 寒区高速铁路路基面封闭技术 6.2.1 寒区高速铁路路基封闭层病害情况 6.2.2 全断面沥青混凝土封闭技术 6.2.3 运营高速铁路路基封闭层维护技术 6.2.4 应用案例 6.3 寒区高速铁路路基填料注胶改性技术 6.3.1 技术原理 6.3.2 施工流程 6.3.3 应用案例 6.4 寒区高速铁路路基不良填料置换技术 6.4.1 技术原理 6.4.2 施工流程 6.4.3 应用案例 6.5 寒区高速铁路路基探地雷达检测评估技术 6.5.1 寒区高速铁路路基探地雷达检测方法 6.5.2 探地雷达图像智能识别技术 6.5.3 应用案例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叶阳升博士,研究员,国家“万人计划” 批科技创新领军人才,“973” 席科学家,国铁集团“百千万人才”工程专业领军人物,享受国务院 特殊津贴,现任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研究方向:路基动力学与基床结构设计、边坡滑坡及地质灾害防治等。主持和参加完成国家“973”项目1项、“863”项目2项、自然科学基金2项、国铁集团科研项目30余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85篇,授权国家专利47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18项。 蔡德钩,博士,研究员,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副所长。长期从事高铁岩土工程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主持和参加国家及省部级课题20余项,其中科技部项目4项、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获省部级科技特等奖2项、一等奖6项;授权发明专利21项、实用新型专利24项,并注重成果转化;出版专著1部,发表SCI/EI收录论文31篇,主/参编行业规范8项;入选 2019年第四批“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国铁集团“百千万人才”工程专业带头人。 毕宗琦,男,副研究员,博士。2020年毕业于同济大学,2020-2022于铁科院集团公司土木工程博士,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