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高铁建设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高铁建设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1星价 ¥61.6 (7.0折)
2星价¥61.6 定价¥8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1856439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280
  • 出版时间:2024-04-01
  • 条形码:9787521856439 ; 978-7-5218-5643-9

内容简介

新发展格局下,实现交通强国的目标需要充分发挥高铁建设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作为中国新基建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高铁建设对于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尽管现有文献在高铁研究领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仍然缺乏系统完整的理论分析框架,在影响机制分析、区域对比研究和稳健性检验等方面也存在诸多值得改进的地方,这在某种程度上会导致核心概念的界定不清,且难以有效评估高铁建设所产生的净影响。有鉴于此,本书基于要素流动视角,结合当前中国区域经济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深入剖析高铁建设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影响,对于构建现代交通运输体系、实现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讲好高速铁路建设的“中国故事”,分享区域经济发展的“中国经验”,是本书的主要研究目标。首先,本书界定了高铁建设、要素流动和交通可达性三个核心概念,基于集聚经济、复杂网络、城市间空间相互作用和空间溢出四个理论,深入分析它们在高铁经济领域中的研究动态。其次,从高铁开通、高铁服务供给和交通可达性三个方面,系统分析和评价中国高铁的建设历程,并总结高铁建设的空间分布特征和网络化特征。再次,从要素流动视角切入,开展详尽的理论推导和机制分析,进而深入分析高铁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以长三角地区、粤港澳大湾区等多个典型区域为例,开展必要的的实证研究。*后,结合各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从现代交通运输体系构建、城市发展战略制定和跨区域交通网络建设等多个层面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
1.5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1.5.1 研究方法
1.5.2 创新之处
第2章 相关概念、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与内涵
2.1.1 高铁建设
2.1.2 要素流动
2.1.3 交通可达性
2.2 理论基础
2.2.1 集聚经济理论
2.2.2 复杂网络理论
2.2.3 空间相互作用理论
2.2.4 空间外溢理论
2.3 文献综述
2.3.1 高铁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动态
2.3.2 高铁建设与区域要素流动的研究动态
2.3.3 要素流动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研究
2.4 文献评述与本书贡献
2.4.1 文献评述
2.4.2 本书贡献
第3章 中国高铁的建设历程、规划现状与发展特征
3.1 中国高铁的建设历程
3.1.1 高铁元年
3.1.2 大提速阶段
3.1.3 走向世界
3.2 中国高铁建设的公共政策规划
3.2.1 宏观管理政策
3.2.2 体制改革政策
3.2.3 产业规制政策
3.2.4 土地开发政策
3.2.5 运价调整政策
3.3 中国高铁建设的现状分析
3.3.1 高铁线路开通情况
3.3.2 高铁站建设情况
3.3.3 高铁服务供给情况
3.3.4 交通可达性状况
3.4 中国高铁建设的发展特征分析
3.4.1 空间分布特征
3.4.2 网络化特征
第4章 高铁建设、要素流动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分析
4.1 高铁建设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机制分析
4.1.1 高铁建设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机制分析
4.1.2 高铁建设影响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机制分析
4.1.3 高铁建设影响区域劳动生产率的机制分析
4.1.4 高铁建设影响收缩型城市转型发展的机制分析
4.1.5 高铁建设影响城市群经济集聚演化的机制分析
4.1.6 高铁建设影响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机制分析
4.2 要素流动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机制分析
4.2.1 劳动力要素流动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机制分析
4.2.2 资本要素流动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机制分析
4.2.3 技术要素流动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机制分析
4.3 相关机制在后续实证章节的应用
第5章 高铁开通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5.1 高铁开通、要素流动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以长三角区域为例
5.1.1 引言
5.1.2 文献回顾
5.1.3 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变化特征
5.1.4 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5.1.5 实证分析
5.1.6 实证结论
5.2 高铁开通对收缩型城市转型发展的影响:基于三大要素集聚的观察视角
5.2.1 引言
5.2.2 文献回顾
5.2.3 中国收缩型城市的空间分布状况
5.2.4 模型、变量与数据
5.2.5 实证分析
5.2.6 实证结论
5.3 高铁开通对城市群经济集聚演化的影响:以中国三大城市群为例
5.3.1 引言
5.3.2 文献回顾
5.3.3 模型、变量与数据
5.3.4 实证分析
5.3.5 实证结论
第6章 高铁服务供给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6.1 高铁服务供给对城市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兼论人口集聚与公共交通的门槛效应
6.1.1 引言
6.1.2 研究假设
6.1.3 模型、变量与数据
6.1.4 实证分析
6.1.5 进一步讨论:门槛效应检验
6.1.6 实证结论
6.2 高铁服务供给对中国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基于多重中介效应的检验
6.2.1 引言
6.2.2 文献回顾
6.2.3 模型、变量与数据
6.2.4 实证分析
6.2.5 实证结论
第7章 交通可达性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7.1 交通可达性对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增长差异的影响:基于高速公路与高铁的对比
7.1.1 引言
7.1.2 文献综述
7.1.3 粤港澳大湾区概况
7.1.4 模型、变量与数据
7.1.5 实证分析
7.1.6 进一步讨论
7.1.7 实证结论
7.2 交通可达性、边界效应与中国跨境贸易发展:基于沿边地区的空间计量分析
7.2.1 引言
7.2.2 文献综述
7.2.3 理论模型
7.2.4 方法、变量与数据
7.2.5 实证分析
7.2.6 稳健性检验
7.2.7 实证结论
第8章 结论、建议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1.1 长三角区域
8.1.2 收缩型城市
8.1.3 城市群经济集聚演化
8.1.4 城市劳动生产率
8.1.5 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
8.1.6 粤港澳大湾区
8.1.7 沿边地区跨境贸易
8.2 政策建议
8.2.1 促进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8.2.2 推动收缩型城市转型发展的政策建议
8.2.3 促进城市群经济集聚演化的政策建议
8.2.4 提高城市劳动生产率的政策建议
8.2.5 促进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
8.2.6 提高粤港澳大湾区可达性的政策建议
8.2.7 促进沿边地区跨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安徽大学创新发展战略研究院副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现兼任中国区域经济学会长三角一体化专委会副秘书长,安徽大学区域经济与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助理。主要研究领域为交通经济和国际贸易,在《财贸经济》《经济社会体制比较》和Transport Policy等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多篇论文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参编《中国与东盟国家和谐关系论》等学术著作。近年来主持安徽省社科基金、安徽省教育厅重点课题、合肥市政府委托课题等多项课题,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2项,撰写的2篇研究报告获省、市领导的高度肯定批示。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