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卡夫卡到昆德拉:20世纪的小说和小说家

包邮从卡夫卡到昆德拉:20世纪的小说和小说家

¥52.8 (7.7折) ?
1星价 ¥52.8
2星价¥52.8 定价¥69.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08077974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96
  • 出版时间:2024-04-01
  • 条形码:9787108077974 ; 978-7-108-07797-4

本书特色

本书是在北大开设的“20世纪外国现代主义小说选讲”课讲稿的基础上整理而成。吴晓东对从卡夫卡到昆德拉这九位小说家独具慧眼的研究、对他欣赏的小说的别有会心的解读,不失为一种对20世纪现代派文学的回顾和盘点。

内容简介

本书是在北大开设的“20世纪外国现代主义小说选讲”课讲稿的基础上整理而成。吴晓东对从卡夫卡到昆德拉这九位小说家独具慧眼的研究、对他欣赏的小说的别有会心的解读,不失为一种对20世纪现代派文学的回顾和盘点。虽然作者无意经营小说史的架构,但其宏阔视野却有助于我们对百年文学脉络的整体关照和把握,进而领悟这个“人类有史以来*复杂的一个世纪”对小说家及小说形式的深层影响,以及为什么20世纪的小说令人感到“阅读不再是一种消遣和享受;阅读已成为严肃的甚至痛苦的仪式”。 课堂上的即兴发挥和精彩议论,使本书在严谨缜密的学院派研究风格之外,更增添了几分潇洒而感性的亲和力。

目录

绪 论………………………………………………………………………………1 1.现代经典的选择标准…………………………………………………1 2.现代主义小说观的变革………………………………………………7 3.小说诗学的视野……………………………………………………10 **讲 小说的预言维度:《城堡》与卡夫卡……………………………14 卡夫卡的传记形象:地窖中的穴鸟……………………………14 《城堡》:解释的迷宫………………………………………………18 《城堡》的解释史……………………………………………………25 作为一种小说结构和主题的模式:“追寻”……………………28 对话性与复调特征…………………………………………………35 《城堡》与寓言批评的勃兴………………………………………39 第二讲 回忆的诗学:《追忆似水年华》与普鲁斯特……………………47 “逆向的哥白尼式革命”……………………………………………47 回忆:生命的形式与艺术的形式…………………………………49 记忆的双重性………………………………………………………53 1.无意的记忆…………………………………………………………54 2.“无意的记忆”的诗学特征………………………………………57 3.断片的美学…………………………………………………………63 4.两种记忆及其悖论…………………………………………………66 记忆的神话……………………………………………………………70 第三讲 20世纪的“圣经”:《尤利西斯》与乔伊斯……………………76 “只能被重读的小说”………………………………………………76 《尤利西斯》的情节结构…………………………………………81 神话的形式:秩序和反讽…………………………………………88 登峰造极的文体实验………………………………………………93 意识流的里程碑……………………………………………………96 1.什么是意识流………………………………………………………96 2.《尤利西斯》的意识流技巧………………………………………98 3.作者真的隐匿了吗?………………………………………………105 小说语言:隐喻和转喻……………………………………………107 第四讲 小说的情境化:《白象似的群山》与海明威……………………118 影响作家的作家……………………………………………………118 “冰山文体”…………………………………………………………123 1.简约的艺术…………………………………………………………123 2.“经验省略”…………………………………………………………127 《白象似的群山》文本解读………………………………………129 白象似的群山………………………………………………………131 情境化的小说………………………………………………………142 第五讲 小说中的时间与空间:《喧哗与骚动》与福克纳………………151 约克纳帕塔法:想象的王国………………………………………152 白痴讲的故事………………………………………………………163 1.具体性和原初性……………………………………………………168 2.用白痴表现的意识流程……………………………………………168 3.白痴叙事的超越意蕴………………………………………………171 《喧哗与骚动》的时间哲学………………………………………172 现代小说的空间形式………………………………………………184 1.时间流程的中止……………………………………………………192 2.并置的结构…………………………………………………………195 3.小说中的空间化情境………………………………………………198 第六讲 迷宫的探索者:《交叉小径的花园》与博尔赫斯………………203 玄想的小说……………………………………………………………203 “迷宫叙事”与时间主题…………………………………………207 科勒律治之花:奇幻体的诗学……………………………………216 同与异:博尔赫斯的中国想象……………………………………231 后殖民话语中的博尔赫斯…………………………………………240 第七讲 “物化”的世界:《嫉妒》与罗伯-格里耶……………………243 “视觉小说”…………………………………………………………244 “物化”的现实………………………………………………………255 对比喻的质疑………………………………………………………261 主观主义与客观主义:两个罗伯-格里耶……………………268 第八讲 魔幻与现实:《百年孤独》与马尔克斯…………………………274 时间的循环……………………………………………………………275 现实的魔幻化与魔幻的现实化……………………………………283 1.陌生化………………………………………………………………287 2.现实的魔幻化………………………………………………………287 3.想象的逻辑:小说中的现实………………………………………288 4.魔幻的现实化………………………………………………………292叙事者的选择和策略… …………………………………………… 296 热带的神秘… ……………………………………………………… 300神话与原始思维… ………………………………………………… 306 1.《百年孤独》的神话模式… ……………………………………… 308动物的象征谱系:原始思维的遗留… …………………………… 312拉丁美洲的孤独… ………………………………………………… 320镜子的寓言… ……………………………………………………… 322 地缘政治学意义上的“马孔多”…………………………………… 3243.“马孔多”与“边城”……………………………………………… 326 第九讲 对存在的勘探:《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与昆德拉… ……… 330 小说的立法者… …………………………………………………… 330 思索的小说…………………………………………………………… 339小说家更关注人物的基本境况… ………………………………… 340 小说家只研究问题… ……………………………………………… 343 小说思考存在… …………………………………………………… 346昆德拉的小说学… ………………………………………………… 354作为“存在编码”的关键词… …………………………………… 354 反复叙事… ………………………………………………………… 359 复调式结构… ……………………………………………………… 367 音乐性… …………………………………………………………… 370小说的可能性限度… ……………………………………………… 371 参考书目… ……………………………………………………………………… 377 后 记… ………………………………………………………………………… 382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吴晓东,黑龙江省勃利县人。1984 年至1994 年于北京大学中文系读书,获博士学位。现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教 /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京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人文学部副主任,北京大学中文系学术委员会主任。 著有:《阳光与苦难》《象征主义与中国现代文学》《记忆的神话》《20 世纪外国文学专题》《镜花水月的世界》《从卡夫卡到昆德拉——20 世纪的小说和小说家》《文学的诗性之灯》《废名·桥》《二十世纪的诗心》《文学性的命运》《临水的纳蕤思——中国现代派诗歌的艺术母题》《梦中的彩笔》《废墟的忧伤》《1930 年代的沪上文学风景》《如此愉悦、如此忧伤》《三十年代的中国现代派诗人》《文本的内外——现代主体与审美形式》《辽远的国土——现代新诗的诗性空间》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