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208188068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128
  • 出版时间:2024-01-01
  • 条形码:9787208188068 ; 978-7-208-18806-8

内容简介

货币体系正处于又一个拐点。问题不是各国是否会推出中央银行数字货币(CBDC),而是将会在何时推出。本书讨论了从既存商业银行货币制度到由中央银行数字货币所决定货币体系的货币供给重构。正如本书所述,货币的未来将是数字化和主权化的。然而各种货币之间存在竞争关系,而非官方所设想的“和平共处”。具体而言,中央银行数字货币与现有的银行货币以及私人加密货币存在竞争,其中私人加密货币既挑战了中央银行货币,也挑战了商业银行货币。由于技术和政治原因,商业银行货币将无法获得如同中央银行数字货币一样的优越属性;从长远来看,无担保等类型的加密货币也无法与中央银行数字货币竞争。货币体系的转型正在改变中央银行在货币、财政和私人信贷职能互动中的角色,并为货币政策提供了更好的选择。

目录

中文版作者序 1
推荐序一 1
推荐序二 1
译者序 1
专业术语汇总 1
表格与专栏汇总 1
**章核心要点 1 第二章货币分层体系与货币的种类、创造和流通 10
**节货币的三层分类概述 10
第二节基础层:央行货币 10
第三节第二层:活跃型商行货币 vs.非活跃型商行货币 18
1. 活跃货币:流动性商行货币 18
2. 非活跃货币:非流动性商行货币 22
第四节第三层:新的货币替代品 23 1. 货币市场基金 25 2. 电子货币 27 3. 稳定币 29
4. 补充性货币 33 5. 基础层挑战者:无保障 /无担保型加密货币与补充性货币 34 第三章主导货币:商行货币机制 40
**节主导通货 vs.主导货币 40
第二节作为主导货币的商行货币:货币控制的实质性丧失 42 1. 居主导地位的商行货币 vs.居次要储备地位的央行货币 42
2. 现金和央行准备金的减少 44 第三节货币信用 vs.中介信用:支付处理(者)和金融中介 48
第四节“金融半球”:GDP金融 vs.非 GDP金融,消费者价格通胀 vs.资产通胀 51
第五节金融市场反复失灵 59 第四章货币主权:商行货币作为准主权法定货币 66 第五章货币供应总量构成中的历史拐点 75
**节时代兴衰中的货币类型 75
第二节 17世纪 60年代至 19世纪 40年代:无管制纸币的兴起 vs.主权硬币系统重要性的初始衰落 78
第三节 19世纪 40年代至 1910年前后:国家央行发行纸币的兴起 vs.无管制纸币的衰落 81
第四节 19世纪末至 2010年前后:商行货币的兴起 vs.央行纸币和准备金的衰落 83
第五节 21世纪 20年代:数字代币(特别是央行数字货币)的兴起 87 第六章当前的货币供给重组 90
**节货币的未来是数字化的 90
第二节各类货币的前景概览 100
第三节央行数字货币开始崛起 102
第四节商行货币时代的巅峰已经过去 109
第五节央行准备金将会如何发展? 117
第六节现金——在去货币博物馆的路上 118
第七节无支持型加密货币的前景 121
1. 本质上是一张空头支票 121
2. 比特币和以太币 123
第八节认真对待作为竞争者的稳定币 125
1. 作为竞争者的稳定币 125
2. 稳定币的潜在问题 127
3. 稳定币与商行货币和央行货币的竞争 129 第七章央行数字货币的系统设计原则 138
**节央行数字货币的系统架构是什么? 138
第二节央行数字货币追求的目标和预期的收益 141
1. 货币的互联互通(即互操作性、可兑换性) 142
2. 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142
3. 提高效用 143
4. 社会普惠 143 5. 保护金融隐私、可验证性和合法性 144
6. 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增强金融稳定性 144 第三节央行数字货币与商行货币之间的脱媒、替代与竞争 145
第四节央行数字货币设计原则的影响 149
1. 根据市场需求发行央行数字货币 149
2. 央行数字货币的无障碍使用 150
3. 央行数字货币是否应当计息? 152 4. 作为“良币”的央行数字货币 vs.作为“劣币”的商行货币 155 5. 逐步取消国家对非法偿货币支付手段的支持 158 第五节银行挤兑——对央行数字货币设计原则的进一步启示 159
第六节将央行数字货币投入流通 163
第七节稳定币和其他第三层货币替代品的保障 167 第八章央行数字货币条件下的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 178 **节货币政策目标:是否控制货币创造、通货膨胀、利率、经济增长和就业 178
第二节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既独立于政府,也独立于银行与金融业 185
1. 银行的银行?国家的银行? 185
2. 财政和预算职能的独立性 188
3. 与银行和金融业相关的独立性 191 第三节回应性货币政策的参考变量和工具 194
第四节货币融资、国家债务的中和、直升机撒钱 197 1. 政府支出的货币融资 197 2. 国家债务的中和 198 3. 直升机撒钱 203
第五节货币会计问题 204 1. 货币会计的长期谬误 204 2. 本不应该是债务的“债务货币” 206 3. 基础货币作为一种权益或社会资本 208
第六节超越货币与信用的虚假身份 211
1. 通过货币登记册分离中央银行的货币创造与银行业务 211
2. 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变化 215
索引 221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约瑟夫·胡伯(Joseph Huber),德国哈勒-维腾贝格马丁·路德大学经济社会学荣誉教授。胡伯教授是“绿色伦理银行”的开拓者,也是生态现代化理论的创始人之一。胡伯教授撰写了大量以货币政策和货币改革为主题的文章,其长期担任经济和生态现代化问题的政策顾问,并积极参与国际货币改革运动。著有《主权货币:超越准备金银行业务》(Sovereign Money: Beyond Reserve Banking)等作品。 柯达,华东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特聘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北京大学法学博士,主要从事经济法、金融法、货币法、数字法学研究,主持或参与国家社科基金和省部级项目多项,已在《华东政法大学学报》《东方法学》《财经法学》《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等CSSCI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多篇文章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