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婚姻家庭、亲密关系与乡村反贫困

婚姻家庭、亲密关系与乡村反贫困

1星价 ¥63.7 (6.5折)
2星价¥63.7 定价¥9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2871132
  • 装帧:平装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346
  • 出版时间:2023-11-01
  • 条形码:9787562871132 ; 978-7-5628-7113-2

本书特色

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大国攻坚·反贫困社会工作丛书”单品,本书采取在赣东北、赣南地区的入村调研与社工实务呈现相结合的方式,描述和分析乡村反贫困社会工作在介入亲密关系时所面临的挑战和如何作为的问题。

内容简介

婚姻家庭和儿童照顾是亲密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采取在赣东北、赣南地区的入村调研与社工实务呈现相结合的方式,描述和分析乡村反贫困社会工作在介入亲密关系时所面临的挑战和如何作为的问题。全书梳理了现代化对亲密关系的冲击,它反映在赣东北杜村的婚姻挤压与男性婚姻消费、瑶川镇离异女性群体当中,深刻地影响着枫村和玉县的儿童照顾,甚至可能再生产出新一代贫困群体。因此,需要着力解决假性亲密关系所带来的不确定性问题,需要从知识生产的角度思考如何在县域层面建立有利于家庭家风的反贫困机制。

目录

一章 现代化与乡村亲密关系 1
n一节 亲密关系:乡村社会变迁的表征 2
n一、关于亲密关系:从费孝通的基本三角理论说起 4
n二、现代化进程对亲密关系的影响 13
n第二节 婚姻消费、通婚圈与家庭解体 22
n一、婚姻消费、婚姻市场与“剩男”型贫困户的出现 22
n二、家庭解体与贫困村儿童照顾面临的挑战 36
n第三节 反贫困与亲密关系重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52
n一、经济发展、人口流动与亲密关系 53
n二、完善家庭建设观:幸福美满生活需要心灵的归属感 57
n三、多维一体的社会工作介入:关于以婚姻家庭为中心的亲密关
n系调适 60
n本章参考文献 64
n第二章 杜村男性婚姻消费 73
n一节 婚嫁习俗与男性婚姻消费的变迁 74
n一、杜村概况 74
n二、杜村的婚嫁习俗及消费构成 77
n三、杜村男性婚姻消费的历史演变 91
n四、杜村男性婚姻消费的现状 104
n第二节 谈婚论“价”:消费价格的生成机制 111
n一、人口结构:婚龄人口性别比例失调 111
n二、婚姻市场:层级化标准的变迁 120
n三、文化根源:传宗接代思想的延续 127
n第三节 消费策略与“剩男”群体中的贫困户 129
n一、基于实践社会学的思考 129
n二、杜村婚姻市场的运行逻辑与“剩男”贫困户 131
n本章参考文献 137
n第三章 瑶川女人:乡村离异现象 143
n一节 瑶川镇离异女性 143
n一、瑶川镇:一个研究农村青年女性婚姻的特殊地域 143
n二、瑶川镇离异夫妻的基本情况:关于调查对象 145
n三、离异原因及女性面临的困境 158
n第二节 离异女性面临的困境 178
n一、支持之弱 178
n二、经济之困 181
n三、重组之艰 184
n四、舆论之压 186
n五、抚育之难 188
n第三节 被压抑的需求:现代性与家庭解体 190
n一、被压抑的需求 190
n二、现代性、个体与家庭 196
n本章小结 空间压缩、情感疏离与乡村亲密关系解体 204
n本章参考文献 209
n本章附录 219
n附录1 瑶川镇离异女性状况访谈提纲 219
n附录2 青年离异女性基本情况 220
n第四章 枫村儿童:家庭解体与关系疏离 223
n一节 儿童照顾:社会工作介入枫村反贫困工作 224
n一、枫村的贫困问题 224
n二、枫村贫困家庭的儿童照顾概况 228
n第二节 关系疏离:一个贫困家庭的儿童照顾问题 231
n一、社工来了 231
n二、个案基本情况 232
n三、缺位与补位 234
n第三节 人口流动空间与乡村代际关系 241
n一、现代化、贫困与关系疏离 241
n二、乡村亲密关系再造与儿童照顾 244
n三、反贫困社会工作实务需要帮助儿童建立自尊感 247
n本章参考文献 251
n第五章 玉县儿童:家庭关系与“瘾”的生成与疏导 254
n一节 玉县留守儿童基本情况及案主概况 255
n一、当地留守儿童基本情况 255
n二、个案来源及案主家庭基本情况 257
n第二节 案主家庭沟通阻滞问题的表现 261
n一、案主 日 常 行 为 表 现 与 沉 重 的 标 签:他 是 网 络 成 瘾 少 年
n吗? 261
n二、师生沟通缺乏 265
n三、同辈沟通边界僵化 268
n四、代际沟通内容与方式单一 269
n五、代际沟通中的信息传递与接收受阻 271
n第三节 沟通阻滞产生的原因 274
n一、长辈受教育程度有限 275
n二、家庭结构的特殊性 276
n三、线下沟通频率过低 278
n四、家庭沟通主动性差 279
n五、家庭沟通信息的准确性不足 280
n第四节 社会工作介入家庭亲密关系的效果与反思 282
n一、家庭情况与优势资源的获取 282
n二、接触案主:信任关系的建构 287
n三、案主对被污名的困惑 288
n四、案主的真实情况:去污名化 292
n五、学习自我暴露沟通技巧 297
n六、亲密关系、家庭教育与反贫困:关于东东案例的再思考 304
n本章参考文献 309
n本章附录 313
