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民工市民化利益权衡及财政负担研究

包邮农民工市民化利益权衡及财政负担研究

¥92.8 (7.8折) ?
1星价 ¥92.8
2星价¥92.8 定价¥119.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2727011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355
  • 出版时间:2023-07-01
  • 条形码:9787522727011 ; 978-7-5227-2701-1

内容简介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促进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并行不悖的基础。农民工市民化主要涉及四个方面:政策推进、城镇化过程对农民工的吸纳能力、农民工市民化意愿以及地方政府的选择。本书全面梳理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政策演变,以结构转换理论、推拉理论、非均衡增长理论为基础,从供求层面综合研究农民工流动特点及趋势,提出不同维度市民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及面临的挑战。农民工市民化涉及地方政府公共产品供给及治理,必然影响财政收支。本书对全国层面和案例区域农民工市民化所涉及的个人、企业和公共财政成本收益进行匡算。农民工回流为中西部发展带来充足劳动力的同时也考验地方财政的承压能力,中西部地区根据成本结构,选择市民化公共支出类型,拉长市民化成本的支付周期,减小财政压力。 本书涉及经典理论探讨、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及就业、农民工群体特征、农村网红经济及宏观层面整合协调等内容,对科研人员的学术研究、政府部门的政策制定及企业战略决策具有良好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目录

**章 绪论 **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目标 第三节 研究意义 第四节 研究思路 第五节 研究内容 第六节 研究方法 第七节 重点难点 第二章 文献述评 **节 对农民工市民化内涵的研究 第二节 农民工购房意愿及影响因素 第三节 对市民化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 第四节 农民工市民化的成本收益研究 第五节 现有研究的不足与本书的创新之处 第三章 理论基础 **节 结构转换理论 第二节 推一拉理论 第三节 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中的人口迁移理论 第四节 非均衡增长理论 第四章 农民工市民化的政策背景及历史演进 **节 农民工市民化的政策背景 第二节 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相关政策演变 第三节 小结 第五章 产业结构调整和劳动力流动 **节 区域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比较分析 第二节 结构偏离度指标的考量 第三节 第二、三产业结构偏离度系数的计算 第四节 求人倍率衡量的劳动力市场需求状况 第五节 长三角与珠三角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对比分析 第六节 小结 第六章 资本有机构成与失业率:影响与机制 **节 引言与文献述评 第二节 理论基础 第三节 计量模型的构建与实证分析 第四节 小结 第七章 城市规模与低技能劳动力需求的实证分析 **节 模型设定与变量选取 第二节 模型检验 第三节 回归分析结果 第四节 稳健性检验 第五节 实证分析结果探讨 第八章 农民工的群体特征及职业选择 **节 农民工群体的个人特征 第二节 小结 第九章 农村的用益物权、住房性质与农民工市民化意愿 **节 用益物权影响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的机理 第二节 数据、变量与模型设定 第三节 计量结果的延伸分析 第四节 小结 第十章 农民工市民化成本与收益分析 **节 农民工市民化成本构成分析 第二节 关于计算方法的归纳和选取 第三节 农民工市民化成本和收益计算指标体系及测算模型 第四节 农民工市民化成本计算 第五节 农民工市民化部分收益计算 第六节 小结 第十一章 网红经济的扶贫效应研究 **节 网红经济现状 第二节 网红经济与扶贫 第三节 网红经济扶贫效应的经济学分析 第四节 网红经济增强扶贫效应的措施建议 第十二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节 结论 第二节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艾慧:复旦大学经济学博士,现任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经济研究中心副教授,政治经济学硕士研究生导师。长期从事社会保障、劳动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主持省部级以上课题4项,出版专著4部,在《财经研究》、《华东经济管理》、《经济纵横》、《海派经济学》等刊物发表相关学术论文20余篇,其研究咨询报告获得省部级以上部门采纳。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