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208182561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162
  • 出版时间:2024-01-01
  • 条形码:9787208182561 ; 978-7-208-18256-1

内容简介

这并非一本帮助死记硬背条文和判例的法学入门,而是由法学、法社会学、人工智能和脑科学等不同领域的研究人员经过多次讨论,专为21世纪编写的“新式法学入门”。
通晓法所调整之社会领域的现状与动向,可窥法与社会的相互作用。在洞察这些相互作用基础之上,本书各章节正是呼应变化*激烈、法律问题*频发、*亟需运用法学的领域展开讨论。从AI时代所需的、跨学科的视角开辟法学新天地。

目录

前言:作为跨学科领域的法学
专栏1:鼓腹击壤与科斯定理
专栏2:法学教育的幽默 **章 何谓法律解释与适用?(太田勝造)
问题设定
(一) 规则的解释适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例子
1. 交换佳肴的故事:A与B的案例
2. 交换佳肴的故事:C与D的案例
3. C、D之间承诺的解释适用
4. C的事实认定
专栏1 国民参与审判——裁判员裁判
(二)何谓法律解释与适用?——与日常规则解释的比较
1.法规范的基本结构
2.法律解释与适用:涵摄判断
专栏2 作为法律判断的解释
(三)何谓事实认定?——与日常规则解释的比较
1.证据、间接事实和主要事实
2.三段论
3.经验法则三段论模型及其局限
4.作为概率判断之事实认定:贝叶斯模型
5.贝叶斯决策理论中的概率概念
专栏3 展望理论
(四)何谓法律推理?
1.司法三段论
2.(多种规范的法律推理
专栏4 法律解释与适用的现状
(五)何谓法律解释的创造性?——基于证据基础的法律
1.通过有效法律分工来实现
2.立法事实路径
专栏5 第二章传统法学与21世纪法的政策科学(太田勝造)
问题设定
(一)传统法学的特色
1.重视比较法
2.过去倾向
3.个案倾向
4.语言操作倾向
5.排他倾向
专栏1
(二)传统法学中的裁判模型
1.要件-效果的构想
专栏2
2.概念法学
专栏3
(三)法律的证据基础:立法事实路径
1.法律工具主义
专栏4
2.法律工具主义的特色
专栏5
3.法与社会的协同进化模式
专栏6 吉姆·克劳法
4.立法事实路径
专栏7
5.立足证据的法与社会的协同进化
专栏8 “好的”协同进化与“坏的”协同进化 第三章法与意思决定(福泽一吉)
本章构成与问题设定
(一)图尔曼的论证模型
(二)两种论证类型:演绎推理与归纳推理
1.演绎推理
2.归纳推理
专栏1 证据的可靠性与推理的符合性
(三)引用论据解释证据
(四)潜意识里的论据
专栏2 911事件与论据
(五)图尔曼模型的总结
(六)司法三段论:作出法律决定的论证方法
1.法规范
2.要件事实
(七)事实认定:法领域与科学领域
专栏3 法领域的概率观与科学领域的概率观之比较
(八)事实认定中的理论偏见
(九)法领域证据与科学领域证据
(十)违法收集证据排除与辅助性实验假设
(十一)影响意思决定的逻辑谬误
(十二)影响意思决定的认知谬误 第四章社会秩序与法(太田勝造)
问题设定
(一)社会秩序
1.何谓社会秩序?
2.社会秩序的模型化
3.评析作为社会秩序的纳希均衡
专栏1 检察官与刑事被告人的辩诉交易
专栏2 豊川信用金库事件
(二)法的正当性
1.多数决的期盼——梅涅劳斯定理
2.多数决的正确性——陪审定理
3.多数决的困境:循环
专栏3 各种各样的悖论
4.法律悖论
专栏4 谎言悖论
专栏5 国际私法中的反致
(三)社会秩序的法律控制
1.法的强制性
专栏6 人们为什么遵守法律?
2.法的正当化与说服力