n儿童基本沟通情况调查问卷 313
n第六章 防范婚姻家庭脆弱性 318
n一节 假性亲密关系与返贫的可能性 319
n一、现代化进程的时空裂变深刻影响亲密关系的边界 320
n二、科学技术大变革对社会交往关系构成多维影响 321
n三、人口结构、家庭生计与共同体功能转型 323
n第二节 家庭、家教、家风与乡村振兴 328
n一、结构性知识生产的维度 332
n二、县域社工资源整合的维度 335
n三、角色选择多样性的维度 340
n本章参考文献 344一章 现代化与乡村亲密关系 1
n一节 亲密关系:乡村社会变迁的表征 2
n一、关于亲密关系:从费孝通的基本三角理论说起 4
n二、现代化进程对亲密关系的影响 13
n第二节 婚姻消费、通婚圈与家庭解体 22
n一、婚姻消费、婚姻市场与“剩男”型贫困户的出现 22
n二、家庭解体与贫困村儿童照顾面临的挑战 36
n第三节 反贫困与亲密关系重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52
n一、经济发展、人口流动与亲密关系 53
n二、完善家庭建设观:幸福美满生活需要心灵的归属感 57
n三、多维一体的社会工作介入:关于以婚姻家庭为中心的亲密关
n系调适 60
n本章参考文献 64
n第二章 杜村男性婚姻消费 73
n一节 婚嫁习俗与男性婚姻消费的变迁 74
n一、杜村概况 74
n二、杜村的婚嫁习俗及消费构成 77
n三、杜村男性婚姻消费的历史演变 91
n四、杜村男性婚姻消费的现状 104
n第二节 谈婚论“价”:消费价格的生成机制 111
n一、人口结构:婚龄人口性别比例失调 111
n二、婚姻市场:层级化标准的变迁 120
n三、文化根源:传宗接代思想的延续 127
n第三节 消费策略与“剩男”群体中的贫困户 129
n一、基于实践社会学的思考 129
n二、杜村婚姻市场的运行逻辑与“剩男”贫困户 131
n本章参考文献 137
n第三章 瑶川女人:乡村离异现象 143
n一节 瑶川镇离异女性 143
n一、瑶川镇:一个研究农村青年女性婚姻的特殊地域 143
n二、瑶川镇离异夫妻的基本情况:关于调查对象 145
n三、离异原因及女性面临的困境 158
n第二节 离异女性面临的困境 178
n一、支持之弱 178
n二、经济之困 181
n三、重组之艰 184
n四、舆论之压 186
n五、抚育之难 188
n第三节 被压抑的需求:现代性与家庭解体 190
n一、被压抑的需求 190
n二、现代性、个体与家庭 196
n本章小结 空间压缩、情感疏离与乡村亲密关系解体 204
n本章参考文献 209
n本章附录 219
n附录1 瑶川镇离异女性状况访谈提纲 219
n附录2 青年离异女性基本情况 220
n第四章 枫村儿童:家庭解体与关系疏离 223
n一节 儿童照顾:社会工作介入枫村反贫困工作 224
n一、枫村的贫困问题 224
n二、枫村贫困家庭的儿童照顾概况 228
n第二节 关系疏离:一个贫困家庭的儿童照顾问题 231
n一、社工来了 231
n二、个案基本情况 232
n三、缺位与补位 234
n第三节 人口流动空间与乡村代际关系 241
n一、现代化、贫困与关系疏离 241
n二、乡村亲密关系再造与儿童照顾 244
n三、反贫困社会工作实务需要帮助儿童建立自尊感 247
n本章参考文献 251
n第五章 玉县儿童:家庭关系与“瘾”的生成与疏导 254
n一节 玉县留守儿童基本情况及案主概况 255
n一、当地留守儿童基本情况 255
n二、个案来源及案主家庭基本情况 257
n第二节 案主家庭沟通阻滞问题的表现 261
n一、案主 日 常 行 为 表 现 与 沉 重 的 标 签:他 是 网 络 成 瘾 少 年
n吗? 261
n二、师生沟通缺乏 265
n三、同辈沟通边界僵化 268
n四、代际沟通内容与方式单一 269
n五、代际沟通中的信息传递与接收受阻 271
n第三节 沟通阻滞产生的原因 274
n一、长辈受教育程度有限 275
n二、家庭结构的特殊性 276
n三、线下沟通频率过低 278
n四、家庭沟通主动性差 279
n五、家庭沟通信息的准确性不足 280
n第四节 社会工作介入家庭亲密关系的效果与反思 282
n一、家庭情况与优势资源的获取 282
n二、接触案主:信任关系的建构 287
n三、案主对被污名的困惑 288
n四、案主的真实情况:去污名化 292
n五、学习自我暴露沟通技巧 297
n六、亲密关系、家庭教育与反贫困:关于东东案例的再思考 304
n本章参考文献 309
n本章附录 313
n儿童基本沟通情况调查问卷 313
n第六章 防范婚姻家庭脆弱性 318
n一节 假性亲密关系与返贫的可能性 319
n一、现代化进程的时空裂变深刻影响亲密关系的边界 320
n二、科学技术大变革对社会交往关系构成多维影响 321
n三、人口结构、家庭生计与共同体功能转型 323
n第二节 家庭、家教、家风与乡村振兴 328
n一、结构性知识生产的维度 332
n二、县域社工资源整合的维度 335
n三、角色选择多样性的维度 340
n本章参考文献 344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江西财经大学教授。中国社会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农村社会工作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反贫困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历史社会学。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