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乡村振兴战略下西南地区康养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机制及实现路径研究

乡村振兴战略下西南地区康养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机制及实现路径研究

1星价 ¥49.0 (7.2折)
2星价¥49.0 定价¥6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2326894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284
  • 出版时间:2024-03-01
  • 条形码:9787522326894 ; 978-7-5223-2689-4

内容简介

本研究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遵循旅游和康养产业融合发展的规律性、科学性,结合西南地区的环境承载条件和资源禀赋特点,依据康养旅游产业融合机制、融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和相关数据,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角度,定量刻画西南地区康养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程度及其效率,探寻西南地区康养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主要动力因素及其相互作用演化机制。并以此为基础,深入探讨西南地区康养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运行模式、机制设计和实现路径,从而系统地提出既符合一般管理规律又符合西南地区具体背景的管理决策建议,*终构建立动态协调的康养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生态系统。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技术路线 1.7 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2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概述 2.1 相关概念 2.2 相关理论 第3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3.1 康养旅游相关研究综述 3.2 “旅游+”研究综述 3.3 乡村振兴背景下旅游发展研究综述 第4章 西南地区康养旅游发展现状 4.1 西南地区康养旅游发展环境系统分析 4.2 西南地区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4.3 西南地区康养旅游发展概况 4.4 西南地区康养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 第5章 西南地区康养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效率评价研究 5.1 旅游与康养产业耦合协调度的模型设计 5.2 实证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西南地区康养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动力机制研究 6.1 康养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动力机制 6.2 旅游与康养产业融合发展动态演化博弈模型 6.3 动态演化博弈模型的构建 6.4 均衡点的局部稳定性分析 6.5 博弈系统演化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西南地区康养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开发模式研究 7.1 西南地区康养旅游产业开发模式分类 7.2 西南地区康养旅游片区资源分析 7.3 西南地区代表性康养旅游资源单体分类及单体等级评价 7.4 西南地区康养旅游资源空间分析 7.5 西南地区康养旅游资源开发价值综合评价 7.6 康养旅游开发模式影响因素分析 7.7 西南地区康养旅游产业融合模式选择 7.8 西南地区康养旅游资源开发模式空间布局 7.9 本章小结 第8章 西南地区康养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机制设计研究 8.1 西南地区康养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功能区政府决策分析 8.2 西南地区康养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机制分析 8.3 本章小结 第9章 西南地区康养旅游产业转型发展实现路径研究 9.1 政府层面 9.2 行业层面 9.3 企业层面 9.4 人才培养层面 9.5 本章小结 第10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10.1 研究结论 10.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杨红,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英国普利茅斯大学旅游管理学院访问学者,国家留学基金委评审专家、重庆市旅游度假区专家、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科学与经济专业委员会理事、重庆市数量经济学会理事、中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国家评估专家、中国(重庆)自贸区综合研究院研究员,主要从事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及管理、旅游规划、人文地理等专业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作为项目主持人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其中1项结题为优秀;负责省部级课题和企业委托课题20余项;其中重大决策咨询项目成果之一:决策建议《推动我市文旅融合发展的四点建议》获得重庆市人民政府分管副市长肯定性批示及多个区县与相关旅游部门采纳,国家开发银行基金项目4项研究成果被广东省人民政府采用。相关科研成果在《SOFT COMPUTING》、《管理世界》、《旅游学刊》等国内权威期刊、SCI期刊以及CSSCI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在国家级出版社出版学术专著7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