3.法的信息效果
4.法的信号效果
专栏7 累赘原理
5.作为*后手段的法 第五章AI时代的法秩序(笠原毅彦)
问题设定
(一)何谓网络社会?
专栏1 何谓互联网?
(二)互联网的特质与问题
1.信息的民主化
2.信息编辑者的缺席
专栏2 不能在互联网上主张版权吗?
3.互联网服务供应商的责任
(三)新现象与法律应对
1.电子商务交易(EC)
专栏3 何谓六法?
2.民法
3.商法
4.民事诉讼法
5.刑法·刑事诉讼法——网络犯罪公约
(四)影响21世纪的法律
1.从物到信息
2.网络空间的扩大——“虚拟”空间?
3.金钱的意义——区块链如何改变未来
4.GAFA(美国四大互联网巨头)
(五)AI对法制度的影响 第六章人工智能法律系统与法律推理模型(新田克己、佐藤健、西贝吉晃)
问题设定
(一)何谓人工智能法律系统?
(二)法律人的思维模型(法律推理)
1.基本法律推理模型
专栏1 法令转为命题逻辑公式的难点
2.高级法律推理模式
专栏2 神经网与深度学习
专栏3 两种类型的否定
3.律师、检察官的论证模式(议论模式)与法官的判决模式
专栏4游戏树的探索
(三)逻辑程序设计语言Prolog
(四)人工智能法律系统的介绍
1.英国国籍法咨询系统
2.判例推理系统 HYPO
3.SPLIT-UP(澳大利亚离婚案件财产分割系统)
4.混合法律推理系统: HELIC-II
5.混合法律论证系统:新HELIC-II
6.人工智能法律系统的挑战
专栏5 机器学习在法律业务中的应用
(五)要件事实论与人工智能 第七章走向神经法学(福泽一吉)
本章的构成与问题设定
(一)脑神经科学与伦理
(二)脑神经科学与自由意志、道德判断、个人责任
1.自由意志与李贝特实验
专栏1 我们无法挠自己痒痒
(三)脑神经科学决定的责任能力
1.精神鉴定的问题
2.虚假供述与脑神经科学
专栏2 语言的生物学基础
(四)神经影像学(Neuroimaging)
1.谎言测试、精神障碍鉴定与神经影像学
2.fMRI谎言测试的可重复性和有效性
专栏3:阅读、视觉、表达障碍症
3.经颅磁刺激技术(TMS: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五)法院采用科学证据的标准
1.决定有罪、无罪与脑成像结果
2.执行处罚、刑罚与脑成像
(六)脑神经科学认知的证据能力问题研究现状 第八章信息刑法——序章(西贝吉晃)
前言
(一)问题设定
(二)三分法模型概述(信息、数据与存在形式)
(三)信息与数据
1.思想实验:商业秘密与电脑数据
2.信息与数据的关系
3.通过语境转化信息价值
专栏1:淫秽信息的判断方法
4.关于数据物理层的讨论
专栏2 日本非法访问罪的特点
专栏3 确保网络物理层的安全运行的必要性
专栏4 语言选择与信息:信息评价与信息传播可能性评价的脱离
(四)存在形式:是否为有体物问题的一般讨论
专栏5 数据损害与器物损害的关系
(五)贯穿整个三分法的规制?
(六)总结 第九章终章——替代结语(太田勝造)
(一)对多层次、嵌套结构人类社会的法律保护
专栏1 嵌套结构的盔珠鸡社会
(二)个人跨终端的无缝连接体验:未来的挑战
专栏2 矛盾的人类
(三)结语 标题索引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太田勝造(おおた しょうぞう):1980年,毕业于东京大学法学部;1982年,东京大学大学院法学与政治学研究科硕士课程修了;曾任东京大学法学院助理教授。名古屋大学法学院助理教授、东京大学大学院法学与政治学研究科教授,现任明治大学法学院教授、东京大学名誉教授、律师。
林偶之:西南政法大学法学博士生、日本京都大学法学研究科博士生。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