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精要- 哈奇森
读者评分
5分

大家精要- 哈奇森

1星价 ¥15.8 (3.5折)
2星价¥15.8 定价¥45.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1388327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154
  • 出版时间:2017-01-01
  • 条形码:9787561388327 ; 978-7-5613-8832-7

内容简介

杨通林*的《哈奇森/大家精要》介绍了哈奇森 (1694~1746),英国伦理学家、美学家,欧洲仁慈主义的创立者之一,道德感体系的集大成者。与托马斯 ·黎德一起被称为“苏格兰哲学之父”,是苏格兰启蒙运动的重要奠基者。他是西方古典经济学开创者亚当·斯密的老师,约翰·雷认为没有任何人能够像他那样启迪斯密的智慧,引导斯密的思想。麦金太尔称其为莎夫茨伯利和休谟之间*伟大的道德感理论家。
哈奇森的“两种感觉论”“善恶两性论”等思想,对休谟和亚当·斯密等人的情感主义、康德等人的直觉主义、边沁等人的功利主义思想等都有相当大的影响。

目录

第1章 哈奇森生平及思想背景简介
第2章 内感觉:哈奇森伦理思想的认识论基础
一、内感觉和外感觉
二、先天内在的认识根据
三、非自爱情感的源泉
第3章 道德感:哈奇森伦理思想的核心
一、道德感与善恶之争
二、道德感的性
三、道德感的功能
第4章 道德情操
一、两类情感学说及其理论基础
二、道德情操
三、自爱情感与道德情操的相互关系
第5章 道德与功利
一、道德定量:道德的功利层次
二、道德计算
三、政治伦理的功利标准
四、哈奇森与功利主义的主要区别
第6章 美学思想
第7章 哈奇森思想的历史意义
结语
附录
年谱
参考书目
展开全部

节选

1679年,迫于压力,查理二世吸收莎夫茨伯利伯爵一世进入枢密院并担任召集人。莎夫茨伯利伯爵一世就是在哈奇森之前提出了“道德感”观念的莎夫茨伯利的祖父,他是辉格党的重要领导人。1688年,辉格党和托利党联合赶走了天主教徒詹姆斯二世,迎接新教徒威廉二世登上英国国王的宝座,英国历史上著名的不流血的“光荣革命”取得胜利,国王的权力逐渐受到了限制。1701年,《继位法》公布,确立议会权力高于国王权力、议会高于王室、于王权的基本原则,议会成为权力中心,政府成为权力中心,国王统而不治.王权真正旁落。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以后,英国结束了长期的内战,摆脱了长期战乱的灾难。1694年,也就是哈奇森出生那年,玛丽王后患天花去世以后,辉格党 “小集团”组阁成为国家管理的实权机构。1698年,托利党在下议院占多数席位,取代辉格党组阁,开启了英国下议院多数席位党组阁的政治模式。1714年,辉格党在大选中再次击败托利党,获得大选的胜利。
从1714年到1761年,在长达半个世纪的历史中,辉格党在英国长期执政并在英国政治舞台上占据优势,长老派成为社会主流教派,议会权力取得了对王权的优势,经济文化繁荣.政治相对稳定,体现了议会政治较专制制度的明显优势。
哈奇森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生活在辉格党议会政治之下。因此,身处和平稳定环境下的哈奇森,其关于人天性仁爱的观点与霍布斯等人在动荡战乱背景下的自爱论学说形成了鲜明对比。哈奇森在一定程度上赞成议会权力,他关于利他至上、主权在民、三权学说等政治伦理观点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这种“民权 ”意识,是王权衰落在理论领域的表现形态之一。他认为道德是幸福的根源,善的标准就是致力于他人的幸福。他终身致力于提高社会的仁爱道德修养,以免社会再次重蹈霍布斯、孟德威尔等所主张的私恶人性所带来的种种灾难。
此外,哈奇森的认识论思想还与欧洲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两大思潮关系密切。文艺复兴所带来的科学进步与繁荣,使哈奇森时代的欧洲成为一个“理性时代”,弘扬和尊崇理性成为明显的时代征,导致了对一切常识观点和信仰的怀疑和批判。反对教会权威和正统,推崇人性尊严,高扬科学理性,人的自由、理性被推崇到至高无上的地位。别是“ 光荣革命”后不久,英格兰和苏格兰合并,苏格兰政治稳定,国际地位得到提高,统一的国内大市场以及英格兰繁荣的贸易极大促进了苏格兰经济发展,苏格兰的工商业和贸易迅速发展,再加上中世纪势力的衰落、文艺复兴运动、启蒙运动、自然科学的快速发展、欧洲(别是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繁荣和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统治阶级的斗争等原因,终引发了一次声势浩大的苏格兰启蒙运动,在18世纪达到高潮,并一直延续到19世纪,直接波及美、法、德等国家。苏格兰的文化、教育、艺术等在这场启蒙运动中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孕育了一大批杰出的思想家,苏格兰的文化中心爱丁堡也因此被称为大不列颠的雅典。哈奇森就是苏格兰启蒙运动的重要奠基者之一。
“理性时代”使人们从精神枷锁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把注意力的重点从上帝和来世转移到人和现实世界之上。神学从此失去了超越一切的垄断意义,人们对人自身和人所生存的自然世界的兴趣逐渐占据上风。人的完美取代了上帝的完美,人的尊严和幸福被赋予了头等重要的意义,理性成为的审判台。
人们凭借“理性”而不是“神的启示”来观察、理解、解释世界和人的存在。(P2-3)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